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六章 说与山鬼来听

作品:《 徐牧柳香

       屋子里,徐牧浑然不动,甚至是说,根本没有任何表情。



       加入常四郎,无非是做个叛乱的先头军,若是有一日,常四郎真的成功了,念着关系,或许会封个小侯爵。



       但这些,可变化的因素太多了。说句难听的,徐牧并不想把身家性命,交到任何一个人手上。



       常四郎如此,袁陶也是如此。



       “好,颠覆王朝,我明日便去招募十万流民,还请常少爷供给粮草!”



       “驴儿草的!”常四郎怔了怔,怏怏地骂了一句,“每次都是这样,我真不明白,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想活着,一开始就是如此。”



       “确是……你如今难得混出了个模样。”



       常四郎神色不甘,“小东家,真不愿意去?你要知道,这要是乱了起来,小陶陶出了事情,没人能保住你。我说句难听的,你不过万人的大军,在大纪崩塌之后,不见得能杀出来。”



       “从边关到内城,莫非是说,你还愿意被人吆来喝去?”



       “若有一日,我意思是若有一日,你我谋见不同,也有可能会变成敌人。”

m.quanzhifashi.com

       “常少爷,我都知晓。”徐牧依然平静,“常少爷也提过,我当时被二十余的官军追杀,尚且不愿意寄人篱下,如今更是不愿。”



       “有些迂腐。”常四郎微微皱眉,“你的这副脾气,除非是自己杀出一条路子,否则迟早要翻船。”



       “最后再给你两千车粮食吧,权当你吊打了四大户的赌约,以后莫要来常家镇了。”



       常四郎叹着气,抓了铁弓往外走,脚步刚踏过门桩,突然间又回了头。



       “小东家,年关之前,劝你早些离开内城。”



       “多谢常少爷。”



       抬起头,徐牧看着走入风雪中的人影,只觉得一股难言的离别,酝酿在胸膛里。



       “世道很乱,主公的选择并没有错。”许久,贾周才踱步过来,稍稍立在徐牧之后。



       “文龙,我约莫要失去一个老友了。”



       “我知晓。”



       点点头,徐牧回了身,隐约间只听到,常四郎驰马的声音,逐渐消失在了耳畔。



       霜月末,离着年关刚好只剩一月。



       徐牧已经能清晰地感觉到,整个内城的变化。



       订酒的掌柜们,已经是人迹罕见。马蹄湖外的小道,许久听不见马蹄奔袭的声音。



       偶尔有穷途末路的流民,冒着风雪跑到马蹄湖前,跪地磕头求收留。



       “带家眷者优先!青壮者优先!”



       “入庄若有出格的行为,立即逐出庄子!”陈盛带着黑夫,不断在逃来的难民中,来回地走。



       徐牧皱着眉头,立在风雪中,只觉得身子越发地冻。



       “陈先生,随我去一趟外边的官道。”



       ……



       长阳城外百里,一架马车缓缓而行,车轱辘碾过雪地,留下两道绵延不绝的雪印子。



       一个宛若垂暮老人的身影,静静地坐在马车上,偶尔会抬起手,捂着口鼻咳上两口。



       “顾鹰,咳咳,准备好了么。”掀开帘子,袁陶抬起了脸庞,脸庞上,有深陷的眼窝子,以及苍白到至极的瘦削脸庞。



       “主子,好、好了。”顾鹰声音带着嘶哑。



       “连着老侯爷的,我也办好了。”



       “妥了。”袁陶松下帘子,重新坐回马车里。



       “主子,路还远,若不然你先在车上躺一下。”



       “我一生行正坐直,如何能歪了身子。”



       近了年关,风雪越发肆虐,不多时,缓行的马车,便被覆了一层白雪。



       顾鹰皱着眉头停了下来。马车里,闭眼沉思的袁陶,也微微张开了眼睛。



       “主子,营兵挡道。”



       “顾鹰,碾过去。”



       得了这道命令,顾鹰不再犹豫。直直抽出了剑,一手打着缰绳,一手把剑横在身前。



       “小、小侯爷,兵部有令,小侯爷不可出官道。”



       一个都尉走前,鼓着勇气开口。



       “我只讲一遍,退开。”顾鹰停了马车,冷冷开口。



       都尉和后头的几百余官军,颤了颤身子,终归是没有退。



       马车上,袁陶重新闭上了眼睛。



       马车外,顾鹰抬起长刀,手起刀落,待刀光割过,挡路的小都尉,捧着身上的血口,仓皇地趔趄倒地。



       惊得后头的官军,匆忙让开一条路子。



       马车继续前行。



       袁陶平放着双手,沉默地垂头相看。



       这一生,他想过很多办法救国。学文入朝堂,却发现满朝皆是软弱之骨。学武征伐沙场,却发现江山崩裂,太多的缺口根本堵不过来。



       最后,他做了大纪的侯爷,先帝的养子,幼帝的小皇叔,依然是独木难支。



       “我这一生活得荒唐,三十余年,庸碌且蹉跎的岁月,文不能安一国之邦,武不能定一朝江山。”



       “只将满腹的夙愿,说与山鬼来听。寻了来生路,且让我做个农家子罢。”



       “咳咳。”



       顾鹰在马车外,听得虎目迸泪。他哆嗦着手,高扬起缰绳,将马儿一下子抽得飞快。



       ……



       官道边的小路。



       二十余骑人影,沉默地立在风雪中。



       徐牧平静地牵着风将军,一人一马,即便立于人群,却依然显得有些孤零。



       “东家,有马车来了。”陈家桥夹着马腹,从远处急急赶回。



       “驾车的人,便是那位银刀卫。”



       “陈先生,知晓了。”



       徐牧稳稳应了一句。他有些不明白,小侯爷明明都身子吃力了,为何还要主动约他来官道相谈。



       若真有事情,他不介意再入长阳一趟。



       如陈家桥所言,一辆马车缓缓碾碎了风雪,停在了官道林子边的小路。



       顾鹰约莫是哭了一场,说话的时候,还带着小破腔。



       “小东家,主子受不得冻,你入马车谈吧。”



       “好说了。”



       徐牧理了理袍装,才微微踏了脚步,走到马车边上,掀开了一方帘子。



       只一抬头,便看见了一袭苍老的人影,在马车里正襟危坐。



       “小东家,许久不见。”



       声音哑如破鼓。



       再看见故人的脸庞,徐牧蓦然心头发酸。



       大纪朝无二的监国小侯爷,在他的面前,已经是满脸死相,三十多的年岁,垂暮如风烛残年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