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二章朱元璋修改《皇明祖训》

作品:《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朱元璋用杯盖刮去浮在表面茶叶,看着太子问道:



       “老大,咱走后,林先生还讲了些啥!”



       “你把记录给咱看看!”



       闻言,朱标快步上前,将整理好的记录,上手呈上:



       “父皇!”



       “您离开密室后,林先生便没讲什么课了,只是对二弟说了个愿望…”



       “请父皇过目!”



       “愿望?!”



       朱元璋瞪大眼睛,连忙放下手里茶盏,接过记录,开始翻阅记录。



       前面都是林澈的讲课内容,朱元璋当时都在场,内容大致清楚。



       只有最后寥寥几句话,是他离开后太子记录的。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朱元璋看了最后几行记录,愕然了:



       “老大,这啥意思?”



       “这些都是林先生的原话吗?”



       “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这就是他的愿望?”



       “他咋就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了?难道咱将他关进诏狱伤了他的心?”



       对于朱元璋的质疑,朱标郑重的点头:



       “启禀父皇,林先生的原话,咱一字不漏的记下了。”



       “可是…儿臣在记录时,明显感觉到了林先生语气中带着无奈和疲惫。”



       “似乎…只有死亡对他来说才是一种解脱。”



       听到这里,朱元璋面色凝重,神情严肃,手上握着记录,一言不发。



       此刻。



       他仿佛感到一块巨石压在心头,呼吸都有些困难。



       父子俩面对面,相顾无言,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时。



       站在一旁的马皇后站了出来。



       她从朱元璋手里拿过那本记录,翻到最后一页,看了几眼,感叹道:



       “这位林先生果然非同一般!”



       “能有如此的境界,就算是被称为半神的刘伯温,也只能望其项背啊!”



       “怪不得你父子,一天到晚总往诏狱里跑,水平着实让人钦佩!”



       马皇后这番感慨,让老朱感到意外,忙问:



       “妹子…你都看出啥了?”



       “伱就跟咱说说,这…林先生到底何意?”



       面对朱元璋的疑问,马皇后也不藏着掖着,指着记录一段话解释:



       “看林先生这是给咱家老二的忠告啊!”



       “‘懂的东西太多,却没办法改变,更痛苦!’”



       “难怪字里行间,都感觉到林先生的累来。”



       “这是圣人才有的痛苦!”



       “原来是这样!”



       朱元璋听了这番解释,方才恍然大悟!



       改天换地,谈何容易。



       纵然懂得‘帝王术’,但终究不是仙法。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还从没有与百姓共天下的…



       林澈作为一名草民,想要为百姓做主,更是难如登天!



       哪怕是,置身于必死杀局,让自己充当谋士,挑动风起云涌,可是最终还是可能一场空的结局。



       或许,林澈早就算到了这一切!



       念及至此。



       朱元璋感到一阵悲痛,大手死死捂住心口,悲叹道:



       “先生乃麒麟之志,圣人之风!”



       “咱服了!”



       说到这,朱元璋目光如炬,语气坚定:



       “先生的顾虑,先生的痛苦,先生为天下之忧…”



       “朕感受到了!”



       “朕,在此立誓!”



       “先生为朕提出的各项政策,朕一定会实施下去,绝不让先生的心血,付诸东流!”



       “先生的富国强民之法,大明朱家世代将会传承下去!”



       “如有违背,天诛地灭!”



       朱元璋一番慷慨陈词,余音绕梁,久久不散。



       闻言。



       朱标跪地高呼:



       “父皇圣明!”



       “儿臣定当谨遵父命,传承富国强民之法,代代传承不息。”



       一旁的马皇后也是神情肃穆,附和道:



       “大明万年!”



       朱元璋神情激动,对朱标道:



       “老大你起来,把案牍上的那东西拿过来!”



       “那东西…”



       朱标站了起来来,却没听懂,老爷子要什么,眼光在案牍上扫了眼,看到一本金红色的册子,顿时领悟。



       那是朱元璋早先拟定的《皇明祖训》。



       父皇怕是要加以修改。



       朱标拿过那本《皇明祖训》,正要递过去,却被朱元璋一把夺了过去。



       只见他打开烫金的册子,将前面部分的内容,全部都撕掉。



       仅仅留下林澈先前那句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



       下一刻。



       朱元璋拿起毛笔,唰唰将林澈关于变法的要求,全部写了上去。



       待到写完,朱元璋轻轻吹干上面的墨迹。



       拿在手里左看右看,一副志得意满,将册子合上递给太子,感叹道:



       “你看看咱都干了些啥?”



       “这里面写的东西,无非是咱对老朱家子孙的训诫!”



       “都写了好几年了,都没考虑周全…还是林先生指导咱重新写!”



       “为啥咱没早一点遇到林先生!”



       “让咱空浪费这么多的精力!”



       朱标打开新《皇明祖训》,看着父皇重新写的内容,心里一阵感慨。



       要是没有林先生的提点,今后都照着父皇原先写的内容走,不知道会错到哪里了!



       规矩有多,又不切实际。



       每天每顿吃什么饭,什么菜,那道菜都有严格规定,这谁受的了啊!



       自己跟着父皇吃苦惯了,往后那些子孙们能不能像自己一样随着父皇吃苦,就说不准了!



       严苛没错,错就错在,面对的对象,能受的了这些严苛么!



       还有等到父皇驾崩了,没有了言传身教,后世子孙谁会理你这些。



       可是这些话在父皇面前还不能说。



       想到这,朱标躬身恭维道:



       “父皇圣明!”



       “战国时期,秦惠文王不喜商君,但却遵从了商君之法;秦武王不喜张仪,但却沿用了张仪之策,皆以家国天下为先,摒弃了个人偏见,奠定了王朝霸业!”



       “我朱家后代子孙,一定会在父皇拟定的《皇明祖训》约束下,沿着父皇开拓的霸业,永世传承下去。”



       太子朱标的一番恭维,让本来心情惆怅的朱元璋,好转了不少。



       他叹息一声道:



       “老大的话,正合朕意,朕修改的这《皇明祖训》,正是围绕着林先生的意思改进的。”



       “不说是完美无缺,但对传承下去大有裨益,咱朱家大明江山以后就要靠这个来维系!”



       “我看咱朱家后世子孙,谁敢不遵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