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73章 皇恩浩荡

作品:《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方孝孺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见自己,不过他也并没有想太多。



       不论皇帝是出于什么目的,自己只要依照本心回答就可以了。



       想那么多有的没的,只是徒增烦恼。



       一路进入皇宫,在谨身殿见到了朱元璋。



       “草民参见陛下。”



       “免礼。”



       朱元璋见他憔悴的样子,心中就是一阵开心。



       这都是咱乖孙的功劳啊,一番话差点把自信的方孝孺给说出心魔来。



       “听说你要弃考还乡?”



       方孝孺愣了一下,没想到皇帝竟然还关注着自己,心中不由的感动。



       陛下这是以国士待我,我唯有以国士报之。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是,草民学问不精,欲回乡苦读,待有所成再为陛下效力。”



       朱元璋笑道:“就为了那一场辩论?”



       方孝孺羞愧的道:“草民无能,让陛下失望了。”



       朱元璋心中那叫一个得意:“在应天府一样可以寻找心中的道,何需还乡。”



       “朝廷正好要编写《华夏简史》,你就去翰林院当个俢撰,也参与进来吧。”



       方孝孺也听说过《华夏简史》,虽然不甚了解具体要写什么,却也大致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自然也知道,参与此事有助于自己更详细的了解历史,也能帮助自己梳理历史知识。



       从而帮助完善自己的道。



       皇帝竟然连这都想到了,真是皇恩浩荡啊。



       “谢陛下恩典,臣唯有以死相报。”



       “去吧,别让咱失望。”



       “臣告退。”



       从大殿出来,方孝孺抬头望着碧蓝的天空,心中无比的畅快。



       心中的郁郁之气也消散一空,有一种想要扬天长啸的冲动。



       还好他保持着理智,在这里大呼小叫那是嫌命长了。



       想到朱元璋对自己的器重,他感动之下,转身朝谨身殿跪下叩了三个头。



       真是皇恩浩荡啊。



       我一定要帮陛下,将《华夏简史》编好,不辜负皇恩。



       心中这样想着,他起身就准备离开。



       刚走没几步,发现前方有一個熟悉的身影。



       看到这个身影,他顿时就激动起来,将一切都抛在了脑后。



       是他,那天坐在少年身边的那个人,不会有错的。



       他怎么会在宫里?



       眼见对方即将消失,他也顾不上想这些了,连忙去追。



       只是这是宫里,他也不敢跑的太快,对方时不时就会拐弯暂时脱离视线,让他很是焦急。



       不过还好,从这里出宫的路是固定的,倒也不至于追丢。



       一直到右顺门附近,他才终于追上对方。



       “前方那位郎君,且慢走。”



       -----------------



       今天朱雄英去大本堂上课,朱标那边也没事儿,陈景恪就准备去看看算学书编纂情况。



       顺便再回家看看。



       快走到右顺门门口的时候,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在呼喊。



       他不禁有些惊讶,虽然这里已经远离宫殿群,却也属于皇城内部,谁这么大胆在这里大呼小叫。



       转头看去,就见到了气喘吁吁的方孝孺。



       乍一看到他,陈景恪很是吃惊,盖因他实在太憔悴了。



       那黑眼圈,一看就是长期熬夜形成的。



       这位是咋了?



       还有,他怎么会在宫里?



       正疑惑间,方孝孺追了上来,惊喜的道:“真……真……是你。”



       看着他苍白的脸色和满头大汗,陈景恪真怕他一口气喘不上来猝死了。



       “你先歇息一下匀匀气,咱们等会儿再叙旧。”



       方孝孺点点头,站在旁边大口喘息起来。



       似乎是怕他跑了,眼睛一直盯着他。



       陈景恪这会儿也猜到一些原因,大概率是被朱雄英给说破了道心,这几天吃不好睡不好导致的。



       否则也不至于看到自己,如此的激动。



       这时负责皇宫安全的禁卫走过来,警惕的看着方孝孺,对陈景恪说道:



       “陈伴读,你们这是?”



       陈景恪客气的道:“没事,遇到了一位许久没见的朋友,他……”



       说到这里,朝方孝孺看去,示意他表明自己的身份。



       方孝孺深吸口气说道:“在下方孝孺,奉命面圣,与陈伴读乃旧识。”



       那禁军士兵也只是例行询问,见陈景恪说认识,也没有多问就离开了。



       方孝孺还有些呼吸急促,不过已经不影响说话,整理了一下衣服拱手道:



       “在下方孝孺,方才多有冒昧,还请恕罪。”



       陈景恪也拱手还礼:“在下陈景恪,忝为太孙伴读。”



       方孝孺客气的道:“原来是陈伴……”



       话说了一半,他脑海中闪过一道霹雳,一个念头猛然生出。



       然后不敢置信的道:“陈伴读?那天酒楼的那位少年莫非是……”



       陈景恪只是笑了笑,什么都没说。



       作为伴读,我可不能随便泄露太孙行踪,被人猜到与我无关。



       方孝孺自然明白他是什么意思,满脸的不可思议。



       然后竟然不顾场合和身份,大笑起来:



       “哈哈……好好好,有此太孙实乃我大明之幸,万民之福也。”



       陈景恪相当无语,赶紧后撤了几步,表示我不认识他。



       还好这会儿没什么人,否则少不了被训斥。



       远处的禁军也只是看了一眼,并没有多问。



       毕竟陈景恪这个太孙伴读,在宫里还是有几分面子的。



       发过癫之后,方孝孺激动的道:



       “这几日我一直在想,是何等样的人家,才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子弟,没想到竟然是太孙。”



       陈景恪含笑道:“太孙聪慧,远胜常人。”



       方孝孺又说道:“四梅先生果然名不虚传,有机会我定当登门拜访,当面求教。”



       这意思就是将功劳都归于叶兑了。



       陈景恪依然没有说什么,只是附和道:“叶先生不愧为当代大儒,学问深厚让人敬佩。”



       又说了几句,方孝孺期盼的道:“在下想拜访太孙,不知陈伴读可肯引见?”



       陈景恪表情忽然严肃起来:“方先生,谨言慎行。”



       方孝孺也是脸色一变,他现在已经是外臣,主动结交储君乃大忌。



       当今皇帝确实重视亲情,不但不忌惮太子,还主动让太子参与政务。



       想来太孙也一样早早就能接触政务,和外臣打交道也是常有之事。



       可为了公务打交道,和私下拜访意义完全不一样。



       皇帝可以不在乎,但作为臣子,有些规矩还是要守的。



       想到这里,他朝陈景恪郑重行礼道:“谢陈伴读提醒,在下知道了。”



       陈景恪点点头,换上笑容道:“方先生若无事,不若陪我一起走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