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417章 朝廷造铠甲,卖士绅有问题吗?

作品:《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朱柏觉得林澈所言,有些自相矛盾的地方。



       既要做利在千秋的大工程,还要不让我老百姓吃苦受累。



       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银子的事情,是最好解决的事情。”



       林澈下意识想要将,倭国的金山银岛之事说出来。



       但他担心这两个小破孩,没有朱樉看着,等会儿将此事到处乱说,给他们自己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想了想,林澈还是说出了另一个办法。



       他咳嗽一声道:“像这种贯通南北水网之事,自然非短时间能够完成的。”



       “再加上每年,适合修缮河道的时间,也就那么几个月。



       “所以咱们只要将其,当作一个长期工程去做,每年做好规划,定好该修缮的河道,定好完工的时间就行了。”



       “按照如今的物价,每年最多花费三十万两银子,别告诉我,朝廷奶奶这点结余都没有?”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像这种长期工程,是有两种做法。



       一种是大明在占据了,倭国的金山银岛后,拥有充足的预算,能够用砸银子的方式。



       将本该延长到,数十年才能完成的工程,用最短时间做完。



       而如果没有这笔横财的话。



       那么就只能,像愚公移山一样,每年联通几条河。



       总会有那么一天,南北的水网可以连成一片。



       朱柏被林澈反问,问的整个人愣在当场。



       他从未想过,讲一件事情的完成时间,延长数十年之久。



       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按林澈说法去做,的确不会出现损耗民力的情况。



       朱柏明确意识到,他刚才想问的问题,太过于急功近利了。



       光想着征召十万民夫,完成连接天下水网的丰功伟绩。



       但他却没有想过,还有一种办法。



       可以既可以把事情做好,还不会给老百姓增添负担。



       朱柏羞愧的向林澈低下头道:



       “先生,刚才我只想到在朝夕之间,做出一番事业。”



       “却没想到,将疏通水网之事,当作一件长久的事去做。”



       “说起来,还是我太过短视,被功业儿子蒙蔽了双眼。”



       林澈挺喜欢朱柏这种知错能改的性子。



       不过他却觉得这小子的反应,实在有些过了。



       毕竟大家在这里,都是口嗨国家大事而已。



       这种时候说错话很正常,只要能认识到错误就行了。



       又不是真的,要去搞什么疏通水网的大业。



       于是,林澈拍了拍朱柏的肩膀。



       示意他放松:“知错能改是好事,不过咱们只是没事扯扯淡而已。”



       “你小子把场面搞的那么严肃,还让我怎么继续下去。”



       朱柏听到这话,连忙露出一个尴尬的笑容。



       但他刚才对水网之策,提出那么多问题。



       不是像以前一样,只是单纯的为了抬杠。



       而是朱柏敏锐的意识到,将天下的水网连在一起。



       对于大明来说,将会是多么大的一份功绩。



       “你们还有啥问题吗?”



       由于朱樉没来,林澈今天讲课讲的有些无趣。



       就打算在讲完,水网连接天下的好处,就结束今天的课程。



       “先生,我还有件事。”



       肩负任务而来的朱柏,看着哈气连天的林澈,连忙举起手。



       他也不等林澈提问,就直截了当说道:“先生,您先前提到的天下良绅助剿令,我回去想了一下,发现此策虽好,但是有两个极大的漏洞。”



       如果按照以前的规矩,像这种与军事有关的问题。



       应该有朱樉提出来,是最不容易引起林澈怀疑的。



       只是他现在还在跟疍民打交道。



       而朱桂今天来听课,就是来摸鱼的,实在不适合提这个问题。



       而这个重要任务,就落到朱柏这个小破孩身上。



       正在打哈欠的林澈,听到自己的计策有问题,顿时瞪大了眼睛来了精神。



       他虽然有些疑惑,为什么朱柏会关心军事上问题。



       但相比这种微不足道的事。



       林澈还是更在意,自己自认为毫无破绽的口嗨,居然被人找出了漏洞。



       他连忙问道:“那你详细说说,我的助剿令哪里有问题。”



       朱柏早就从传话太监那里得知了朱元璋推行助剿令遇到的难题。



       于是便开门见山道:“先生,您的助剿令,虽然能调动天下士绅的为国效力。”



       “可您是不是忘了,私自锻造甲胄,在我大明可是灭族的死罪。”



       “而战马虽然可以买卖,但好马都归于军队了,士绅根本无处可买!”



       林澈诧异的看了朱柏一眼,还以为这个破孩,真的研究过助剿令的可行性。



       “我虽然说了,要让那些士绅自己准备马匹甲胄。”



       “可没说过,要让他们自己造铠甲啊!”



       由于朱柏的问题,是朱元璋让人传话给他的。



       所以面对林澈这个令人意外的回答。



       他愣了好一会儿,才憋出一句:“先生,如果不让士绅锻造铠甲,那他们又该怎么武装,随军远征北元的?”



       朱桂不知道这个问题,是朱元璋让朱柏问的。



       他从刚才的羞愧中缓过来之后。



       听到朱柏的问题,抬手给了他一个脑瓜崩。



       笑道:“伱小子再说什么蠢话,士绅不能段造铠甲,难道朝廷也不能造吗?”



       朱柏脑门上挨了一下。



       满脸却是不敢相信的表情。



       “你是说,朝廷锻造铠甲,卖给乡绅地主,这实在是…”



       朱柏简直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描述这件事了。



       因为像朝廷卖军备给士绅的事。



       好像千年以来都没发生过。



       毕竟,通常来说,若是民间的武力加强。



       轻则会导致朝廷政令不通,重则就是烽烟四起。



       不过,林澈却是一副完全无所谓的态度。



       他好奇的看着朱柏,问道:“朝廷段造铠甲,卖给士绅有问题吗?反正这玩意,要不了多久就淘汰了!”



       面对林澈的语出惊人的话。



       密室里的朱元璋,难以置信的自言自语道:“什么?铠甲要被淘汰?”



       要知道,对于打了一辈子仗的朱元璋来说。



       他太清楚铠甲这玩意,在战场上的决定性作用了。



       可以说,甲胄对于将士们来说,就是第二条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