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540《大红灯笼高高挂》

作品:《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哎呦这是要拍《大红灯笼高高挂》呀。



       方明华心里感叹了句,但脸上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



       他看了看,又将杂志还给张亿谋,说道:



       “这部我当主编的时候点评过,是部非常优秀的作品。”



       “是的,我看了很有想法。”张亿谋接过话茬:“我今天来是请你帮两个忙。”



       “你说。”



       “能否帮我联系这个叫苏童的作者,我听白社长说你和他很熟,还有就是能否帮我改编成剧本?你写的剧本太合我意了。”



       方明华已经猜出来张亿谋找他就为这事,他很爽快的答应。



       “没问题,我马上就联系苏童,至于剧本你什么时候要?”



       “自然是越快越好。”



       方明华听了沉吟一下说道:“这样吧,我手头这部估计下周就能完本,我就动笔给你写剧本差不多一周时间也就够了。”

m.quanzhifashi.com

       如果别人说一周写一个剧本,张亿谋很怀疑剧本质量。



       但从方明华嘴里说出,那就不一样了。



       “谢谢你。”张亿谋赶忙说道。



       “都是朋友,客气啥?”方明华说了句,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本本,找到苏童的电话。



       南京,洪武北路。



       苏童点着一支烟,看着窗外的梧桐树发呆。



       南京的梧桐树特别多,满街都是。



       他现在已经辞去《钟山》杂志社编辑,成了苏省作协的专业作家,生活很自由。



       前几天他刚从燕京回来。



       也就前年年底,应邀参加了在燕京举办的第三届青创会,见到一帮文坛好友,会议结束后,他并没有急着返回南京,而是在燕京呆了几天,拜访了燕师大的老师以及自己一些好友。



       通过朋友认识了王硕、马未都他们,加入了他们那個所谓的海马创作室。



       虽然创作室里大部分还是作家,像自己的认识的王硕、莫岩、刘振云等,但并不是聊文学,而是更多的是一种聊天。



       燕京人叫“侃”,侃着侃着就能侃一部电视剧剧本出来。



       作为南方人的苏童很不习惯这种方式,加入当然是为了赚点稿费——“侃出”一个剧本,卖出去,大家都能分点钱。



       上次从燕京聚会回来,苏童决定退出。



       这个海马工作室怎么就成了一个小团体和方明华杠上了?



       他可不想这样。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上次几个人侃出来的《编辑部故事》倒还不错,自己当过编辑也了解,写着编辑们的喜怒哀乐,很有趣。



       这次看的剧本叫《爱你没商量》。



       剧本大概内容是话剧院青年演员周华,在即将与方波结婚之际突患肾炎,婚期推迟,事业也因此中断。在治病过程中,她结识了出租司机高强,并为其所吸引引发的一系列故事。



       听了这个故事梗概,苏童觉得实在是太狗血了。



       他想不通,王朔为什么会想出这么一个题材?



       当然,在座的除了他和莫岩,其余不是燕京人就是在燕京工作,而且莫岩现在燕师大上学,就他一个外地人。



       人微言轻,也不好说什么。



       但他可以退出。



       临走前,专门到燕师大找了莫岩,说了自己的想法,莫岩也觉得没啥意思也想退出,结果遭到同宿舍余桦的嘲笑。



       “我早给伱们说了,咱们和王硕那就不是一路人!他们搞的那些东西,别说很火,但我就瞧不起!”



       “他们和明华斗,我看还差了点!”



       回到南京,又恢复了平静的生活,他现在正在构思一个短篇:



       《我的棉花、我的家园》,写的是一个逃荒的少年书来,离开淹涝的家乡。家乡以种棉花为生计,大水将棉田灌成一片水域,逃荒的故事。



       就在这个时候,放在电视柜上的电话铃声响了,他回到客厅拿起话筒。



       “苏童吗,我是明华。”



       “明华老师,你好。”对于方明华,苏童一直很客气,不像余桦那么随便。



       “有这么一件事,张亿谋,就是拍《红高粱》的那个导演,看上你写的那篇《妻妾成群》,想拍成电影,所以想和你谈谈购买改编成影视版权的事,你愿意不愿意?”



       “愿意!”苏童顿时喜出望外。



       能被现在风头正旺的张亿谋看上改编成电影,当然是件大喜事!



       且别说可以拿到一笔版权费,更重要的是,通过电影可以扩大自己的作品的影响力。



       简直是一举两得!



       “既然你同意,那张亿谋就准备专程来一趟南京和你当面详谈版权的事。”



       “行,我一般都在家里,我把地址告诉你。”



       “你等下,我拿张纸记下。”



       电话打完之后,方明华就把写有地址的便签递给张亿谋。



       “他同意了,你和他去详谈吧,这是他家地址。”



       “好,谢谢,我过两天就动身去南京。”



       两人又闲聊几句张亿谋就要告辞离开,方明华突然随口问了句:“亿谋,你这部片还是西影厂投资?”



       没想到张亿谋摇摇头:“我不打算找厂里,即便找,估计刘厂长也不会同意。”



       “为什么?”方明华感到有点惊讶。



       历史上,《大红灯笼高高挂》不是西影厂投资的?



       这个他还真不清楚。



       张亿谋叹了口气,说起原委。



       原来,问题还出在他拍的上一部电影《菊豆》上。



       由于电影尺度过大,上级部门审查没通过,不给发龙标没法在国内上演。



       虽然在海外取得不菲的票房记录,可为此事,西影厂的主要领导也挨了上级部门领导的骂,这让西影厂的刘厂长很不痛快。



       这可是要影响自己仕途的啊。



       所以刘厂长听到张亿谋又要拍这种反映封建社会礼教的故事,当场放出话来:



       “你拍我不管,但休想让西影厂投一分钱!”



       言下之意,那就不是我们西影厂的作品,拍好拍坏与我无关。



       张亿谋也硬气:



       出不出钱你说了算,但拍不拍我说了算!



       方明华听了这些,哦了一声,过下才开口说道。



       “这样,等我媳妇回来,我问问她,看盛世影视愿不愿意投资?”



       “太好了,拍《平凡的世界》,我和宋总合作的很愉快。”张亿谋赶忙说道。



       当然很愉快。



       你拍电视剧超支了,我媳妇可是二话没说立刻追加投资,还说只要能拍出好片,需要多少追加多少!



       这样的老板打着灯笼也难找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