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作品:《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所谓知行合一,就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两者合而为一。”



       “通俗点说,就是知道就是做到,做到就是知道,没有知道做不到,没做到只是因为不知道。”



       “对于我们的意义在于,做事情不要瞻前顾后,不要等到想明白了再去干,倘若你一辈子都想不明白,岂不是一辈子就在等待中度过。”



       林澈呷了口酒,举例道:



       “就比如你,一直想从军,想要摆脱你爹的束缚,在沙场上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可是伱仅仅停留在想的阶段,想着怎么准备,想着怎么摆脱你爹的阻挠,就是不见行动。”



       “甚至你还请我帮你出主意,非要准备的天衣无缝,才敢进行下一步。”



       “然而,你可能永远都准备不够完善,是不是就要停留在这个阶段。”



       闻言,朱樉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反之,你光行动,而不去思考,便就是我刚才跟你讲的那种情况,上了战场你也就是一名炮灰,可能第一个死的人就是你。”



       林澈看了眼张着嘴,呆呆望着自己的朱樉,继续道: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所以,你想上战场,必须要思想和行动一起,做到‘知’和‘行’两者合一,密不可分。”



       “知是行的思想,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想着困难,做才有答案。”



       “困境只是心境,答案自在心中。”



       短短几句话。



       犹如平地起惊雷。



       轰然在父子三人心头炸响。



       朱元璋眼神炙热,嘴里反复念叨着林澈的几句话:



       “知是行的思想,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说的太好了!”



       “简直妙不可言!”



       “老大!”



       “儿臣在!”



       朱元璋激动的站起来,上前几步,手搭在朱标的肩膀上:



       “把刚才那几句话,抄下来,裱在咱御书房内!”



       朱标:“…”



       下一刻。



       朱标用笔将‘知行合一’四个字,重重做了记号,反复品味着这平淡无奇的四个字。



       “感受如何?”



       朱元璋负手而立看着沉思的朱标,严肃说道:



       “老大,不要小瞧了‘知行合一’这四个字,这里面可是蕴含着大智慧,把这四个字研究透彻,那就正如林澈所言,成为圣人了。”



       朱标闻言,一脸惊诧的看着父皇。



       他没想到父皇竟然给予这四个字如此高的评价。



       “这…”



       朱标不敢在父皇面前撒谎,如实道:



       “儿臣才疏学浅,未能领悟出这四字的精髓,请父皇恕罪!”



       朱元璋盯着朱标,眼眸捕捉到一抹不以为然,慨然道:



       “你呀,尽给我糊弄!”



       “你跟着我这么久,你的品性我能不知道?”



       “你是不是觉得林澈这个‘知行合一’太夸大其词了,没这么玄乎?”



       闻言,朱标赶紧站起来:



       “儿臣不敢!”



       “实在是儿臣没有领会到林先生,所讲内容精髓。”



       朱元璋坐回到椅子上,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



       “老大,你比老二读书多,悟性高,你只要用心领会,一定会感受颇多。”



       面对朱元璋那双深邃的眼眸,朱标心虚的低下头,不敢与其对视。



       朱元璋看出太子心虚,不再逼问,而是自嘲说道:



       “你还年轻,咱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是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



       “刚当兵那几年,觉得自己做什么都行,没什么大不了的,结果一上战场,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最后差点死在了战场上。”



       “或许你觉得那四个字不过如此,那是你的阅历和眼界还不够。”



       “等你到了咱的岁数,做到咱的位置…你就什么都明白了!”



       朱元璋端着茶盏,吹了吹上面的浮叶,淡淡道:



       “林先生说的对,做父亲的不能不让儿子说话,更不能不让儿子有想法。”



       “说吧,把你领会的跟咱说说。”



       朱标整理了一下衣襟,来到朱元璋面前:



       “启禀父皇,儿臣理解的‘知行合一’就是思想和行动相一致。”



       “想到就要做到…”



       说到这,没了下文。



       朱元璋眯着眼边喝茶,边倾听。



       才听一句就没了,顿时睁开虎目,忍不住问道:



       “这就没了?”



       “是…父皇…儿臣领会的就这些!”



       呯!



       朱元璋重重将茶盏顿在桌上。



       “我说老大,看你读书也不少,怎么领会这么肤浅?”



       “林先生说的‘知行合一’就这么简单?”



       不等朱标辩驳,朱元璋豁然起身,



       “你是太子,不是老二那个浑人,你再仔细品一品,看看还有哪些精髓!”



       朱标头皮有些发麻,闭目沉思了一会。



       他头脑中似乎悟到些什么,但却又形容不出来。



       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见朱标一脸为难表情,朱元璋有些无语:



       “没领会?我举个简单例子,你听听。”



       “你走在街道上,撞到了两名泼妇。”



       “还没等到你道歉,两名泼妇就对着你骂了起来。”



       “一个讥笑你占她便宜,连女人都娶不到。”



       “一个骂你占她便宜,娶了媳妇也生不出孩子。”



       朱标:“???”



       “你听了是不是很懵圈?”



       顿了顿,朱元璋继续说道:“你心想这都是骂啥?不就是不小心碰了一下嘛,你都不知道咋回他们。”



       “是不是这样?”



       “现在,你再把‘知行合一’这句话搬出来,你就能理解对方到底说了什么!”



       朱元璋这个简单例子,顿时让朱标醍醐灌顶,眼神也变得清澈起来。



       “没错!”



       朱元璋见朱标顿悟的神色,继续道:



       “两个骂街的女人把她们认为最惨的事,扣在你的头上,正是暴露了她们的苦难,这两件事她们最怕发生!。”



       “这回发现了吗?‘知行合一’里面的‘知’是认知,‘行’是行为,认知和行为不是分开,而是统一的。”



       “上到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只要他是个人,就没办法跳出自身的认知。”



       听到这,朱标震撼到无以复加:



       “所以…林先生并非是指导二弟该如何做,而是把天地间至简大道,言简意赅的告知二弟…”



       朱标呼吸急促,眼神变得无比的清澈,激动的有些失态:



       “既然所有人必定‘知行合一’,天地间没有例外的话。”



       “那么…二弟知道该怎么做,却迟迟没去做,不是无法做到‘知行合一’。”



       “而是…二弟内心的怯弱和胆怯,认知干预了行为,这才没有去做!”



       “好!”



       朱元璋用力一拍大腿,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这就对了!”



       “现在你还觉得,林先生的话是废话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