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507章 种姓制度

作品:《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大明,就算朱元璋善待百姓,但是造反的事都是时有发生。



       不过,大部分百姓都还能活下去。



       所以造反的规模基本都很小。



       可若是,能让大明百姓,都接受的天竺的种姓制度。



       恐怕天底下就再也不会有造反的事情了。



       不止是没搞清楚种姓制度的危害的朱樉这么想。



       隔壁密室里偷听的朱元璋,也忍不住向刘三吾问策。



       “刘爱卿,你认为老十二说的如何?”



       “这天竺的种姓制度,不仅严格规定了各级百姓,能够做的事。”



       “还能教化万民,使其安心接受今生的命运,而不做揭竿而起之想,对我大明来说,岂不是可攻玉的他山之石。”



       容不得朱元璋不心动。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就因为上位的方式有问题。



       所以他便想尽办法,试图达到远迈汉唐的高度。



       而在没有完全了解,和亲眼见识过,种姓制度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之前。



       朱元璋光顾着看其中好的一面,完全忽视了它的坏处。



       以至于一心想着,将大明也变成如天竺般的乐土。



       刘三吾很清楚,当今陛下心中的忧虑。



       他认真思考了一番:“陛下,这种种姓制度,似乎是长久稳定之策。”



       朱元璋得到了刘三吾肯定的回答,面色浮现出满满的激动。



       可紧接着,刘三吾又变换了说辞。



       “陛下,可林先生也说了,施行此策的天竺,可是混乱了九百年之久。”



       “而且他谈及种姓制度的时候,言语中多有不屑。”



       “想来其中必然存在极大的漏洞,根本无法再我大明推行。”



       朱元璋面对刘三吾的分析后,眼中的激动渐渐被失望所覆盖。



       但他仍不死心道:“林先生的才智天下无双,想来必定有办法,弥补这种种姓制度的漏洞。”



       这不仅是朱元璋的想法,刘三吾心中也由此想法。



       毕竟,谁不想治理一个和平有序的大明朝呢?



       默默记笔记的朱标,对施行种姓制度的事,却有不同的意见。



       他总觉得此时极为不妥,会给大明造成很大的隐患。



       可具体问题在哪里,他就又说不清楚了。



       好在这个时候,隔壁的林澈终于再次开口了。



       林澈无语的看着朱樉道:“你老子里进水了吗?”



       “还想在大明施行种姓制度,难道你还想华夏再诏狱几次天倾之祸?”



       “或者是打算,亲自迎接草原,亦或是欧罗巴蛮子,来大明当最高等的老爷?”



       朱樉被林澈这一顿喷,整个人窘迫的都快钻到桌子底下了。



       但他还试图反驳道:“先生,我大明如今兵锋正盛。”



       “连横行天下无敌的大元朝,都不是我大明的对手,怎么可能会有天倾之祸呢?”



       朱樉这副执迷不悟的表现。



       直接把林澈给气笑了,防守九个这小子一个暴栗,



       还教训道:“我给伱讲了,朝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腐化。”



       “难道你小子就没想过,大明军队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得腐烂不堪了吗?”



       想到后世的明军,多少次大动干戈,都没将鞑子清奴消灭。



       不是因为这些冒认女真的鞑子,真的如他们吹嘘的那么强大。



       而是明军已经烂到骨子里了。



       从士卒手里,打两发就炸膛的火铳,到因为头盔粗制滥造,而被箭矢射死的明军将领。



       再加上除了闹事,从来都拿不到饷银的问题。



       说实话,明军底层士卒,能靠这一腔血勇,跟满清鞑子在关外打了那么多年,真已经对得起大明朝廷了。



       朱樉不知道,后世大明军队的情况。



       但他被林澈这么一问,终于没有了反驳的底气。



       只能低头道:“先生,根据我近日看史书,总结出来的规律,如果不出意外,我大明的军队,恐怕也会如同历史上的朝代一般。会素质和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腐化不可用,说不定,异族真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林澈刚打算点头,准备顺便讲讲军队腐化的原因。



       以及该如何防止此事的发生。



       没想到朱柏凑热闹似的问道:“先生,既然军队腐化不可避免,那么这和施不施行种姓制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至于在大明军队,彻底丧失战斗力之前,种姓制度还能保证天下处于稳定和平的盛世啊。”



       林澈直接被朱柏这小破孩天真的想法给逗笑了。



       只是鉴于这小破孩来的次数不算多,还算是个新生。



       林澈也没说批评的话。



       而是开门见山的,揭晓了答案道:“自从秦朝末年,起义军喊出‘王侯将相你有种乎’的惊世豪言之后。”



       “我华夏的百姓从根子上,就与天竺百姓有了天大的区别。”



       “若想在华夏施行,这种落后腐朽的制度,必然会引得天下大乱。”



       这可不是林澈在危言耸听。



       而是华夏能够不断从乱世卷起,和推翻异族统治的原因之一。



       虽然只要还能活下去,百姓能够长期忍受各种苛政。



       然而若是想将天下百姓,用种姓制度彻底踩在脚底下,大元朝不到一百年,所出现的难以计数的起义。



       就将在大明重复上演。



       此话一出,朱樉倒吸一口凉气。



       他总算意识到为何林澈如此看不起种姓制度了。



       隔壁密室里的朱元璋也是悚然一惊。



       庆幸道:“还好我大明如今有林先生,不然天竺离的如此之近,种姓制度迟早会被我大明知晓。”



       “若是咱没发现种姓制度隐患,而将其推行天下的话,咱就成了大明的千古罪人了。”



       刘三吾此时也是悄悄的摸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心有余悸的道:“林先生,果然是我大明不可或缺的人才,要是没有他的存在,我大明不知道要跳多少坑呢。”



       太子朱标听着两人的尬聊。



       也插了一句话道:“虽说天竺的种姓制度,与我大明如砒霜之毒。”



       “不过林先生不是说过了,天竺有叫做长绒棉的棉花。”



       “说是纺出来的棉线,质量要好上许多。”



       “或许就能解决纺纱机无法纺织,其他季节衣物布匹的问题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