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37章 臣乃武将,不善言辞

作品:《 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

       韩林的声音刚落,



       大臣之中,便有一人站出来说道。



       “陛下,燕军声势浩大,我军上次交手又遭遇惨败,所以应当即刻召回岳将军,合兵一处守卫京师。”



       “燕军劳师远征,只要我军死守京城,到时燕军师老城下,就是我军反攻之时。”



       经过上次韩林抄家贪官一事,



       现在大殿内,稍微显得有些空旷。



       虽然这段时间,很多岗位都提拔了不少新人。



       但总体人数,还是比之前少不少。



       岳将军?



       岳云飞。



       听到这个名字,韩林在记忆中搜寻了一下。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军中确实有这么一号人物。



       二十岁从军,



       先后参与和指挥大小战斗数十次。



       六年前,曾在殷昌,以三万兵马大破魏国十万大军。



       近几年在和燕军的作战中,表现也十分出色。



       一个月前,



       鼓城之战齐军大败,还是岳云飞及时赶到,这才阻止了燕军的攻势。



       目前岳云飞领军五万,驻扎在平原县。



       平原县北临浊河,距离长林关只有二十里,也是距离长林关最近的城池。



       只不过入关之后,



       整个齐国境内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因此即便岳云飞驻扎在平原,燕国大军也可以直接无视,直取临淄。



       从记忆中了解的相关信息后,韩林没有直接表态,而是开口道:“还有呢?其他人有没有不同的计策?”



       兵部侍郎王保出言道:“陛下,万不可召回岳将军,如今岳将军驻扎平原,如若回京,到时燕军便可毫无顾忌的围困京师。”



       “所以臣认为,应该让岳将军驻扎城外,和京城形成犄角之势。”



       “让燕军心存顾忌,不敢全力攻城。”



       韩林点点头,若有所思。



       一个让召回,一个劝不要。



       还都说的有模有样。



       关于领兵打仗的事,韩林是一窍不通。



       但他同样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外行不要随便指挥内行。



       不懂就是不懂,交给会的人做就完了。



       所以目前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固守京师,等待张辽回来。



       至于要不要召回岳云飞.....



       忽然,



       一道声音打断了韩林的思绪。



       “陛下。”



       “微臣认为,我军不可固守京师,而是应当主动出击。”



       韩林抬起头,发现说话之人乃是太尉袁康。



       “陛下,上次交手我军大败亏输,因此诸位大臣下意识的便想如何御敌。”



       “燕军将领一定也会是这种想法,因此微臣认为,我军应当反其道而行之。”



       “燕军认为我军一定会固守京师,营中定然不会有防备,我军若是出其不意发起进攻,定能击破燕军。”



       袁康不紧不慢的说出自己的计策。



       眉宇之间,毫不掩饰自己的自信与傲然。



       下一秒,



       这个提议直接被韩林回绝。



       开玩笑。



       自己明明有更稳妥的办法,为啥要这么冒险。



       万一打输了,你背锅吗?



       被韩林秒拒,袁康脸色十分难看的回到原先的位置。



       韩林没在管他,心中开始盘算是否要召回岳云飞。



       这时,



       一名传令兵急匆匆的步入殿内。



       “陛下,大事不好了!”



       “慌慌张张,成何体统,快说发生了什么?”



       心情不佳的袁康,瞪着传令兵呵斥道。



       “陛下,燕国大军长驱直入,岳将军本想率军抵抗,但是燕国大军主力丝毫不作停留,留下五万人牵制岳将军,剩下十五万大军已经朝着临淄杀奔过来了。”



       什么?



       杀奔临淄?



       一时间,诸多官员脸色大变。



       刚才他们还在讨论,是否要召回岳云飞的五万人。



       现在好了,



       不用召回了。



       直接被别人分兵牵制了。



       正常来讲,大军出征,很少会绕开一些军事要塞。



       主要问题就是后勤补给的问题。



       因为古代的关卡,都会建在地势险要的交通要道。



       如果想绕远的话,不知道要多走多少公里。



       而且还要防备要塞中出兵骚扰。



       后勤的粮食,也没办法运到前线。



       所以古代征战,都是一个城一个城的打过去。



       可是现在齐国面临的问题,就是军事屏障在燕国手中。



       长林关后面,通往临淄的路上。



       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虽然中间有一些郡县,但根本没多少守军。



       现在人家仗着人多直接分兵杀过来,临淄城该怎么防守。



       一时间,



       不少人的心中,都开始埋怨韩林。



       如果不是这昏君当初执意要同意议和。



       现在齐国哪用得着这么被动。



       韩林的脸色,这个时候也黑了下去。



       玛德,



       这狗燕军,不讲武德。



       偷袭就算了,竟然还直奔京师。



       听到消息之后,韩林也难免有些紧张。



       之前双方的兵力是十万对二十万。



       差距虽然有,



       但用来守城绝对是绰绰有余。



       可是现在,随着燕军分兵。



       双方兵力差直接来到五万对十五万。



       三倍的兵力,



       韩林心里也有些害怕了。



       毕竟一个多月前,他还是一个普通人。



       如今敌国大军即将兵临城下,说不害怕是假的。



       “诸位爱卿,燕国大军就要杀过来了,有什么良策赶紧说啊?”



       这一次,韩林的声音有些急了。



       慌张的目光,忽然瞥见前方一名身材魁梧之人。



       记忆中,对方名字叫赵阔,官拜镇东将军。



       “赵将军,你有没有什么御敌良策,赶紧说啊。”



       看着自己被点名,赵阔尴尬道:“陛下,臣乃武将,不善言辞。”



       我特么!!!



       你一个武将,老子让你说与敌之策,你搁这扯什么不善言辞啊。



       有些慌张的韩林,直接忽视了记忆中,赵阔的真实水平。



       他之所以能当上镇东将军,不是说他有多流弊。



       而是他爹流弊。



       至于赵阔自己,纯纯纨绔子弟一个。



       你要说什么斗鸡、投壶、上青楼喝花酒,赵阔绝对一个顶俩。



       可要是让他带兵打仗,从大街上随便找个人来可能都比他强。



       不知道是被燕军寂静



       “陛下,燕军势大,若是战败恐怕齐国有倾覆之危,要不我们议和吧。”



       这时,



       一道声音出现。



       刚才殿内还在慌张的大臣,听到这个提议后,莫名的安下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