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280章 跟百姓玩权术,不是自取灭亡么?

作品:《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听完林澈轻描淡写的一番话。



       朱家父子,还有徐家父女,顿时大惊失色毛骨悚然。



       大明…未来?



       前朝…缩影!



       但凡这些话是从另一个人嘴里说出来的,甚至不用老朱亲自动手,这边的皇子们就得把对方剁碎了。



       异族篡位,亡国败走,这是天命所归。



       可大明却是正统的汉家天下,怎会走上前朝的老路。



       就算再不济,大明也比元狗强。



       与此同时。



       另一边的老朱开始稳不住了,像是心里长了草一样惴惴不安。



       却见他豁然起身匆匆来到墙壁前,两只手别插在对面的袖管,不顾及身份的蹲在地上,生怕漏听了某个关键字。

m.quanzhifashi.com

       见状



       徐达笑的比哭还难看,赶忙快步跟了上去:



       “陛下?”



       朱元璋犀利的目光射去,摊掌向下压了压,示意老伙计过来蹲好,别说话。



       一墙之隔,无遮挡,隔壁碗盖碰撞杯壁的声音,此时都清晰可闻,可不敢被当场抓了现行。



       当今皇帝成了梁上君子,他真丢不起这个脸,倘若被他家妹纸知道了,还不得骂死他?



       徐达:“…”



       就在他刚刚蹲到老朱身侧的时候,一墙之隔,朱老二标志性的大嗓门,赫然炸响:



       “林先生。”



       “哎呦——”



       “您倒是快点说呀。”



       “真是急死个人了。”



       “不是…我真搞不懂了…咱大明为啥总要亡国啊!”



       “导致亡国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来,才刚解决了一个,紧接着又冒出来一堆,这谁能受得了啊?”



       话音未落。



       一旁,朱标阴沉着脸,呵斥道:



       “闭嘴!”



       “林先生让你管好这张破嘴,你是不是记不住啊?”



       “没大没小,不止体统,你再这样以后别过来了。”



       “滚一边去站着。”



       见一向好脾气的大哥发火了,朱樉顿时乖乖闭嘴,不敢再说一句废话。



       毕竟放眼整个朱家,除了老爹和老娘之外,他最敬重的就是大哥,抛开这三座大山不谈,在皇宫里就没有他不敢硬刚的。



       等到朱老二悻悻的退到墙角。



       朱标超龄车恭敬的施了一礼,由衷道:



       “愚弟多有冒犯。”



       “还望林先生多担待。”



       “不要跟其置气。”



       “待到回宫之后,学生严加管教。”



       林澈无奈的笑了笑,倒也没放在心上,摆摆手:



       “罢了。”



       “我若是跟他一般见识,估计早把自己气死了。”



       “回去坐吧,我们继续说。”



       闻言,朱标松了口气,这才缓缓起身退去。



       见到了朱樉当出头鸟的下场,晋、燕、周三王,此刻更是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单纯对老百姓好这件事,伱们认为有用吗?”



       面对林澈突如其来的问题,众皇子们先是犹豫了一下,而后不约而同的点点头。



       朝廷关心百姓,这肯定有用啊!



       今天课程围绕的主题也是这个。



       对百姓不好的,不是都亡国了?



       然而林澈下面给出的答案,却让哥几个直接蒙圈了。



       “错了。”



       “严格来讲,并没有用。”



       顿了顿,林澈又道:



       “还是不谈远的,就看大明之前的宋元时期。”



       “朝廷对于老百姓们,并非没有优待政策,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



       “元朝的赋税其实比宋朝轻,因此百姓生活相对宽松,这是你们老子也得承认的。”



       “宋朝经济繁荣,不设立行商的限制,放开了沉重的枷锁,老百姓赚钱多了,日子过得也还行。”



       “不能以盛世王朝作为衡量的标准,倘若如此比较的话,等于拿你家皇宫,对比我家茅坑。”



       “这是没有参照性的,更没有对比价值。”



       听罢。



       朱标若有所思,忍不住点了点头,认可道:



       “林先生所言极是。”



       “单独以好坏论说,并不客观,而且偏激。”



       “任何王朝的君主都不是傻子,不可能不知道民心的重要性。”



       “纵观历史长河,基本上都是有好有坏。”



       “盛世的时候国泰民安,百姓丰衣足食,末世的时候家国破碎,百姓民不聊生。”



       “故此,林先生才会直言,单纯对老百姓好这件事无用。



       听闻朱标的阅读理解,林澈欣慰的笑了:



       “不错,便是如此。”



       “好的时候真好,坏的时候真坏,重压之下,必将灭亡,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要是准确一点来说,倒也不是完全没有用,而是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换而言之,只要冒出来一代昏君,前面几代明君的努力,便是白费了。”



       “所以,对老百姓好这件事,也是要讲究方法的。”



       正在墙角偷听的朱元璋不由的倒吸一口凉气。



       方法?啥方法?



       对谁好都得讲方法,这不还是算计吗?



       所谓虚伪功利的好,经不起时间的打磨,老百姓又不是傻子,本来就是冷暖自知的事,没享受到福利,谁会拥戴你啊?



       画饼骗骗士大夫还行,岂敢对老百姓下手?



       这不是作死?



       朱元璋百思不得其解,疑惑的目光落在徐达身上。



       后者立马摇头像拨浪鼓,表示自己也没听明白,不敢指点江山夸夸其谈。



       事关大明国运,自己也配点评?



       趁早歇菜。



       ……



       另一边。



       朱标剑眉紧蹙浑然不解,发出了和老父亲相同的困惑。



       “敢问林先生,何为方法?”



       “朝廷对待老百姓,不该以真心换真心?”



       “发空饷的话,治标不治本,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学生自知愚钝,还请林先生赐教。”



       见他紧张兮兮的样子,林澈不禁哑然失笑,倒是没藏着掖着:



       “太子殿下多虑了,我说的方法只是字面上的意思,并不代表什么阴谋诡计。”



       “跟老百姓玩心眼搞权术,这不是自取灭亡么?”



       不等朱标追问,林澈继续道:



       “先别急,等我讲完,你便能理解了。”



       “回到一开始提到的法术势,也就是韩非子的法家理念,。”



       “只有搞清楚权利归属的问题,王朝才能不断延续下去,否则从立朝之初,便开始了亡国倒计时。”



       “然,悠悠华夏数千年的历史,曾无数次告诉世人,王朝权利的归属。”



       “并非皇帝,更非士大夫。”



       林澈莞尔:



       “皇帝无非是一个分配权利的人,想要独掌大权,大事小事亲力亲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三头六臂,也得累死,关键还没效率,妄图面面俱到,更是痴人说梦。”



       “权利总要下放出去,需要有人来执行。”



       “懂我的意思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