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497章 草原上也有矿山存在?

作品:《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历史上许多投靠中原的蛮夷。



       有仗打的时候,可谓是难得的忠犬。



       可等到马放南山的时候,这些丧失了上升阶梯的家伙,就会反过来向主人亮出獠牙。



       由于这些蛮夷,多年跟着朝廷大军南征北战。



       军事素养比起被他们杀掉的同族,可谓是天差地别。



       就算中原王朝的精锐,想要处理掉这些反叛的蛮夷,都得花费不少功夫。



       林澈拿起一串稍微不怎么烫人的羊肉串,慢条斯理的品尝了一番。



       随后看向朱樉,反问道:“你小子是不是没睡醒?”



       “难道你忘了,在华夏之外,还有数不清的蛮夷之国吗?”



       “只要沿着当年蒙古人的路线打下去,至少百年之内,臣服于我大明的蛮夷,是不会生出反叛之心的。”



       朱樉也是当局者迷,他光想着解决草原问题,却忘了向外开拓。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顺带着缓解草原蛮夷的生存压力,才是让这些蛮夷臣服的最佳方式。



       朱柏闻言却是提出了疑问:“先生,我听说漠北之地,依然是苦寒无比。”



       “在其之外的土地,恐怕都是些之适合蛮夷生存的蛮荒之地,我大明要来恐怕也是无用吧?”



       也怪朱柏没听过林澈之前的课程。



       不知道大明之外世界的真实情况。



       而根据如今世人的印象,他自然而然的认为,九州之外都是不适合生存的烂地。



       都不等林澈解释,朱樉就给朱柏一个脑瓜崩。



       哼了一声道:“没见识就把嘴闭上。”



       朱樉教训完敢怒不敢言的朱柏,便对林澈请教道:“先生,您说让我大明军队,带着草原蛮夷开拓土地。”



       “难不成是想在这些新开辟土地上上,分封一些藩王,让他们成为抵御蛮夷的第一条防线?”



       朱樉还清楚的记得,林澈提出过的大封藩王,燃起帮着大明镇守海外殖民地的策略。



       如今海外变为比漠北更北的地方,也也是很快就转过了这个弯。



       林澈点头应道:“没错,只要大明不断向外开拓,然后用藩国将整个漠北围起来。”



       “过不了多少年,这片草原上就彻底会变成,被我大明实际掌控的州县。”



       “而且接连不断的对外战争,还能将草原上不安分因素,全部弄到开拓军队中。”



       “只要他们获得军功,以及升迁的好处,就会自动变成大明制度的拥护者。”



       ……



       密室。



       朱元璋重重拍了下桌子,大笑道:“用藩国将草原围起来?真乃是神计也!”



       不同于战争经验不足的朱樉兄弟。



       朱元璋在林澈说出他针对草原蛮夷的连环计之后。



       就已经确定,如果按照此计策施行,大明至少有七成的可能,彻底解决草原之患。



       还能拓土数万里,达到甚至超越盛唐所拥有的疆域。



       “等到倭国覆灭之后,草原的主人,将会从北元余孽,变成我大明朝了。”



       傅友文听完林澈的计策后,给出了一个自认为理所应当的判断。



       毕竟,如今大明的军队,正是战斗力最强的时候。



       只要朱元璋打仗的时候,不出什么昏招,基本很难出现打败仗的情况。



       而在打赢之后,大明再按照林澈之策,在草原上建立罐头厂,然后以此为开端,拉拢草原部族的人心。



       再带着他们征讨剩余的不臣之人。



       然后继续往外开拓。



       整个草原变成大明的领地,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而在朱元璋和傅友文感叹林澈的惊世之谋的时候。



       不知什么时候,从椅子上站起来的汤和,突然开口问道:“陛下,那罐头又是何物?”



       刚刚做完记录的朱标,在朱元璋眼神的示意下,主动向汤和解释道:“罐头,就是一种用密封手段,将烹饪或是腌制好的食物,长久储存的一种手段。”



       “目前我大明已经有了白砂糖厂,还有罐头厂。”



       汤和听到朱标的解释,突然记起来在他返航时,在沿海看到的,由战舰改装臣捕鱼船,但他没有提这一茬,而是鬼使神差的问道:“太子殿下,这罐头莫非也是林先生发明的?”



       此话一出,正在跟傅友文,要施行林澈之策,到底需要多少钱粮的朱元璋,都忍不住惊讶的看了汤和一眼。



       还开玩笑道:“鼎臣,你出使一趟南洋,莫非遇到了神仙不成?居然能算出罐头也是出自林先生之手?”



       不是汤和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而是他从今天踏上应天码头开始,就已经受到了,诸多源自于林澈的震撼。



       所以,汤和一遇到新鲜事物,就不由自主的剑气源头联想到林澈的身上。



       而在朱元璋这里,获得了确定的答案后。



       汤和已经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毕竟,林澈懂得制造药物懂军事也就算了。



       居然连制作罐头,这种提升食物保存期限的办法都懂!



       要知道,在如今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吃的东西都是非常宝贵的。



       能够将容易腐败的食物,变成可以长期存储。



       这已然能够称得上是圣人之举了。



       汤和一时间都不知道,林澈到底是哪位大仙转世了。



       因为在他的印象里,能做出这些功绩的大仙的确不少。



       可是如林澈这般全能存在,却是一个都没有。



       ……



       隔壁府邸。



       林澈吃完烤好的羊肉串和里脊,端着朱樉给他倒好的葡萄酒。



       抿了一小口又说道:“对了,漠北也不全是只适合放牧的草原。”



       “在祁连山再往北的地方,拥有一片世界级的铁矿,而且还有不少的优质煤。”



       正在喝酒的朱樉,听到这话差点一口喷出来。



       他瞪大眼睛向林澈求证道:“先生,您不会是拿我们寻开心吧?”



       “若是草原上,又这么大的煤矿和铁矿存在,那些北元余孽怎么可能,会想尽办法的从我们大明购买铁器?”



       要知道由于‘天下无不怀念我大元’的缘故。



       不少靠近草原的士绅,没少向北元余孽出售各种铁制品。



       当然,钱他们自然也是没少赚。



       只是不管价格再高,北元王庭每次都会咬牙将这些铁器买下来。



       不然等到他们,从中原带走的铁质武器,全部锈蚀损耗完了,那些北元余孽就只能用骨制箭头,和骨子棒迎接大明将士的刀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