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217章 灭吴时机已到,各国反应

作品:《 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

       “这是微臣统计了半年以来,与吴国贸易的所有记录。”



       “同时,还包括吴国每日锻造军械的产量,去年的粮食赋税,以及吴国平均的田地产量和吴国的人口......”



       “这些全部加在一起,经过微臣的估算,吴国目前的国库存粮,仅仅够支撑到秋收之时。”



       “至于民间,大概也差不多。”



       “这个时间段,吴国根本支撑不起,大军征战时的粮草消耗。”



       “所以微臣认为,灭吴时机已经成熟,如果错过这次机会,就需要等到明年夏天。”



       听完管仲的分析,



       韩林若有所思。



       半晌后,



       问了一句:“可若是吴军龟缩在城中不出,又该如何?”



       管仲眼中闪过一抹阴狠:“我们只需想办法,引燃吴国的粮库,少了吴国仅剩的这些存粮,他们即便想守城,也没有粮草。”

m.quanzhifashi.com

       “而且,吴国周边的各国,越国显然不可提提供粮草,楚国目前也在和秦国鏖战,前线粮草供应吃紧,也不可能有余粮卖给吴国。”



       “宋国的大部分存粮,也都被我们高价收买。”



       “其余小国的存粮可以忽略不计。”



       “如此一来,吴国就算有金山银山,也没地方购买粮草,届时将不战自溃。”



       “况且.......”



       “哪怕我们没有成功烧掉吴国粮库,他们的存粮也只能维持一个月。”



       “我们只需将姑苏城围住,哪怕其他地区的粮食成熟,也没办法送入城中。”



       吴国的体量就那么大。



       人口就那么多。



       每年粮食的产量,还有武器锻造的数量。



       只要信息足够,完全可以估算出来。



       现在,



       管仲就是拿出了一份,吴国已经来到悬崖边缘的计算结果。



       粮食,只够维持一个月。



       虽然一个月后就到了秋收的时候。



       但是!



       只要齐国大军将姑苏城围起来,



       你吴国今年有再大的丰收,粮食也运不进姑苏城。



       这就是齐国耗费了超过三亿两白银的结果。



       这一次的贸易战,



       耗费了齐国三分之二的国库。



       之前从燕国、宋国,还有赵国进献的所有金银,几乎全花在收购吴国的兵器和周边各国的粮食上了。



       但是!



       只要灭掉吴国,



       这些钱,还不是左手到右手。



       那些流入吴国的金银,一分不少全部都得还回来。



       至于购买其他各国的粮草?



       那也不亏啥。



       毕竟粮食就是硬通货。



       粮食才是王道。



       随着管仲的讲述,韩林也在脑中,简单的模拟了一遍。



       吴国现在确实是走到了悬崖的边缘。



       现在只需要,齐军过去稍稍使点力气,这么一推......



       他们就将掉进万丈深渊。



       “好!”



       “就依丞相之言。”



       “传令张辽率军十万,兵发姑苏城,围城之后无需进攻,只需静等吴国崩溃。”



       “同时令霍去病率军十万,前往越国驰援卫青,拿下会稽!”



       “太尉岳云飞,负责镇守边疆,防止邻国异动!”



       “此战,朕要一举拿下吴越之地!”



       “将我大齐的版图,扩张到南海!”



       “同时,朕也想下江南,欣赏一下秦淮河的风光。”



       ......



       一纸诏令,



       自皇宫传达到军营。



       三天后,



       二十万大军,兵出临淄城。



       浩浩荡荡、遮天蔽日,沿着官道一路向南。



       虽然连接吴国的官道,还没有建完。



       甚至现在只有一个雏形。



       但这并不能影响大军的南下速度。



       沿着平坦的官路,



       从临淄到齐国原来的南部边境,只需不到三日。



       同时,



       还有源源不断的粮草,



       数千辆马车,装载着无数粮草。



       一辆接着一辆,连绵不绝,



       一眼望不到头,



       紧紧跟随在大军身后。



       如此规模的出兵。



       各国探子也不是傻子,



       无数密信,宛如雪花一般朝着各国都城汇聚而去。



       .......



       赵国。



       邯郸城。



       赵帝的脸色,明显不是很好看。



       尤其是听说,齐国出动二十万大军,南下的时候。



       如此规模的大军,



       显然是奔着灭吴去的。



       而且,



       最近一年多,



       齐国一直在高价收购吴国的粮草和武器。



       这种行为,显然不安好心。



       现在,齐国已经露出了獠牙。



       其实赵国倒不是很怕齐国,重点是现在的齐国,扩张的太快了。



       韩林在位不到三年,



       已经灭掉了燕国、陈国、梁国、莒国。



       宋国也被打的服服帖帖。



       现在,



       眼瞅着就要吞并吴国。



       如此扩张速度,已经让赵国感到很大的压力。



       “这件事,你们都有什么想法?”



       朝堂上,



       赵帝开口问道。



       话音落下,



       一名武将站出来道;“陛下,齐国出动二十万大军南下,再算上处在越国境内的五万人,加起来已经是二十五万人了。”



       “如此规模的南下,此时齐国国内必定国力空虚。”



       “我们完全可以趁此机会,挥师东进,打齐国一个措手不及。”



       那人话刚说完,



       廉颇就瞪了他一眼。



       显然是不满,这家伙的擅自主张。



       赵帝听后 ,似乎还挺感兴趣,于是将目光落在廉颇和李牧的身上。



       毕竟这两人,才是赵国的基石。



       李牧沉声道:“陛下,齐国此时国内固然空虚,但有着长林关的存在,即便我们发起进攻,也无法攻入齐国腹地。”



       “更何况,齐国派出岳云飞镇守边疆,显然是有所防范,我们纵然可以出兵攻齐,但也绝对讨不得什么好处。”



       赵帝眉头皱起,不满道:“你的意思是,就让我们在这看着齐国逐渐壮大吗?”



       丞相蔺相如站了出来,提议道:“陛下,既然攻齐弊大于利,我们不妨可以转换一下目标。”



       赵帝问道:“丞相的意思是,攻哪里?”



       蔺相如手指东边方向道:“中山国!”



       “陛下,中山国土地肥沃,人口稠密。”



       “若是能吞并中山国,岂不比进攻齐国损兵折将,得到的好处更多?”



       赵帝转念一头,



       没毛病啊。



       为啥非得啃硬骨头?



       柿子还得挑软的捏!



       ......



       宋国。



       开封城。



       完颜构也收到了齐军大举南下的消息。



       只不过,



       当他听到不是攻打宋国之后,立马不再关注。



       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身边的宠妃身上。



       ......



       楚国。



       时间已是深夜。



       楚国女帝楚语依体无寸缕,坐在泉水之中。



       三千青丝,湿漉漉的披散在脑后。



       泉水之中散落着无数花瓣,



       房间内,



       雾气腾腾。



       楚语依的身影,在其中若隐若现。



       这时,



       门外突然传来异响。



       楚语依目光冷冽,警觉的目光看向门外:“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