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与公事

作品:《 晋末长剑

       淯水蜿蜒流淌,一路向南。



       淯阳,顾名思义,位于淯水北岸。更准确地说,整体南北流向的淯水在此拐了个弯,淯阳位于河流西北。



       过此河向南不远,便是新野县境了。



       方今天下,乐氏主要有两大聚集地。



       其一乃河内乐氏,比如曾任刘汉河内太守的乐仰便是了。



       其二乃南阳乐氏,居此数百年,先前籍籍无名,门第不高,后汉年间方才发迹,但也没什么名气,直到曹魏年间才真正光耀起来。



       严格说起来,这是一个相对“年轻”的世家大族,强大起来不超过百年。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南阳这么一个夹在南北势力中间的地方,未来绝对不会好过,乐家逐渐没落是大概率事件。



       即便现在,乐家的未来还是不太确定。



       万一南北交兵,他们会遭遇什么可就不好说了。



       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就当下而言,南阳乐氏蒸蒸日上,家势甚至远超尚书令乐广时期,正迎来他们最黄金的年代。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正所谓近乡情怯,越靠近淯阳乐氏老宅,乐岚姬的情绪就越不稳定。



       坐在马车里的时候,时不时就偷偷抹眼泪。



       邵勋将她抱在怀中,轻声安慰。



       岚姬反手搂着他的腰,脸埋在怀中,偶尔回上一句。



       大部分时候都很安静,两人就这样静静相拥。



       感情,有时候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穿过一道石桥之后,岚姬突然喊停。



       邵勋牵着她的手,下到了路边。



       蔡承以目示意,邵勋看了看不远处的庄园,挥手示意马车离开。



       乐岚姬站在一片洁白的杏花林边,纤手一指,高兴地说道:“还是老样子。小时候就有这么一片林子,没想到现在还在。”



       邵勋也有些惊奇。



       南阳乐氏的庄园居然没被人围攻过?有点不可思议了。



       这就是男人与女人思考角度的不同了。



       乐岚姬高兴地走进了杏花林中,轻轻摘起一朵花儿轻嗅着。



       邵勋则在思考,乐家到底练了多少私兵,有点东西啊。



       如果现在有人和他说,淯阳全县就是乐家手里的大号庄园,他都敢信。



       所以,别看诸王秉政之时,在洛阳杀士族官员如杀鸡,就连乐广都被司马乂弄死了。但如果乐广当时溜出京城,返回淯阳,司马乂还真弄不死他。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为了维持家业,士族成员还是要一拨拨地前往洛阳,为地方上的家族建设添砖加瓦,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



       简单来说,杀士人易,除根难。



       南北朝搞了三百年,才削弱出一批勉强能令皇室接受的猴版世家,任重而道远。



       “前头可是小娘子?”杏花林边缘有十余户守园人,为乐氏耕种着大片菜田,一老者眯着眼睛,问道。



       乐岚姬怔了一怔,慢慢地似乎回忆起了此人,试探道:“张典计?”



       “正是老仆。”张典计喜不自胜,匆匆行了一礼后,对闻讯出来的人大喊道:“小娘子回家省亲了。”



       林中鸟雀扑飞而起,叽叽喳喳,旋又落在枝头,歪着脑袋,静静看着这個眼圈微红的妇人。



       守园人们被亲兵远远拦着。



       乐岚姬仔细看了一圈,除了少数几人外,大部分都不认得了。



       她回头看向邵勋,道:“妾小时候喜欢出外玩耍,最喜欢来菜园了。”



       “莫非来偷瓜吃?”邵勋笑道。



       乐岚姬白了他一眼,笑而不语。



       邵勋又看向那些在交头接耳的守园人,他似乎听到了关中口音,顿时若有所思。



       乐氏看样子也收拢了一批关西人,但数量应该不多,且是那种没有组织或走散了的人。



       成群结队过来的关西流民,往往会聚集成坞,互相抱团,不会被南阳土著接纳。



       二人继续向前。



       过了杏花林和菜田后,入目所见皆是一望无际的农田。



       田间粟苗长势良好,有农夫荷锄而至,听闻乐家小娘子回来后,纷纷跪倒在地。



       离谱的是,当他们听到“陈公”二字时,居然傻傻愣在那里,没有任何表示。



       很显然,在淯阳,“乐小娘子”大于“陈公”。



       庄客部曲,对于主家有着根深蒂固的畏惧、敬服,这是一代代强化下来的。



       乡野农人,有的甚至不知如今是什么朝代,一辈子没走出过这座庄园的十里范围外。



       他们压根不知道什么是朝廷,主家说什么,那就是什么,对他们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服从主家命令,几乎已是深入骨髓的本能了。



