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89章 不结婚就想生孩子?

作品:《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这就生了?连忙上前说道:“恭喜永昌侯,喜得麟儿。”



       蓝玉见到他,直接冲过来深深下拜:



       “谢陈伴读大恩,蓝玉没齿不忘。”



       陈景恪将他扶起,说道:“也是你的宏愿感动了上天,方才降下此麟儿。”



       蓝玉郑重的道:“陈伴读放心,我一定牢记誓言,余生多行善事。”



       蓝燕敏也欣喜的说道:“我这就去庙里还愿,为佛祖塑造金身。”



       她确实有理由高兴。



       女子在夫家有没有地位,和娘家有没有人关系很大。



       现在她有了弟弟,以后就有人给她撑腰了。



       陈景恪却摇头道:“蓝姑娘且慢,神佛之事我不敢妄言。”



       “然此麟儿乃是永昌侯,向苍天发下誓言才得来的。”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就算还愿,也应该向苍天还,而不是神佛。”



       “我想苍天也不会在乎什么金身。”



       “若你们真想还愿,多行几件好事效果会更好。”



       蓝玉深以为然的道:“是极是极,我这就在城外设几座粥棚,救济穷苦百姓。”



       蓝燕敏此时对陈景恪充满了敬畏,立即改口道:



       “城南生活了很多乞丐,我这就让人去那边设粥棚。”



       一直没说话的朱雄英,出声提醒道:



       “让粥棚的人盯紧一点,莫要让不知羞的人将粥给骗走了。”



       这也是常态了,每次施粥都会有不缺吃的人过来混粥吃。



       将施粥的事情安排好之后,蓝玉就滔滔不绝的讲起了全过程。



       这次生产的是一个姓孙的姬妾,今年都快四十了。



       高龄加上头胎,是很危险的。



       蓝玉找了好几个稳婆还不放心,才派人去宫里将陈景恪请来坐镇。



       哪知道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



       从开始到孩子生下来,总共也就不到一个时辰。



       蓝玉也不禁连说,这是苍天保佑。



       然后就非要让陈景恪给孩子取个名字。



       “这孩子是你帮我求来的,名字必须伱取才行。”



       陈景恪见推辞不过,就说道:“孩子现在还小,不宜起大名,我就为其取个小名吧。”



       古代医疗条件差,婴儿夭折率很高。



       加上又比较迷信,认为孩子不取正式的名字,黑白无常就找不到他,无法勾魂。



       所以刚开始都是喊乳名,一般到一两岁才取正式名字。



       还有个说法,孬名好养活。



       名字越土越不好听,就越不容易出事儿。



       于是就有了抓钩、簸箕、粪叉、狗蛋等等名字。



       陈景恪自然不能给蓝玉的儿子,取这样的小名,想了想就说道:



       “现在是春天,而春又是四季之首,代表着希望。”



       “他的乳名不如就叫小春吧。”



       蓝玉高兴的道:“好,这个名字好,就叫小春了。”



       永昌侯蓝玉有后,这可是一件大事,立即就在勋贵圈子传开了。



       大家都准备了一份厚礼,等着上门看望。



       还没等大家行动,就传出一个消息,马皇后亲自登门看望。



       这就是地位的表现啊,所有人都将贺礼提高了一个档次。



       每天来送礼的人,能排出百丈的长队。



       而陈景恪,也果如朱元璋所说的那样,送子伴读的头衔彻底落实。



       大家看向他的目光,充满了敬畏。



       毕竟这可是掌握了秘法,能夺取一线天机的高人。



       谁知道他还有没有掌握什么别的秘法。



       既然能让人生儿子,那会不会也有秘法,让人生不出儿子?



       这么一想,就更没人敢得罪他了。



       然后陈远的那个小药铺,彻底出名了。



       之前大家并不是很相信什么秘法,虽然有人过来求药,但被拒绝之后就走了。



       现在不一样了,蓝玉今年正好满五十。



       这都能给整出个儿子来,还说你家没有秘法?



