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233《乡村教师》获得美国星云奖最佳中短篇小说提名

作品:《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时间已经到来五月底,方明华已经完成在西京学院两堂讲课,今天是在学院第三讲。



       西京文学院的地址在北院门大皮院内,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回民街附近。



       清朝光绪年间的西安府地图中,大皮院东口路北有两广会馆,当时里面崇祀关帝和文昌。



       解放后,两广会馆所在地改造为团结小学,现在的团结小学虽然也没有了学生,但是“莲湖团结小学”的门楼依然在此地矗立着。



       而文学院的校址就设在这里。



       今天讲的是诗歌写作技巧。



       “同学们,现代诗歌写作技巧之一:合理运用脱节和空行这两种技巧。我举个例子:美国诗人庞德的《地铁车站》一诗就很好运用这种手法。



       方明华站在讲台上,在黑板上写下一首诗:



       “人群中幽然浮现的张张面孔



       湿漉漉,黑黝黝树枝上的片片花瓣”。



       “请大家看看这句。”方明华又转过身看着教室里的学员,拿着教鞭指着黑板。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在两个孤立的意象中,诗人抽掉了联想,造成了二者事实上的脱节,而正是这种脱节,释放了欣赏者的想象力,使他们拥有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台下的学员们边听边认真做着笔记,教室里很安静。



       就在这时候,一个人匆匆跑了过来,站在教室门口冲着方明华喊了声:“明华哥,你的信,来自美国的!



       是张宝福。



       学员们的注意力迅速被他吸引,目光纷纷看着他。



       方明华心里隐隐有些不快。



       正上课呢,你突然跑来说这事干啥?



       但看到张宝福气喘吁吁的样子,人家专门从杂志社跑来送信,自己应该感谢才对。”



       “谢谢,你先放到窗台上。”方明华回了句,又看着讲台下的学员:“好了,大家继续认真听课。”



       “前面我举例说明“脱节”这种诗歌写作技巧,下面我举例说明“空行。”



       “空行,空行一般多用于微诗,用在前的,常是一些启示性的语句,譬如这首.”



       方明华转过身在黑板上”刷刷“写下一行字,转过身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继续说道:



       “一位严厉的法官



       在冰冷的诉讼之中



       他脸上绽出春天”。



       “在这里“一位严厉的法官”和“在冰冷的诉讼之中/他脸上绽出春天”之间就出现了空行,因为是微型诗,这三行是连贯的,但读者不难把它分成两节来读;用在后的,常是一些总结性的语句”



       整整一个半小时,方明华完成了今天的授课。



       “起立!”



       “老师再见!”临时选出的班长带领大家喊道。



       “同学们再见!”方明华认真回了礼。



       下课了,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班上的同学三三两两说说笑笑。



       方明华这才出教室取窗台上那封信。



       “方老师,是从美国朋友来的吗?”一个姑娘问道,刘梅梅。



       刘梅梅在班上年龄是最小的,性格活泼开朗,深受大家喜欢。



       方明华看了看信封寄信地址,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又打开信签抽出信纸。



       是一封邀请函。



       很贴心,竟然是中英文对照。



       方明华认真读完,脸上露出笑容。



       他这才对姑娘说道:“不是,是美国星云奖评委会的来信,邀请我去参加今年的颁奖典礼。



       “啊?去美国参加颁奖典礼?!”



       刘梅梅感到震惊。



       她这话也吸引了周围的学员,纷纷围上来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方明华只好解释道:“星云奖是美国科幻和奇幻作家协会所设立的奖项,每年度由该协会评选和颁发,仅限于美国原创作品或在美国译介出版的外国作品。”



       “奖项包括最佳长篇小说、最佳中篇小说、最佳中短篇小说、最佳短篇小说。我写的那篇《乡村教师》获得最佳中短篇小说奖提名,所以邀请我去美国参加颁奖典礼。”



       哇.去美国领奖!



       众人脸上都露出羡慕的神色。



       刘梅梅更是崇拜不已:“方老师你真是太厉害了!”



       “只是提名,最后未必能获奖。”方明华纠正道。



       “不管获奖不获奖都应该去呀,再说了,方老师你一定能获奖!”姑娘说道。



       “去美国?哪有那么容易?”方明华有些无奈。



       看看颁奖典礼时间,7月6日,也就是还有一个月时间。



       一个月时间,哪能办下来签证?!



       从八十年代初期掀起出国热,而且是愈演愈烈。



       只要说出国,不区分国家,美国,日本,西欧,东欧……新西兰,马来西亚,泰国,各大名校特别是名清北科等大学生倾巢而出。



       于京沪等大城市演电影的、唱歌的、演话剧的、跳舞的、打乒乓球的、拉提琴的、画画的……所有能想到的几乎倾巢而出,有人说八十年代一线青年电影演员95%出国了,大概就剩下刘晓庆唐国强。



       典型的例子就是抛下如日中天的事业,甘愿为了去美国洗盘子的影后陈冲。



       还有个特点,除了名校生出国外,社会上已经参加工作的、二十多三十多岁的人辞职出国的特别多,就如《燕京人在纽约》里的姜文扮演的王起明是燕京某乐团有名的大提琴手。



       当然,更不用说各种借高利贷给蛇头去偷渡客。



       这年头,偷渡去美国的人被戏称为“万八哥、万八嫂”,意思是他们交给蛇头的偷渡费用是一万八千美元!



       一万八千美元按照现在的黑市价将近15万人民币!



       在这个年代可是天文数字,但依旧挡不住有些宁可变卖全家资产甚至借钱交给蛇头。怀揣着各种梦想用各种方式成群结队奔赴异国他乡。



       有人称之为“洋插队”。



       据听说,在美国驻上海总领馆的门口,申请签证的青年每天都排着长队。



       而且,对于方明华这种有编制的人,更重要的一环是政审!



       在这年头,出国政审是所有政审里最严格的。



       谁知道你是不是从此一去不复还呢?



       不过造成这局面也不能怪星云奖的评委会,人家这个时候才选出获奖提名名单,以前都是欧美的,谁知道这次还有个中国人?



       看样子只能放弃。



       要不,给远在美国孙力哲写封信,如果获奖让他带领?



       这次颁奖典礼是在芝加哥,他也刚好在那里上学。



       也只能如此。



       但是方明华信还没写出,他突然接到国家作协的通知:



       让他赴美国爱荷华大学参加“国际写作计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