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243章 商人进入官场,将打造成一个黑暗的名利场。

作品:《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林澈被正式任命为太子太师,别人对其称呼可以不变,但是身为太子却不能再称呼为先生了,失礼怠慢不够重视,冷不丁一改口,朱标还有点不习惯。



       “不错,说到点子上了。”



       林澈点头给予肯定:



       “自古以来,由于商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很不好,故而对商业活动进行约束,就成为了非常必要的事情。”



       “想要经商,必须在朝廷指定专门的市场进行,比如西汉的长安城里东西两个市场,延续到了宋朝才开始允许自由摆摊,不像汉唐一样严格规定商铺、交易种类和交易时间。”



       “宋朝经济的繁荣,养肥了一批大商人,当财富不能再让商人满足的时候。”



       “便造成了商人开始入仕的乱象,以及明码标价的官职。”



       听到这。



       不光是朱家人面色不愉眉头紧锁,就连徐妙云也是紧抿红唇面露愠色。



       宋英宗治平元年,曾经诏令:工商杂类,有奇才异行者,亦听取解。



       为商人进入仕途打开了方便之门,为富商打开入官的渠道之后,也为商人官员的存在合理性提供了依靠。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作为一个商人出身的人为官,自己所做出的事情,必然是要有利于商业发展的。



       在商人接触到商场之后,为了拉帮结派,更多商人得以凭借这这股春风进入官场。



       相对应的买官现象更为突出,哲宗元福三年,官职就是明码标价出来的,俸职六千贯,借职四千五百贯,斋郎三千二百贯。



       到了宋徽宗时期,买官卖官的现象已经是近乎于取代科举,成为最容易的晋升渠道。



       出颁假将侍郎等告牒,比之往岁,不啻数十倍。



       商人开始大量进入官场,也将他们的唯利是图带到了官场之中,将本就舍本逐利的黑暗官场,打造成一个黑暗到暗无天日的名利场。



       一念至此。



       众人心情不自觉的沉重起来,纷纷放下手中的筷子,再也没了吃饭的兴致。



       “这商人一旦触碰了政治,也就加入到了这场权利的游戏之中,最后都不得善终。”



       林澈抬颔扫了一眼,蓦然道:



       “往远了说吕不韦,往近了说有沈万三,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不被砍头便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当一个问题得不到结果的时候,我们就要抬高一个视角去看问题。”



       朱元璋大口灌酒,压下心头的烦闷,没有出言打断,静静等待下言。



       “商人拥有的是钱,那么钱又是什么?”



       林澈莞尔,自问自答:



       “钱是一种工具。”



       “官商也好,民商也罢,说白了,大商人就是一个更大的钱包而已。”



       “而政治却是权利的博弈。”



       “纵观华夏千年历史,你们不难发现一个不变的规律。”



       林澈呷了口酒润润喉:



       “当金钱站起来说话的时候,所有的真理都会保持沉默。”



       “但是当权利站起来说话的时候,钱就变得一文不值了。”



       “有的人或许富可敌国,便如那位富甲天下的沈万三,可皇帝的一句话足以让他倾家荡产。”



       “普通人错在小看了金钱的力量,不懂得放大金钱的力量;而有的人却错在太看重金钱的力量,错把钱的力量当作自己的力量。”



       望向惊愕的朱元璋,林澈笑了:



       “当金钱开始博弈权利的时候,本身就是与虎谋皮,金钱堆起来的权利,必然也会因为金钱而倒塌。”



       “还是拿沈万三来举例,正好陛下熟悉,方便更好理解。”



       听闻此言。



       朱元璋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沉默着点了点头。



       对于处理沈万三这件事上,他自认为没什么大毛病。



       虽然也有不少人劝他,其中更是包括了马皇后,但他还是坚定了自己的判断,并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



       “大明首富,沈万三,富可敌国的代名词…”



       林澈举杯朝老朱比划了一下,示意对方别太紧张,悠然道:



       “大明立朝,改元洪武,夺回了汉人的江山,但也接过了一个烂摊子。”



       “立朝之初有多穷,这里我不再赘述了,你们都清楚咋回事,全靠吴地大本营,支撑偌大的帝国运转。”



       “然而沈万三作为江南首屈一指的巨富,钱多到涨的慌,没地儿花,为了讨好皇帝,出资白银万两以修筑应天城墙。”



       “其实,从这里开始,沈万三已经起心动念了,妄图以金钱染指权利,不过做的不算过火,处于小心试探的阶段。”



       陪老朱喝了一杯,林澈继续道:



       “或许是尝到了甜头的缘故,让他认不清自己的身份了,竟然又拿出白银万两,代替皇帝犒赏三军。”



       “意欲何为?”



       “你一个小商人,竟然想获得军方的支持?”



       “一刀砍了,他都不冤。”



       此言一出。



       朱元璋如蒙大赦松了口气,忍不住拍案叫好,激动道:



       “先生大义!”



       “咱当时就是这么想的。”



       “要不是妹子再三阻挠…咱非得把他狗脑袋剁下来!”



       说着,朱元璋还不忘朝夫人挑了下眉毛,怡然自得道:



       “先生有所不知,不仅在应天一带,在各地他都出手大方,动辄百万两。”



       “咱南巡江南时,他也是全程陪同,沿途咱的衣食住行,都要银两打点,沿途看到的街道,桥梁,店铺,园林基本都是他出资建造。”



       “他为啥给咱看这些东西?”



       “妇人头发长见识短,林先生一定能理解。”



       “对吧?”



       炫耀嘚瑟的话音还未落下,却见老朱突然戴上了痛苦的面具,一旁的马皇后皮笑肉不笑,手指掐紧了对方腰间皮肉,此刻还在微微发力…



       见状。



       林澈不由摇头失笑,却也拿夫妇二人没辙了。



       还真是一物降一物。



       这般帝后关系,古今无二。



       “陛下判断的没错。”



       “沈万三从不贪图享乐,但他一心志在沽恩市惠,一直到处笼络人心,对于权利的渴望更是自不待言。”



       “况且他也帮助过张士诚、陈友谅,属于典型的商人思维,全面投资,多点开花,无关信仰,更无关阵营,脑子里唯有利益,无论谁赢了天下都不会亏,打不败元狗也没关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