       相比较而言,那些跟着主家成员外出打过仗的都算有见识的人了,而他们很显然是更加核心的部曲。



       庄园外有不少零零散散的村落,居住着不少百姓。



       此时听到呼喊声,纷纷出门张望。



       有人收起竹箩里的桑叶,出门眺望。



       有人放下缝补到一半的衣服,倚门相看。



       有人将鸡鸭赶进舍中,在篱笆后够着头。



       田间的农夫、院中的妇人、放牧的孩童……好大的场面。



       邵勋信步徜徉着,目光随意扫视。



       农人养着家禽,甚至是大牲畜,不管是自己的,还是主家寄养的,都非常不错,毕竟东西是实打实的。



       院子前后栽种着许多果树,此时陆陆续续开花,煞是好看。



       田间种满了粮食、麻子,田埂上栽满了桑树。



       小河之畔,牛羊成群,怡然自得地咀嚼着鲜嫩的牧草。



       生产经营很是得力啊!



       难怪当年乐氏派人打理广成泽,一下子增产了好几成呢,光看他们对自家庄园的经营,就可窥得一斑。



       庄园很快便到了,邵勋甚至见到了隆隆运转着的水碓。



       水碓之旁,还有起炉打铁的匠人,不断制作着各种农具乃至兵器。



       庄园大门之外,乐氏部曲远远散开,将人群向外赶,让出了中间一大片空地。



       邵氏亲兵倏然而至,将人群连带着乐氏部曲一起向外赶,继续扩大空地。



       空地很快就被涌出的人群给挤满了。



       乐凯搀扶着一位年迈的妇人,被众人簇拥在正中。



       妇人满头白发,时不时拿绢帕擦拭眼睛。



       见到邵勋、乐岚姬二人前来时,先抑制住思念之情,对邵勋行了一礼,道:“陈公临门,乃乐氏之幸,还请入内。”



       “老夫人无需多礼。”邵勋回了一礼,轻声说道。



       “阿娘!”乐岚姬脸上的眼泪怎么也止不住,顾不得失仪,直接冲了过去,抱住了母亲,痛哭流涕。



       老夫人倒是场面人,轻轻劝慰着女儿,然后邀请邵勋入内。



       刘灵大步当先,带着两队甲士轰然入内。



       邵勋则与乐凯在门口闲聊了一会。



       “淯阳是个好地方啊。弘绪将田宅打理得井井有条,倒让我家相形见绌了。”邵勋笑道。



       “明公说笑了。”乐凯谦虚道:“我家其实算不得什么。泰山羊氏、琅琊王氏、河东裴氏这些簪缨世族,方才经营得法呢,我家这是小场面罢了。”



       邵勋哈哈大笑。



       他知道乐凯说的是实话。



       邵氏现在也有不少土地、庄客了,但人才匮乏,经营得有些粗放。或许,这就是暴发户与老牌世家之间的差别。



       不过也无所谓了。老钱有排场,新贵有锐气,他对家里那点产业也不是很上心,几乎没怎么关心过。



       他花费最多心思的,其实还是他一手创建的军队,这才是安身立命的根基。



       眼见着亲兵基本都已入内,护卫他而来的义从、银枪二军亦在不远处屯驻下来,邵勋便与乐凯把臂入内,状极亲近。



       院中有不少少男少女乃至孩童,隔着亲兵,远远打量着他。



       经乐凯介绍,那都是乐氏族人。



       邵勋对他们笑了笑,其他人还没什么,一些情窦初开的少女却羞红了脸。



       害羞过后,却又继续悄悄打量着他,似乎在看这个名闻天下的陈公到底有何特异之处。



       似乎——也没什么嘛!



       不知道哪个胆大的少女说了什么,立刻让一堆人吃吃而笑。笑着笑着,又捂住了脸,好像自己的小心思被人窥破了一样。



       与少女相比,少年们的目光就炽热多了。



       作为男人,他们肩膀上承担了更多东西,有些人甚至已经开始帮着打理家业,对这个天下有更深刻的认识。



       他们看到了院外那如林的长枪。



       他们看到了满院子的明光铠。



       他们看到那个如同熊一般的威武壮汉,在陈公面前点头哈腰。



       这就是权势!世间最甘美之物,让人迷醉不已。



       或许,攀上陈公,能让自己的未来一片坦途,更加光明。



       考虑到宛城刚刚发生的事情,他们的目光更炽热了。



       陈公若想稳住南阳,必然离不开乐家。



       这次带着姑姑回家探望老夫人,名为走亲戚,实则离不开军政之事。



       他这种人,从来就没有单纯的私事啊。



       南阳乐氏固然是以治学闻名,但这个天下,从来就没有哪个家族只有文人没有武人的。



       泰山羊氏那么出名的文学世家,亦有羊聃这种暴虐武夫。



       陈公前来府上拜会,是对乐氏信任的象征。



       南阳乐氏,也必将是陈公稳固南阳的柱石。



       这是一次好机会,如果能抓住的话,或许能让乐家走出南阳,扩张到襄阳乃至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