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727 《八路公交车》

作品:《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就在这个时候,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方明华放下杂志,随手接过来。



       “哪位?”



       “明华吗?我是李坨啊。”话筒那边传来带着京味的普通话。



       “你现在在美国还是回国了?”方明华问道。



       “哈哈,我已经回国,在海口《天涯》杂志社,少工就在我跟前,你先和他说两句?”



       很快,话筒里又响起带着浓重湖南口音的普通话:“明华,我是少工,你去美国转了一大圈,帮我找了这么好一个编辑,我得谢谢你。”



       “呵呵,少工,和我客气啥?你办杂志,我理所应当支持。”方明华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笑着说道:



       “我正在看最新一期《天涯》.你一出手,果然不一般。”



       “这全靠作家们的大力支持还有像李坨这样的编辑辛苦劳作喂,明华,《天涯》改版第一期我就打电话向你约稿,结果你出国了。”韩少工在电话里的语气有些遗憾:“现在回来了,写一篇?”



       “这事我听我媳妇说过,既然你开口,这不写也得写。”方明好笑道。



       “呵呵,那就好,我把电话给李坨,你们聊。”韩少工在电话里说道。

m.quanzhifashi.com

       很快,话筒里又传来李坨的声音:



       “明华,既然你要写,我作为编辑提提我我的意见。”



       “你说。”



       “在洛杉矶,咱们参加了一次文学沙龙讲诗歌的事,我觉得你讲的很好,所以建议你再写写这方面的文章,你也知道现在诗坛上“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是个热点话题,我想看看你对此的看法。”李坨在电话里说出自己的意见。



       写这个?



       有点不想搅合。



       但直接拒绝也有点拂对方的面子,于是方明华回答道:“这样吧,我先考虑考虑?”



       电话那边,李坨听出来了。



       方明华不太愿意写。



       不过这事也不能勉强,毕竟是自己约稿。



       “行,反正也不急,我看这场争论要持续一段时间,你想好告诉我。”



       “行。”



       两人又聊了几句就挂掉电话。



       方明华琢磨起刚才聊天内容。



       既然答应韩少工和李坨,该写还是要写,不过确实不想写什么理论性的东西。



       还不如写一篇关于诗歌的呢。



       故事情节很简单。



       吕西京,居住在西京市,这个和故乡有着相同名字的男人是一名年轻公交司机,和妻子陈倩以及一只金毛狗过着平淡生活。



       他每天开着八路公交车从由国棉三厂到钟楼重复着相同的路线和波澜不惊的人生。



       他的日常很简单:和这座城市的所有公交车司机一样,每天开着公交车,走着重复的街道,一边观察这个城市,从挡风玻璃观察他的乘客倾听他们交谈;



       但他也有别的公交车司机不同的爱好。



       他写诗!



       他在自己一个笔记本上写诗,看到的想到的,遇到灵感他都会写下来。



       譬如,昨晚开完最后一趟班车,一身疲惫的他掏出“窄版猴”,又拿出火柴点上一支,突然看着快要燃尽的火柴他产生灵感。



       骑着自行车回到家,就在自己笔记本上迫不及待写起来。



       《西京蓝标火柴》



       那时我们还未发现西京蓝标火柴



       它们包装精美坚固



       小小的盒子带有深蓝浅蓝



       拼音字母排列成一只扩音器的形状



       我若为烟,你便是那火柴



       或者我是火柴,你就是那根烟



       燃烧即相吻,化为青烟



       袅袅入天堂。



       他从来都没有想过将自己的诗句出版成册,他的唯一读者只有妻子陈倩。



       下班后,带着他的金毛在这座古城里遛弯,偶尔也会去德福巷——现在西京城里有名的酒吧一条街,在一家叫月桂的酒吧,一个人呆一会,喝同样的一款汉斯啤酒,然后就回到妻子身边,第二天,他们一起醒来。



       相比之下,妻子陈倩是一名工艺品爱好者,生活充满变化——她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计划。



       陈倩每天回忆着不同梦境醒来,然后开始她一天的生活项目——做茶杯蛋糕、制作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甚至画着莫名其妙的画。



       他们互相深爱,他支持她跳跃的充满活力的主意,她倾听他平凡的工作和不凡的诗作。



       终于,有一天吕西京答应陈倩将自己的作品印刷成册,他的生活是否会因此发生改变?



       等方明华写完,也就是一个短篇,一万字左右。



       其实这部名叫《八路公交车》的,方明华是根据没来到这个时代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帕特森》改编的。



       是由美国导演吉姆·贾木许自编自导的剧情片,讲述的是该片讲述了居住在帕特森市钟爱写诗的公车司机帕特森和妻子劳拉的生活故事。



       电影的拍摄风格,也与他的故事一样,缓缓流淌着诗意。



       帕特森开着公交车,走着相同的路线,车窗外的小镇静谧安详,车上寥寥无几的乘客,讲着各自的故事,以及总是会遇到的双胞胎姐妹,给帕特森的生活添加了一点点诡异的惊喜。生活日复一日,平淡如水,准时准点做着同样的事,不会因此而厌倦致死的唯一良药,就是内心升腾的诗意和奔涌的热情。



       该片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日本电影旬报奖“十佳外国电影”等荣誉。



       方明华觉得有点像毕赣执导的《路边野餐》,都是诗话的语言,摇曳的拍摄风格,不过没有后者意识流风格。



       方明华也就用了三天多时间,将这篇写完,准备给《天涯》杂志投稿。



       遗憾的是,杂志社还没有网络,不能发电子邮件,还要像原来一样将稿件打印出来然后寄过去。



       这天下午,媳妇上班孩子都上学了,方明华认真校对一遍,打印出来装到公文包里,然后下楼出门。



       去朝阳门外的邮局也就几步路不用开车。



       出了院子大门,还没走出巷道,就看到一个长得很高大男人迎面走来,戴着眼镜留着长发有一种诗人的气质。



       走近看清楚了。



       竟然是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