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338章 自古没有不流血改革

作品:《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记住了?”



       听闻林澈的命令,朱标面皮抽了抽,顿感有些无可奈何。



       想要提老父亲辩解两句,太和掏空了满腹也找不出说辞,最后只能尴尬的点了点头。



       见状。



       林澈倒也不再遮遮掩掩,直接开门见山:



       “来,回到你最初的问题。”



       “官员之所以结为朋党,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为了自身的利益,便要寻找更多同类加入其中。”



       “也就是方才提到的大商人,或是富可敌国的大商帮,大家都有共同的图谋,自然而然一拍即合。”



       “并且,大商人的支持加入,是官员名利双收的唯一核心。”



       “巧取豪夺,没有名望,脖子上还会挨刀子,明显不是聪明人之举。”



       “然,有名无钱也不行,毕竟官员并非圣人,不食人间烟火是痴人说梦,有钱了才会更多向上爬的机会。”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我这样说没有问题吧?”



       顿了顿,待到朱标郑重应声,林澈继续道:



       “因此,想要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处置官员上面。”



       “而是在…控制住天下的大商人,牢牢攥住金钱的权利,往往不可下放出去。”



       “之前我也提到过,任何团体势力都是不能脱离国家的控制,否则这柄双刃剑就会害人害己。”



       林澈呷了口茶,润润喉咙:



       “说白了,国家不与老百姓争利,其中低层逻辑是正确的。”



       “但。”



       “大商人可不是老百姓,他们是上流阶层,虽然没有地位,但掌握了国家的命脉。”



       “如水利、集市、场渡等,哪个不是在豪绅手里?”



       “国家离不开这些关键性的事物,下不谈税收方面的骤降,就连正常运作都做不到。”



       听到这。



       朱标看向林澈的眼神充满了不敢置信,突兀有了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惊讶道:



       “林先生的意思是说——”



       “把这些事关重要的产业,当作盐铁一样收拢保护起来,不再允许民间的势力把控?”



       啪!



       一声脆响。



       林澈双上一合,欣然道:



       “不错。”



       “便是如此。”



       “孺子可教也。”



       “想要从恩本上解决问题,经济命脉就不能掌握在权贵和商人手里,抓不住天下钱粮的皇帝。”



       “无非就是一个傀儡。”



       话落。



       一片震惊。



       听到这。



       “咕咚。”



       朱元璋艰难的咽了口唾沫,顿感头皮发麻传遍了全身。



       “抓不住天下钱粮的皇帝,无非是个傀儡。”



       他喃喃念叨着,很快联想到,之前林澈讲到权利构成的时候,专门提到的金钱之于权利的不可替代性。



       没有钱,没权利。



       可是国家经济命脉却在商人手里,这就等于亲手把刀子递给了敌人。



       忽略了商业这一部分,认为不过是旁门左道,根本成不了什么气候,从来也没有将其当作一回事。



       然而万万没想到,竟给大明挖了一个亡国的大坑。



       根据林澈有理有据的推演,照现在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con官商勾结到官商一体,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一旦走到那一步,便回天无力了。



       朝廷没钱,失去军权,皇帝没钱,失去民心。



       继而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守不住国家的基本盘,意味着国家名存实亡。



       一念至此。



       朱元璋不自觉打了一个寒颤,方才察觉冷汗已经湿透了内襟。



       “妹子,咱糊涂啊!”



       “若非林先生及时提醒,咱恐怕是又要酿成大祸了。”



       “大明缺的就是钱,怎能把钱袋子扔了?”



       “这不是自掘坟墓吗?”



       “如此大的漏洞,咱为何就没看见。”



       “咱这个皇帝当的,真是太失职了。”



       “实在不应该啊!”



       见朱元璋懊恼的拍头的样子,马皇后暗暗叹了一口气,却也不忍再埋怨他了:



       “好了——”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你这时候再自责也没用,林先生方才教导老大的话,你没听见么?”



       “有点皇帝的样子,遇事不要慌张,总有解决办法的。”



       “况且,林先生也说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一切都还来得及。”



       说着,马皇后攥住朱元璋冰冷的大手,补充道:



       “前提是伱别添乱,听先生布置,让老大去办。”



       “记住了?”



       朱元璋闻言叹息,郑重点了点头,坚定道:



       “妹子放心,咱明白了。”



       “事已至此,咱除了相信林先生,咱信任老大,还能指望谁啊?”



       “咱保证不跟着掺和了。”



       “要是老大真把这件事办妥了,咱恨不得立马退下来享福。”



       马皇后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使了个眼色示意对方闭嘴,还有别人在场,别啥话都往外说。



       虽然徐家大丫头不算外人,但有些话还是不听为妙。



       事关皇帝形象。



       围墙另一边。



       林澈屈指敲了敲案牍,把震惊中的朱标拉回到现实,笑了笑:



       “别紧张,还有救。”



       “趁着你大明立朝不久,各方势力尚未扎根太深,还是可以力挽狂澜逆天改命的。”



       “当然了,自古没有不流血改革。”



       林澈意味深长的看了朱标一眼,淡淡道:



       “这次没有你爹帮你保驾护航,你做好亲自动刀的准备了吗?”



       “倘若没有觉悟,我劝你别沾边。”



       “害人害己害国,懂?”



       话音未落。



       只见朱标豁的一声站了起来,面朝林澈恭敬施了一礼,认真道:



       “请林先生放心,学生不会让您失望的。”



       “我成为大明太子的第一天便有此觉悟。”



       “林先生教我。”



       声如洪钟,余音绕梁。



       没有半点怯弱之色。



       林澈眼底露出些许欣慰,面含笑意朝他摆了摆手,怅然道:



       “如此甚好。”



       “坐吧。”



       “但愿我没看错人。”



       待到朱标重新入座,林澈防潮不紧不慢道: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一共分为两步走。”



       “第一步,收回外放的那些,对于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产业,就如刚刚提到的水利、集市、场渡等。”



       “镇江市你要亲自去谈,给与适当的补偿也好,采取暴力手段也罢。”



       “总而言之,必须得拿下来,交由工部统一管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