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二章 老朱是暴君,却是个爱才的暴君

作品:《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轻装简行。



       大明朝最具权力的父子,很快来到诏狱外。



       “恭迎圣驾!”



       接到通知,身着飞鱼服的亲军都尉府(锦衣卫前身)都尉毛骧带人门前接驾。



       “尔等平身!”



       朱元璋与朱标翻身下马,都尉府的人将马匹牵走。



       “陛下,您这边请。”



       都尉毛骧小心翼翼的领着朱元璋父子来到一间特制的密室。



       毛骧清楚皇上来诏狱的目的。



       二皇子住在诏狱已经有半个多月了。



       这父子俩怄气,儿子跑到诏狱蹲着,他这个都尉可不敢丝毫怠慢。

m.quanzhifashi.com

       虽然皇上有旨,不必善待二皇子。



       可是他哪敢啊!



       谁不知道咱们这位皇上最护犊子。



       这是他老人家一时之气,等气消了人家还是亲父子。



       到头来受处罚的是他毛骧。



       所以自从这位爷来到诏狱,毛骧每天好吃好喝伺候着,生怕受到一点委屈。



       “陛下,这间密室是用来审讯监听的,墙壁都是特制的,声音通过这个漏斗单项传导进密室,而这边密室里说话,隔壁绝对听不到任何声音。”



       毛骧站在老朱面前,小心翼翼的介绍着密室情况。



       “很好,你下去吧。”



       朱元璋对毛骧的举动很满意,挥手让其退下。



       密室内有两把椅子,一张条桌。



       朱元璋很自然在一张椅子上坐下。



       刚坐定,就听到一道含混不清的声音从墙壁漏斗传了进来。



       “昨天咱们讲到哪了?”



       隔壁豪华监舍。



       林澈津津有味的啃着鸡腿,含混不清的问正襟危坐的朱樉。



       “先生,你昨天说到洪武朝政治军事上的正确决定,以及对大明今后的深远影响。”



       朱樉隔着桌子,目光炯炯的看着林澈。



       “嗯…”



       将手里的鸡腿放下,抓起桌上的一杯酒,滋溜一声喝下。



       擦了擦嘴,这才舒服的靠在椅子上。



       “那咱们今天就换一个课题:弊政!”



       “你知道历朝历代,强盛如汉唐,或多或少都会出台错误的政策。”



       “今天咱就跟你讲讲洪武朝的弊政,以及弊政对大明的危害…”



       听到弊政两字,密室内的朱元璋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半月前,殿试上。



       这个叫林澈的狂生策论中痛陈科举取仕的弊政。



       按老朱以往的脾气,当场就要杖毙此子于奉天殿。



       可是他没有那么做。



       后世都说,朱元璋不喜欢读书人,那是冤枉他了。



       朱元璋其实很爱才。



       尤其爱那些做实事,有真学问,有好品德的读书人。



       殿试上。



       老朱之所以没动手,实在是爱惜此子的文采。



       此子的策论,除了驳斥自己科举取仕的国策,有损他帝王颜面外。



       单从文笔上来看,不失一篇好文章。



       如果这狂生将学问用在正途,本科殿试,老朱会毫不犹豫钦点他为状元。



       老朱虽是暴君,却是个爱才的暴君。



       这样的人才被杀,可惜了!



       隔壁。



       林澈抓起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端起酒杯却没有喝,看着朱樉问道:



       “你知道当今朝廷的国策有哪些?”



       朱樉在皇宫大学堂跟皇子们一起学习。



       大学士宋濂、章溢、刘三吾他们除了教皇子们经史子集,也会结合当朝时政,给他们讲些策论。



       洪武初年三大国策,是朱元璋和宋濂、刘基、李善长他们一起研究制定的。



       可以说洪武朝三大国策,也包含着宋濂等人的心血。



       宋濂在教授这些皇子们时,当然大书特书。



       并在教授的过程中,帮皇子们分析三大国策,对稳定大明江山社稷的重大意义。



       “休养生息,重农抑商,惩治贪腐。”



       修长的眉毛轻轻一挑,朱樉随即答道。



       隔壁朱元璋捻起胡须,暗自点头。



       秦王虽然性格爆裂,喜欢惹事,但在大事情上还是拎得清。



       自己让他就藩秦地,镇抚西北,拱卫大明,这一决策没错。



       兔崽子要是能改掉稍显鲁莽的性格,倒不失一个好藩王。



       “不错,看来你对大明国策还有所了解。”



       林澈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接着语出惊人:



       “但我要说,洪武朝三大国策,也是三大弊政。”



       “且最终导致大明王朝覆灭的,正是这三大国策。”



       “三大国策,根深蒂固,最终损害的是大明江山社稷。”



       大明王朝覆灭?



       闻言。



       隔壁的朱标顿时坐不住了。



       没想到这个狂生竟然大胆到这个地步。



       父皇每天呕心沥血,与群臣制定的三大国策,目的就是想让朱明王朝永世传承。



       而这狂生竟敢咒大明覆灭!



       “儿臣这就让校尉将此狂生拿下,严惩不怠。”



       朱标黑着脸,豁然从椅子上站起来。



       “老大,你给咱坐下,你是当今太子,怎么这么沉不住气?”



       “咱倒是要看看这小子如何蛊惑人心的。”



       朱元璋怡然自得抚着胡须,甚至翘起了二郎腿,一脸淡然。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咱们就让他去说,我看他能说出什么花来。”



       “是,父皇。”



       眼看朱元璋满不在乎,朱标不明白脾气暴躁的父皇,这次怎么就忍住了。



       放在以前,此狂生早被千刀万剐。



       密室隔壁。



       朱樉皱了皱眉,而后开口:



       “林先生,你这么说是不是太危言耸听了?”



       “想我大明朝刚经历元末纷乱,群雄逐鹿,百姓民不聊生,难道不需要休养生息吗?”



       “商人逐利,在天下大治的情况下,农民急需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可这些商人尽想着如何盘剥贫苦的农民,与民争食,影响农业发展,难道不需要朝廷管制吗?”



       “纵观历史,哪朝哪代的衰败不都是因为,贪官污吏,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最终王朝倾覆。”



       “咱实在看不出洪武朝的三大国策就成了弊政。”



       听着朱樉的回答,林澈抓起桌上的烤鸡腿,咬了一口滋滋冒油,不紧不慢的说道:



       “危言耸听?”



       “你是只看到了表面现象!”



       “当今皇上制定的国策初衷是好的,却在实施过程中变了味。”



       见朱樉有些懵懂,林澈挑眉问道:



       “你知道是如何变味的?”



       朱樉一脸茫然。



       墙对面的密室。



       原本闭着眼睛靠在椅子上的朱元璋,闻言,身子一震,豁然睁开虎目。



       嗯?



       国策在实施过程中变了味?



       朱元璋坐正身子,神情变得异常严肃。



       国策颁布实施后,朝中却接连出现扬州舞弊案,空印案。



       扬州舞弊案,以杨宪为首的官员,隐瞒当地百姓困苦生活,粉饰太平,欺上瞒下。



       空印案利用空白文书账簿作弊,结党营私。



       此外。



       朝堂上,淮西集团与浙东集团争权夺利,争斗不休。



       已经严重影响朝廷的正常运转。



       为什么在自己高压政策下,还有这么多官员违法乱纪。



       难道自己的国策真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