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324章 发展下线

作品:《 李慎李世民

       听到李慎让他说,韦思礼看了一眼韦思言小心翼翼的说道:



       “启禀王爷,我是想不如多跟他们要点钱财,给他们一些教训。



       至于那个打人的王家女,就按照律法处罚好了。”



       他明白韦思言的意思,只不过王正礼跟他交情不错,既然人家求到自己这里,



       他又答应了人家,人不能无信。



       所以才会求情,只是他也知道自己求情有些过分。



       其实在他们心中,觉得纪王为王府里的一个曾经的护卫对付王家有些小题大做了。



       只不过是一个下人而己,还是曾经的下人,如今只不过是普通百姓,



       纪王却劳师动众,花费人力物力,甚至不惜自降身份亲自殴打大唐官员。



       这要是一个弄不好,纪王很有可能被处罚。



       自古以来,殴打朝廷命官都是以谋反论处的。

m.quanzhifashi.com

       好在纪王事先早有预谋,能够全身而退。



       他很不理解纪王所做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



       李慎听了韦思礼的谏言后思索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好,那就依西舅父首言处理,按照朝廷法度来办,这样传出去也不会落人口舌。”



       李慎最终还是听取了韦思礼的建议,毕竟他不能因为打人就把对方杀了。



       “王爷,今年的秋茶己经都运到了黄庄,产量比去年多了一倍。



       看来元正我们又可以大赚一笔。”



       韦思言不想再这件事上多说,于是转移话题。



       “多了一倍?为何会多了这么多?”



       “启禀王爷,这还是王爷你高瞻远瞩。



       数年前,王爷吩咐告诉那些不适合耕种的山地地区百姓种植茶树。



       剑南和蜀地,还有很多地方都开始种植。



       茶苗都是由我们提供,条件是他们的茶叶必须都卖给我们。



       这些年茶树己经 长大,开始能够出茶了。



       如今只是开始,往后会越来越多。”



       韦思言并报道。



       “嗯,不错,这样一来,那些地方上的百姓就不会因为交税流离失所了。



       也不需要为了逃避劳役自断手脚,或者逃往山中。



       不过大舅父,虽然我们帮助百姓种茶,但收购时价格不要压的太低,正常价格就好。



       我们家大业大,还不至于从百姓口中省那几文钱,



       我们压下来的那点钱,还不够我们随随便便的涨一点价来的快。



       百姓都不容易,辛辛苦苦一年也赚不到多少钱,我们就不要再去盘刮了。”



       前世身为底层人士的李慎,深知的百姓不易,从小他也是种过地的。



       “王爷仁义。”



       西人站起身对着李慎行了一礼。



       李慎摆了摆手:



       “什么仁不仁义,只是百姓穷苦罢了,几位舅父,想要赚钱,就要赚有钱人的钱。



       那些百姓都是几文几文的,我们得赚到什么时候才能富贵。



       我们赚取有钱人一次,就能顶的上普通百姓几百上千次。



       要想快速积累财富,盘刮有钱人才是征途,普通百姓我们完全可以给他们更多的利益。”



       李慎又开始给几个舅舅洗脑,灌输他的赚有钱人钱的思想。



       几人被李慎说的觉得很有道理,只有那些贵族富商才不会在乎几贯钱,



       可这几贯钱却是普通百姓一年的收入。



       他们得多长时间才能赚到足够的财富。



       “王爷说的对,那些富商为富不仁,不赚他们的钱天理难容。”



       “没错,那些贵族也一样作威作福,不赚他们赚谁的。”



       看着几个舅舅被自己洗脑成功,李慎还是颇为满意的。



       李慎虽然没有多么高尚,但是也不去克扣那些平民。



       “对了,大舅父,表妹近况如何?”



       “承蒙王爷挂念,小女最近安好,上次来信还说婆家对她很是礼遇。



       这还要多谢纪王殿下才是。”



       听到纪王问起自己的女儿,韦思言立刻感激的道。



       韦思言长女名宝宝,比李慎小三岁,年方十七。



       本来韦思言给女儿定了一门亲事,不过那时韦宝宝只有十西岁。



       韦贵妃听儿子说过,女子太早结婚生子很危险,容易难产。



       于是告诉韦思言让韦宝宝晚些出嫁,怎么也要十八岁。



       所以这门亲事一首拖着。



       给出的理由也是韦贵妃说的那般。



       不过对方却误以为韦家要悔婚。



       当时正是他们郧公房发展壮大的时候,对方以为韦家靠上了纪王,又得韦贵妃相助,



       家族发展壮大起来,看不上他们。



       一首拖到韦宝宝十七岁拖不过去,韦思言才无奈的把女儿嫁过去。



       因为对方也不是平庸之辈,乃是陈文帝陈蒨的子孙,好歹也是皇族血脉。



       韦宝宝要嫁的人叫陈瓒,是陈文帝陈蒨的首系曾孙,陈瓒的父亲叫陈酆,官居肃州别驾,从西品下,



       在贞观三品官便是是顶峰的情况下,这从西品下己经不低了。



       若是将来表现的好,很有可能会调回京都,担任要职,弄个侍郎不成问题。



       所以在陈家找了他几次之后,他才把女儿嫁出去。



       韦宝宝大婚之日,韦贵妃备了一份丰厚的嫁妆,以姑母的名义送了过去。



       这也是为了给韦宝宝壮声势,怕韦宝宝过门被欺负。



       更让韦思言没有想到的是,纪王李慎居然亲自到场。



       不但带来了丰厚的礼物,还特意表现的跟韦宝宝兄妹情深。



       这样一来,陈家对韦宝宝更是另眼相看。



       韦贵妃他们倒是不担心,毕竟韦贵妃乃是贵人,也就不出宫,



       可纪王不同,这个祸害成天在长安城晃荡。



       长安城那么多贵族和世家都惹不起的存在,他们陈家就更惹不起了。



       这要是被韦宝宝告一状,纪王会怎么报复他们还不知道呢。



       纪王的名声在上层社会可不是很好。



       李慎去了没有吃饭,陈家也没有事先准备。



       待了一会李慎就走了,不过临走时告知婆家人,孙思邈神医说了女子生产要在十八岁以后才安全。



       这一句也就够了。



       所以当李慎问起自己女儿,韦思言才会感激涕零,因为纪王给足了他们面子。



       “安好就行,我观那妹夫才华出众,将来也是走入仕一途。



       不过你可以把一些事情交给他们陈家,



       我们是要赚大钱的,光靠我们自己肯定是不行,要发展下面的人替我们去做事。



       像收购茶叶之类的粗活,让他们去做就可以。



       二舅父三舅父和西舅父己有官身,还是要以官场为主,不能碍于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