       每天求药生儿子的,把门槛都踏破了,任凭陈远怎么解释都没用。



       不过说实话,面对那些人开出的巨额钱财,陈远还是有些心动的。



       私下问陈景恪,能不能卖几份。



       陈景恪装作脸色大变,说道:“夺取一线天机岂是那么容易的,是要遭天谴的。”



       “永昌侯发下大宏愿,加上他是太孙的舅公,我才给他开了这药。”



       “若是不认识的人,表面发誓事后就不认账,老天发起怒来,咱们家承受不住的。”



       “到时候要是惩罚我生不出儿子,您……”



       话还没说完,冯氏就惊呼一声:“那怎么行,以后万万不能再给人开这种药了。”



       然后又对陈远嗔怒道:“你要是敢胡来,害的咱们家绝后,我死了也不和你埋一起。”



       陈远连忙说道:“瞎说什么呢,我就是这么一问。儿子,这种药可千万别给人家开了啊。”



       陈家三代单传,对子嗣更加看重。



       说的毫不夸张,给个公侯都不换。



       没有子嗣,万贯家财有个屁用,死了全是人家的。



       但这么多人来求药,把大门堵的死死的,天天这样也不是办法。



       陈景恪就说道:“要不就先将药铺关了,你们去新宅那里住一段时间,等风头过了再说。”



       陈远和冯氏经营了半辈子药铺,虽然只能看一些头疼脑热之类的小病,可这就是他们的事业和心血。



       自然是舍不得。



       但形势逼人,也只能先这么办了。



       两口子将药铺门一关,留下一个仆人看家,就搬到马皇后赐的宅院暂居。



       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半个月后,蓝玉另一个怀孕的姬妾胡氏,再次诞下一个儿子。



       这一下整个应天府都轰动了。



       蓝玉有多兴奋就略过不提,主要是陈景恪,已经从送子伴读,变成神仙转世了。



       其实第一次也不是没有人怀疑,生男生女本就是运气,说明不了什么。



       但连续两个儿子,总不能还说是运气了吧?



       纵使心中还是不愿意相信的人,也不敢再嘴硬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那些嘴里喊着,‘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读书人,心中也开始发怵。



       不敢再拿剃发之事做文章。



       就连朱元璋都有些疑神疑鬼:“你小子还说不会仙法,这事儿你怎么解释?”



       陈景恪只能苦笑:“您老人家就别拿我打趣了,秘药是啥您又不是不清楚。”



       “能生两个儿子,只能说永昌侯运气好。”



       朱元璋自然知道秘药是怎么回事儿,但还是为蓝玉的运气感到惊讶。



       知道真相的朱元璋都尚且如此,不知道真相的就更别提了。



       达官贵人见了陈景恪,一个比一个客气,不敢有一丝怠慢。



       民间关于他的传闻,更多了。



       竟真的有人把他的雕像,挂在身上祈求生儿子。



       甚至传闻,有人在行床事之时,把雕像放在枕头下面。



       就差给他立生祠,早晚三炷香祷告了。



       还有说他拜神仙为师,学得了仙法来辅佐圣君的。



       太孙第一次重病,是他救活的。



       天降异象太孙坠马,也是他治好的。



       这说明啥?



       太孙就是圣君,陈景恪就是天命贤臣,专门辅佐太孙的。



       朱雄英听到这个传闻,笑的见牙不见眼,得意的道:



       “景恪你听到了吗,我是圣君,你是贤臣……我是圣君降世啊。”



       陈景恪相当无语,娘的,我辛辛苦苦干活,好名声全让他得了。



       啥叫躺赢?这就是啊。



       但陈景恪却不相信,会有这么巧合的事情,于是就找到徐达询问情况。



       徐达也表示,这事儿确实很奇怪,但不是他做的。



       还劝他不要多心,或许就是巧合呢。



       但陈景恪还是有些怀疑。



       不过很快他就知道是谁做的了。



       “你说是你干的?”



       杜同礼谦卑的道:“是,这么多年一直是您帮我,我始终未能帮到您什么。”



       “这次的事情发生后,我就在担心您。”



       “虽然您与太孙关系不一般,又有传闻您要当驸马。”



       “但皇家最忌讳怪力乱神之事,谁也无法保证,陛下是否会因此对您生出忌惮之心。”



       “而且民间关于您的传闻越来越多,甚至有人求您的画像参拜。”



       “对人臣来说,这更是大忌……”



       “后来我就想到了天命太孙之事……于是就有了现在的传闻。”



       “您放心,此事是我自己去办的,没有任何人发现。”



       陈景恪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朱元璋是知道真实原因的,并没有怀疑他。



       不过不管怎么说,杜同礼确实是为了他好。



       而且圣君贤臣的传闻,确实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至少朱元璋和马皇后听了就很开心。



       所以他最终还是欣慰的道:“不错,这次你做的很好。”



       得到肯定,杜同礼非常高兴:“都是属下该做的。”



       陈景恪又说道:“以后再有什么事情,先和我说一下,我也好有个准备。”



       杜同礼知道,这是提点他,以后不要擅自拿主意,连忙道:



       “是,这次是属下自作主张了,以后绝不再犯。”



       该说不说,这次陈景恪确实觉得很满意,也彻底认可了杜同礼这个小弟。



       既然是自己认可的小弟,那就不能让他往坑里跳。



       “你在稽查司也有一年了吧?”



