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203章 林澈的问题:何为门阀

作品:《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见朱家父子对此不屑一顾,林澈也不介意,而是提问道:



       “你们想必都清楚门阀?”



       “那我就问问你们,何为门阀?”



       “在你们认识中,门阀是什么?”



       话音未落。



       朱樉急吼吼站了起来,一脸厌恶道:



       “门阀就是一群欺上瞒下,与朝廷,与老百姓作对的狗东西。



       “他们垄断文化、垄断财富,为了保证家族的长盛不衰,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甚至最后可以出卖国家、民族。”



       “北边与北元勾来搭往的富家地主,沿海江南与倭寇勾结的世家,不都是这个狗样子。”



       “依我的,这些人全都该杀!”



       “不光要杀,还要诛灭九族,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听到朱樉说着说着便开骂起来,林澈无语看着他,心道:



       老朱已经够狠的了,这个朱老二比他爹还要狠。



       真是有什么老子,就有什么儿子。



       反观太子朱标,就比朱樉谨慎多了,他听到这个问题,并没有马上发表意见。



       而是先给林澈将酒斟上,然后拱了拱手,谦虚道:



       “先生我这样理解不知对不对?”



       “门阀就是那些长期把持朝政大权,坐拥海量田地,还拥有国家最多的资源,让那些饱读诗书的读书人,空有学问,却没有出头之日。”



       “记得先生讲过,看待问题不能片面,要全面。”



       “还有看待问题不能带着个人情绪,这样会让目光变窄…”



       “学生从老师说道这些领悟,门阀的产生,虽然对朝廷,对老百姓有着极大的害处,但也有一些好处,毕竟门阀势力也能平衡一些武将,可以为朝廷笼络一些有用人才。”



       “同时门阀中也能培养一些杰出人才,门阀从春秋战国时出现,到西汉东汉,到西晋东晋达到顶峰。”



       “其中战国秦国王氏、汉朝的窦氏家族,东汉的袁氏,再到两晋的王谢家族,这些家族在华夏历史上都留下很多佳话。”



       “不过即便如此,学生还是觉得门阀的存在弊大于利!”



       “而且门阀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早就彻底变了样,如今剩下的都是些糟粕。”



       朱标说到这,深深一躬,谦卑道:



       “学生知识浅薄,说的不对的地方,还望先生指点改正。”



       看到太子恭谦模样,朱元璋手捋胡须,微笑不止,眼里充溢着满满的得意。



       林澈也被太子的恭谦所感动。



       朱标不愧是历史上最强太子,学习能力很强,学习态度恭谦,明明是仅此于朱元璋的存在,却又处处小心谨慎,让人几乎找不出什么缺点来。



       可惜这样的人才不能长寿,假如他能接管大明王朝,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林澈看着朱标,思想第一次开起了小差。



       “坐坐,说的挺好!”



       林澈回过神来,转头看着自己诏狱收的学生,那个莽莽撞撞的朱樉,笑骂道:



       “伱也坐下吧!”



       “长点脑子好不好?”



       “遇事不要冲动,多向你哥哥学习,从多方面考虑问题,不要代入自己的情绪。”



       “都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咋就记不住呢!”



       朱樉:“…”



       朱樉抓了抓脑袋,想要解释,被林澈挥手打断,接着道:



       “学习历史,以史为鉴,从历史中的先辈们身上学习他们的大智慧,而非全盘否定历史。”



       “每处于一个时代,都会有时代的局限性,导致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但作为后辈的我们要取其精华,祛其糟粕,总结历史上的失败的教训,结合到现实中来。”



       “不说一定比过去做的好,至少不会差到哪里去,还能总结经验教训。”



       “总之,历史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样板。”



       看了眼朱家父子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学习态度极其认真,林澈更加专注起来:



       “门阀初登历史舞台的时候,也是一部奋斗史。”



       “春秋战国时候,门阀也是以较低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的,因为他们取代的势力,叫做诸侯。”



       “此时门阀还是诸侯下辖的小官僚而已,经济来源都是自己的私产,和垄断国家资源的诸侯比起来,啥都不是。”



       听到这。



       一直默不作声的朱元璋,嘴巴张了张,欲言又止。



       “门阀在经济上如此,在政治上更是如此。”



       “西汉出现的袁氏四世三公,虽然位高权重,在朝廷一言九鼎,但是与春秋战国的齐桓楚庄想比,人家已是称孤道寡,建立自己的朝廷。”



       “说白了,后世人都是高估了门阀势力,甚至认为这些门阀威胁到了皇权地位。”



       “在后世史书上,门阀都是像袁绍、袁术这样的乱世门阀,朝廷已经倒塌了,门阀正好可以借助乱世,与皇帝共治天下。”



       “西汉的袁重曾经说过,门阀比诸侯进步,西汉袁氏比姬周更厚道…”



       “那是因为门阀更加依靠皇权,才能生存。”



       “而诸侯却是要取代皇权,成为君王。”



       “从历史我们可以知道,皇帝集权的时代,要比诸侯割据势力时,更加适合经济发展和在社会进步,更能抵御外来侵略。”



       “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此言一出,林澈却停顿了下来,看了眼朱元璋。



       朱元璋莫名有些紧张,心脏跟着抽了抽,他端起酒杯朝林澈敬酒,然后一饮而尽:



       “先生你但说无妨。”



       “你说的这些都是有历史依据。”



       “咱知道你不是在帮着替门阀洗白,你更是没必要为这些人说话!”



       “先生方才说过,要全面的看待问题,不要抱着情绪,咱觉得先生说的话很是客观,先生本来就是一个客观的人。”



       林澈端着酒杯也是一饮而尽,对朱元璋赞许的点点头:



       “陛下说对了。”



       “能让我帮着洗的人,至今还没有出生呢。”



       闻言,朱元璋脸上的笑容一僵,这话怎么听起来这么别扭,感觉对方在暗指自己一样。



       尴尬沉默片刻。



       朱元璋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



       “请先生继续,咱们都在听着呢!”



       林澈对此也不在意,握着酒杯,看着朱元璋道:



       “我下面的话,怕陛下听了就没这么淡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