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314章 五蠹之祸

作品:《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而现如今听了夫人的一番开导,压在他胸口上的大石头,似乎隐约有些松动了。



       “妹子说得对。”



       朱元璋自顾的呷了口茶,沉声道:



       “咱得从死胡同里面走出来,不能在这样执迷不悟了。”



       “林先生已经给到了最合适当下的国策,并且不断强调了世上不存在完美的国策,可咱还是对此不满足。”



       “太不应该了。”



       “折腾来,折腾去,好东西也变坏了。”



       说着,朱元璋攥了旁边的素手,由衷道:



       “多亏了妹子及时提醒咱。”



       “不然的话,咱恐怕是要越错越深。”



       “林先生点评的一点没错,面对历史规则这个庞然大物,咱是那样的渺小滑稽。”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古往今来,先贤无数,谁又真正做到了一眼万年。”



       “可悲,可叹。”



       闻听此言。



       马皇后微不可查白了他一眼,从桌下悄悄抽出手来,埋怨道:



       “重八,你真该清醒一点了,不能再这样下去。”



       “儿孙自有儿孙福,一代有一代人该做的事,你该为了孩子们打下江山,至于未来能不能守住,这不是你能左右的。”



       “就如始皇帝那样的虎狼之君,横扫六合气吞山河,那是何等的霸气。”



       “可他算到秦二世而亡了吗?”



       “尽人事听天命,做好伱该做的事。”



       “只要别给子孙后代挖坑就行了。”



       “你觉得呢?”



       闻言,朱元璋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不得不承认夫人说的有道理。



       他也并非完全不懂,只是过不去心里的坎。



       “行了,你能把事想明白,便不枉我跟你唠叨这么久。”



       “你爷俩忙正事去吧,我有点乏了,不陪你们了。”



       见马皇后敛容起身就要准备回宫,朱元璋旋即从思绪中回到现实,横身拦住道:



       “别呀妹子。”



       “课不是还没讲完?”



       “等下让老大送你回去。”



       “况且,林先生布置的作业,咱还没有头绪,正好你帮咱参谋参谋。”



       “我爷俩指定是不行了,关键时刻得让你出手。



       听闻朱元璋大献殷勤好话连连,马皇后眉宇间的嫌弃都快溢出来了,没好气道:



       “别净挑好听的说。”



       “这是林先生给皇帝们布置的作业,与我何干?”



       “别想偷懒啊!”



       “我走了!”



       话音未落。



       只见,朱元璋两手搭在副韧带肩膀上,脸上满是不加掩饰的讨好,笑盈盈的将对方扶坐了回去。



       “妹子。”



       “话不能这样讲。”



       “咱是一家人啊。”



       “你若不帮我,谁还能帮咱?”



       “更何况,咱一家人好久没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聊聊天了。”



       “对不?”



       说罢。



       朱元璋还不忘朝太子挤眉弄眼,示意对方赶紧过来帮忙。



       富人说出了名的惯儿子,不给皇帝面子,也会心疼儿子的。



       见状。



       太子爷立马心领神会,匆匆上前行了一礼,毕恭毕敬的说起好话来。



       父子二人,一唱一和,配合相当默契。



       不消片刻的功夫,便让马皇后无语了只觉得哭笑不得。



       “你爷俩啊。”



       “让我说你们点啥好?”



       “一个是当今皇帝,一个是未来皇帝,能不能有点一国之君的深沉?”



       “这像什么样子?”



       朱元璋一看有戏,登时添了一把柴火:



       “妹子教训的对。”



       “咱记住了。”



       “那,我们继续往下讲?”



       看朱标忙前忙后手忙脚乱,马皇后热不住抬手扶额,却也拿他爷俩没辙了。



       “别费劲了,娘不渴。”



       马皇后招了招手,无奈道:



       “别想去林先生那里卖弄,到时全家跟你一起丢人现眼。”



       “明白?”



       朱元璋点头如捣蒜,满口答应下来,毕竟他也不是傻子,主要想听妹子发表一下见解。



       “接下来讲讲,五蠹之祸。”



       马皇后想了一下道:



       “儒家利用文献扰乱法纪,但却得到了君主的任用,游侠使用武力触犯法令,但却变成了贵族的刺客。”



       “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法令说反对的,成了君主重用的,那些应该被处罚的,又成了权贵所豢养的。”



       面对如此矛盾的法治体系,即使再出现是个皇帝,也不可能治理好天下。



       “我这样说没问题吧?”



       朱家父子若有所思,觉得马皇后授业的口吻,愈发有联系上的那味儿了。



       “再讲两个小故事。”



       “楚国有个仁义之士,他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于是他就找到令尹,检举揭发了偷东西的父亲。”



       “结果令尹却认为他对父亲不孝,最后判了他死罪。”



       马皇后叹道:“还有鲁国的无名士卒,每次跟随国君去征战,每次都第一个逃跑,后来孔夫子问其原因。”



       “他说家有老人自己不敢战死,结果孔夫子就认为他是孝子,最后推举他做了官。”



       “君主的忠诚成了父亲的逆子,父亲的逆子成了君主的忠臣,属实让人没法评价。”



       “之前那个令尹杀了品行好的人,伺候楚国之恶变再无人检举。”



       “自从孔夫子奖赏了一个逃兵,此后鲁国之兵逢战就要逃跑。”



       “谁才是对的?”



       马皇后摆正身子,正色道:



       “所以早在仓颉造字的时候,就知道公与私的关系必然相悖。”



       “如果君主主要赞成私人的利益,必然要损伤自己的国力。



       “杀敌有功的人本该受赏,结果回军后又大喊仁爱,攻城破敌的人本该授爵,结果归来后又说什么兼爱。”



       “如此的君臣关系必然就不稳固。”



       听到这。



       朱元璋不由自主的点点头,十分认可对方讲的一番话。



       说白了,这也是大明存在的问题之一,更是文武存在的主要矛盾之一。



       各有各的小心思,各有各的小算盘。



       大明能好才叫见鬼。



       代入其中,皇帝的思想倘若不坚定,始终处于左右摇摆的状态,王朝也势必逐渐走向衰亡。



       所以林澈才会耐心给太子坚定思想。



       念及至此。



       朱元璋摇头苦笑,没有开言打断。



       “国家富足要靠农民,却又给儒生带来便利,攻城略地要有士兵,却又给游侠送去礼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