       杜同礼回道:“是,去年年初加入,已经一年有余。”



       陈景恪点头道:“也是时候动一动了,有没有什么想去的衙门?”



       调走?杜同礼愣了一下。



       金钞局稽查司可是肥差,他又是稽查司第二人,可谓是春风得意。



       这么好的差事,怎么突然就要放弃了。



       但他强忍着疑问,并没有多问,而是道:



       “属下没有什么想法,悉听您的安排。”



       陈景恪沉吟了片刻,说道:“好好了解一下海贸,将来自有用武之地。”



       海贸?这是要开海了吗?



       杜同礼心中一动,竟然能参与到这种大事中来,陈伴读的地位果然不一般啊。



       当即就说道:“是,属下这就去了解。”



       陈景恪叮嘱道:“不可走漏消息,否则谁都保不住你。”



       杜同礼神情一凌,说道:“是,属下保证守口如瓶。”



       陈景恪并不是心血来潮,开海是早晚的事情。



       但他不可能亲自去盯着海贸。



       就需要一个靠得住的人,去执行他的意志。



       杜同礼就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在锦衣卫待过,懂得侦查之法。



       又在金钞局工作一年多,对经济也有一定了解,还通数学。



       稍加培养就能胜任这个工作。



       而且他的职务不高也不低,现在是从六品的员外郎。



       再过上一年半载,活动活动谋个五品的官职不难。



       五品官,放在朝堂不值一提,但放在地方上已经是大佬了。



       开海之后,肯定会组建专门的衙门,比如市舶司之类的。



       刚开始级别不会太高,刚好可以将他塞进去当个主事。



       如此,既可以离开稽查司这个是非之地,又能帮他看监管海贸。



       不过眼下还不着急,先让他慢慢学习。



       这就是知道大局的好处,可以慢慢的布局。



       蓝玉接连生了两个儿子,着实刺激到了不少人。



       其中就包括朱元璋和马皇后。



       别误会,不是他俩要生。



       是两口子开始筹备陈景恪和福清公主的婚事。



       用马皇后的话说就是:“福清今年十五,该嫁人了。”



       “明年就生个大胖小子,我正好帮你们带一带。”



       陈景恪很是无语:“娘娘,这还没成婚呢,您就开始催生了啊。”



       马皇后笑道:“所以才让你们先成婚啊。不成婚就想生孩子,你想的美。”



       陈景恪也知道这是早晚的事儿,也没有矫情,笑道:



       “这事儿您老人家看着安排呗……要不我这就回家叫我娘进宫?”



       马皇后失笑道:“傻孩子,就算是民间成婚,也没有男方父母上门的道理啊。”



       “去找天德吧,让他当媒人。然后陛下下旨,选个黄道吉日这事儿就成了。”



       陈景恪憨笑道:“嘿嘿,第一次不懂……您看还有什么是需要我做的吗?”



       马皇后笑道:“你什么都不用做,回家告诉你爹娘,找天德当媒人就可以了。”



       “剩下的自有我们来安排,到时候你听安排就行。”



       陈景恪高兴的道:“好嘞,那我就先回去了。”



       “对了,您帮我和陛下说一声,免得他以为我旷班。”



       马皇后笑骂道:“臭小子,讨打。”



       陈景恪就一溜烟的跑出皇宫,将此事告诉了父母。



       陈远两口子一听别提多高兴了,立即带着礼物上门找徐达。



       徐达自然很乐意当这个媒人,第二天就入宫去见了马皇后。



       福清公主的生母郑定妃自然也是在场的。



       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寒暄几句就正式进入流程。



       民间这一步就是交换生辰八字,然后男女双方去问姻缘,八字是否合拍。



       皇家这一步就简化了,直接将男女生辰八字交给钦天监去算。



       钦天监监正邬秉让自然知道该怎么说,一番推算之后得出结论:



       天作之合。



       于是朱元璋正式下旨赐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