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39章 朱元璋钦点汤和出征倭国

作品:《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说到这里,朱元璋叹了口气,继续道:



       “最近朕每天夜里都做噩梦。”



       “梦中无数惨死倭寇之手的冤魂,向朕哭诉,给咱托梦,让朕一定要替他们报仇!”



       “朕每每被惊醒,决心替大明百姓伸冤!”



       此言一出。



       除了与朱元璋一样有着决心灭倭的徐达、汤和、李文忠等人。



       其他朝臣一个个都跪倒在地。



       大呼‘臣无能,不能为陛下分忧’。



       显然,朱元璋提出为百姓伸冤的话,还是深深打动了这些朝臣们。



       虽然,朱元璋搬出百姓冤魂托梦的话,并不能骗到所有人。



       但刚才汤和说出的死伤百姓的数字,还是触目惊心。

m.quanzhifashi.com

       还有就是最近朝中接连出了空印案和扬州官员舞弊案,朱元璋抓了并杀了一大批官员。



       谁都担心皇上会因此再抓一批官员。



       现在可以看出皇上决心很大,谁要是再敢阻挠此事,怕是祖坟都得让人给扒了!



       这时,只有户部尚书傅友文,在众人沉默时站了出来。



       突然问道:“敢问陛下,您这场仗准备打多久?”



       “不管打多久都得打!”



       “此战关乎我大明天威,堂堂华夏子民,怎么能任由倭寇宰割?”



       朱元璋知道傅友文,管朝廷钱袋子很辛苦。



       可此时关乎大明未来,不动则已,一动就必须打的倭奴再无翻身之力。



       不过,看到傅友文愁眉苦脸的模样,显然是在为军费发愁。



       朱元璋赶忙又补充了一句。



       “傅爱卿勿忧,如今鸟铳已经制成,威力倍于传统火铳。”



       “而狼筅更是专门用来,克制倭奴兵刃的。”



       “器械占优,我大明可稳操胜券,此战不会拖延太久!也无需大量兵力!”



       傅友文张了张嘴,可见到朱元璋已经下定了决心。



       最终还是没把诉苦的话说出来。



       只能叹道:



       “臣愿陛下早日凯旋!”



       敲定了军费问题。



       朱元璋心情大好,便问道:



       “此次远征倭国,因为与北伐有冲突,天德以及宋国公、颍川候就不用考虑了,其他爱卿可有自告奋勇,充当灭倭主帅的?”



       北伐的作战计划早就拟定好了的,魏国公徐达担任主帅,统筹三路大军。



       宋国公冯胜、颍川候傅友德分别任左右军副帅,分别出击辽东和陕甘。



       这三人被朱元璋排除出出征倭国之列。



       话音刚落一众战将出列请战。



       “臣,李文忠愿前往!”



       “臣,汤和请战!”



       “臣,邓愈远率军前往!”



       “臣,耿炳文请战!”



       “…”



       看着阶下一众杀气腾腾的战将,朱元璋抚须呵呵一笑。



       最后直接点名道:



       “还是中山候去吧!”



       中山候汤和最近几年一直督军闽浙,与多次倭寇交手,对倭寇最为熟悉。



       由汤和出征倭国,朱元璋最为放心。



       虽然大明军队有了鸟铳和狼筅这些克敌制胜的武器,灭倭完全不在话下。



       但是面对波涛汹涌的海洋岛国,有着海上作战经验的汤和,似乎更加稳妥一些。



       听到朱元璋点名,中山候汤和跪倒在地:



       “末将汤和愿为陛下开疆拓土!”



       “哈哈,中山候有你替朕出征,朕深感欣慰!”



       “朝会之后,朕会督促工部尽快赶制鸟铳和狼筅,中山候尽快熟悉这两种新式武器,一旦工部将鸟铳和狼筅制定完,装备军队,大军即刻出征!”



       “谢陛下信任,臣必定不负陛下所托!”



       得到朱元璋钦点出征倭国主帅,汤和跪地领旨。



       接下来的朝会,便是敲定出兵倭国的细节。



       待到下朝,朱元璋精神奕奕叫上中山候汤和,工部尚书李博远带路前往工部。



       他想亲眼看看鸟铳与狼筅的威力。



       ……



       “陛下,此物便是新制的鸟铳!”



       来到工部试验武器的演武场。



       李博远亲自拿着鸟铳,递到朱元璋面前。



       “这么轻?”



       朱元璋本想试试鸟铳性能。



       结果入手之后,发现比传统火铳轻了近一半。



       “陛下,火铳的重量,大多都在枪管之上。”



       “以往手工锻造的枪管,铁匠为了保证气密性,会将铁皮卷的特别厚,故而使得火铳整体变得格外重。”



       “而用水力锻锤打造的枪管,就不需要堆料了,所以便显得轻了许多。”



       朱元璋微微点头。



       此事他虽然听林澈说过,可是见到实物后,还是免不了心生震惊。



       朱元璋跟李博远要来了配套的火药和铅弹。



       便开始填装鸟铳。



       像此类火绳枪的装填流程,几乎大同小异。



       朱元璋这种一生经历无数阵仗的皇帝,轻而易举就将鸟铳装好火药和铅弹。



       在汤和和李博远,都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



       瞄准不远处的箭靶,扣动了鸟铳的扳机!



       跟在朱元璋身边的贴身太监刘和,眼急脚快。



       随着枪声落下,直接冲向了靶场。



       而后他拿着用红漆,画了几个圈的草靶,激动呼喊道:



       “正中标靶!”



       “陛下神射!”



       朱元璋挑了挑眉毛,还以为小太监在拍马屁。



       结果,靶子拿过来之后,靶子偏右的地方,果然有弹丸穿过的痕迹!



       虽然这一枪,没有正中靶心。



       可如今的早起火铳,因为气密性等各种原因。



       一枪打出去,子弹都不知道往哪里飞。



       全靠排枪才能展现出威力。



       然而。



       按照林澈的图纸,制造的鸟铳,一枪过去竟然能上靶了。



       如此高的命中率,简直可以说惊世骇俗了。



       “陛下,这种鸟铳,直接将工部研究火铳的进度,提高了五十年!”



       李博远看到朱元璋的震惊,也忍不住对鸟铳大加赞赏。



       这时,又有人送来了狼筅。



       李博远拿着这柄枝丫上挂满铁刃的大毛竹。



       忍不住向朱元璋赞道:



       “陛下,臣找人用倭刀试过,不论怎么劈砍,都不是狼筅的对手。”



       “若是在以刀盾手辅助,同样人数厮杀,倭寇必败!”



       “相处鸟铳和此等兵器的人,实乃军事天才,不知臣能否与之一见?”



       朱元璋接过狼筅,拿在手上随意舞动了几下。



       立刻意识到李博远所说非虚,随即将狼筅递给旁边的汤和。



       汤和在闽浙与倭寇直接战斗过,当然知道倭刀的威力。



       现在耍了几下狼筅,立刻领悟出此兵器的威力。



       顿时感到万分惊异。



       不知道陛下没与倭寇对弈过,怎能设计出如此克敌制胜的神器来。



       心中对朱元璋的敬仰,又多了几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