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0章 险恶的政治斗争

作品:《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赵府靠近皇城,这里居住的非富即贵。



       锦衣卫如此劳师动众将其围住,自然是瞒不住人的,不一会儿周围居住的人家就都知道了此事。



       有心惊胆战的,有幸灾乐祸的,也有惶恐不安的……



       王惠迪也住在这附近,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这个消息。被吓的双腿一软坐在椅子上,好半天站不起来。



       待回过神来,立即发出了一条条指令:



       “马上去查到底发生了何事……”



       “告诉麦侍郎他们,最近小心行事……尽快将各地粮仓亏空补齐……”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站在赵瑁府门口的毛骧,却将目光投向了他家的方向。



       眼神里露出几分奇异的神色,就好像是猫戏老鼠那般。



       等了约莫一刻多钟,赵瑁才在一群奴仆的簇拥下来到大门前。



       一见面就先夺人声的呵斥道:“毛指挥使,不知我所犯何罪,劳你亲自带队将我府围住?”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若不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明日早朝我必参你一本。”



       毛骧呵呵笑道:“赵尚书好大的官威啊,只不过用错了地方,我锦衣卫拿人何时需要理由了?”



       赵瑁愤怒的道:“好好好,好一个锦衣卫。明日我就联合群臣弹劾与你,就不信这天下没人能治得了你。”



       毛骧大喝一声道:“好胆,竟敢公然结党营私,将这一条罪状给他记下,到时一并呈送陛下。”



       赵瑁表情一僵,气的手指颤抖:“你……你……血口喷人。”



       毛骧戏谑的道:“赵尚书不用担心,今日某来不是为了拿伱。”



       “今日我奉命去上元县大牢提审犯人,恰好看了一出好戏……这是三名凶手的口供。”



       “赵尚书,你不会是要包庇他吧?”



       赵瑁将信将疑的接过口供,翻看之后愤怒的道:“竟敢背着我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来人将赵尽忠拿来见我。”



       “毛指挥使放心,若真是他所为,我定不饶他。”



       毛骧满脸怪异:“嘿嘿,恐怕这会儿他已经是個死人了吧。”



       赵瑁眼神有些飘忽:“毛指挥使说笑了。”



       很快几名仆人抬着一具尸体跑过来:“老爷不好了,大管家他上吊自杀了。”



       赵瑁惊讶的道:“自杀了,怎么可能?”



       一名仆人拿出一封信道:“这是他留下的遗书。”



       赵瑁一把抢过来,看完之后满脸怒容:“真是你这狗奴做的好事,你这是要陷我于不义啊。”



       然后他将信递给毛骧,羞愧的道:“毛指挥使,我御下不严以至于出了这样的丑事,明日自会向陛下请罪。”



       毛骧接过信瞄了一眼,大致意思是,陈远医术不精害死了赵瑁的宠妾,致使赵瑁悲痛欲绝。



       他作为忠仆心中不忿,就派人去教训陈远,没想到事情会演变成这个样子。



       他无颜活在世上,所以自杀谢罪……



       还有一段着重说明,此事是他一人所为,和赵瑁没有任何关系。



       “哈哈……”看完信毛骧大笑道:“果然是条好狗,可惜啊,就算你死一万次也救不了你的主人。”



       赵瑁心中一惊,莫非锦衣卫察觉到自己的事情了?



       毛骧没有再多说什么,一挥手收队离去。



       赵瑁却一点都开心不起来,相反他心中无比的担忧。



       等锦衣卫离开,他匆匆走进书房,一直忙碌到天亮。



       -----------------



       第二日早朝,赵瑁以御下不严上书请罪,朱元璋不置可否。



       紧接着就有两名御史站出来,弹劾他贪污受贿。



       朱元璋终于做出处置,作为当事人应当回避,在案子查清楚之前赵瑁就闭门思过吧。



       这个处置一出,朝堂一片哗然。



       一般情况下,只有皇帝相信了弹劾罪状,才会做出这样的处置。



       而以朱元璋对待贪官污吏的手段,这个处置约等于死刑判决书。



       至于赵瑁有没有贪污……



       这还用问吗,满朝文武加起来,不贪的百不足一。区别是贪了多少,有没有被发现而已。



       听到这个处置,赵瑁一颗心坠入深渊,只剩下一个念头,完了。



       而王惠迪、麦至德、王志等人,相互看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的惶恐。



       -----------------



       陈景恪并不知道朝堂之上发生了什么,早上起来他就在等着朱元璋召见。



       然而一直等到下午,才来了几个锦衣卫。



       带头的那个壮汉拱手道:“某乃锦衣卫小旗杜同礼,奉指挥使之命保护陈郎中安全。”



       陈景恪很是诧异:“保护我?”



       杜同礼回道:“正是,陈郎中可有行礼要收拾?我等好护送你们回家。”



       陈景恪更是惊讶:“回家,陛下知道吗?”



       杜同礼表情不变,只是回道:“此就非我所能知了,陈郎中别耽搁了,马上宫门就要落了。”



       陈景恪略一思索就大致猜到是怎么回事儿了。



       朱元璋对他产生怀疑了。



       如果他只是揭皇榜,此时肯定已经在后宫给马秀英看病了。



       后面的告御状,说明他揭皇榜的目的并不单纯,朱元璋对他的好感基本消失。



       现在又和赵瑁贪腐案有关,对他产生一定的怀疑是很正常的。



       想的更深一点,甚至朱元璋会怀疑,他故意将马秀英的病说的特别严重,好以此来要挟皇室。



       不过他也只是怀疑,不敢赌这个猜测的真实性。



       所以才会派一队锦衣卫跟着自己,名为保护实为监视。



       接下来一段时间,如果马秀英的身体出问题,那就再让自己进宫治疗。



       如果马秀英身体一直没出问题,那就说明自己在欺君,恐怕下场不会很好。



       想清楚这些,陈景恪除了苦笑还是苦笑。



       他还是将政治斗争想的简单了,也将历史人物想简单了。



       不过还好,马秀英确实身患重病。



       自己那副药也远没有那么神奇,根本就控制不住她的病情。



       倒不是他留了一手,而是她的病已经根深蒂固,只能慢慢调养。



       而且由于缺少先进的医疗机械,他对病情的判断也并不准确,这副药更多是投石问路。



       等马秀英服用一周后,再根据她的身体变化推断她的病情,然后调整用药。



       这种调整基本每周都要进行一次。



       所以马秀英暗疾爆发已成必然,只希望朱元璋不要太头铁,否则历史很可能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