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二章 铜钱油花

作品:《 大宋神探志

       离开狄氏宗祠,跟着车马回到阳曲县外,与亲族分别,狄进独自入城,行走在街道上,步履轻快。



       他大袖襕衫,有股文翰之气,眉毛又锋利秀挺,英气勃勃,引得行人侧目。



       这些打量的视线里,并不全是友善。



       晋阳不仅是大唐的龙兴之地,到了五代十国的时候,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北汉开国皇帝刘崇,都在晋阳称帝,从此有了“龙城”的美誉。



       但正因如此,据传赵光义灭亡北汉后,由于担心晋阳再出“真龙天子”,放火烧毁晋阳城,并下令决汾水、晋水冲灌,彻底将其摧毁。



       晋阳城本是并州中心,城被毁了,一州治所先是转移到了榆次县,但榆次县太小,数年后又转到了阳曲县,由开国名将潘美扩充范围,筑造城墙。



       偏偏这里不仅管辖并州一地,还治理着整个河东路,扩充后的阳曲县根本没有那么大的体量,一下子又涌进了那么多人,治安顿时变得严峻起来。



       狄进此时,就专挑人流量大的街道,不走偏僻小巷。



       并非胆怯,有些麻烦冲突,能省则省。



       “俺的钱!俺的钱!”“胡说!分明是豪客给俺的赏钱!”



       正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前方突然传出的骚乱,将狄进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m.quanzhifashi.com

       那里已经围着一圈人,正中站着一位青袍官员,曲领大袖,下裾横襕,腰间束着革带,相貌平平,倒是胡须十分漂亮,显得格外精神。



       此时这青袍官员就对着争辩的两人道:“你们休要聒噪,钱到底是谁的,本官自有主张!”



       说着,他又朝着四周拱了拱手,朗声道:“本官潘承炬,忝列曲阳县尉,巡查治安,缉私捕盗,现今这两人各执一词……”



       他指着一个五大三粗,满脸横肉的汉子道:“这个人,是马行街西头的郑屠户,扬言遗失了八百文钱。”



       又指向另一位十二三岁,眼神灵动的少年郎:“怀疑是这丰乐楼的林索唤(外卖送餐的伙计)所盗,但这位索唤有言,钱是豪客赏他的。”



       “现两人各执一词,都没有证据,证明这吊钱,是自己所有!”



       围观群众终于听明白了,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哪有客人赏这么多?”“定是個小贼!”“那郑屠户也非善人,凶恶得很,难说哩!”



       “到底是谁的钱,本官自有法子辨明!”等到周遭百姓了解了情况,潘县尉轻抚胡须,自信满满地下令:“去,寻一盆水来!”



       很快亲随挤开围观人群,端来了一盆水,潘县尉当着众人的面,指了指清澈的水面:“将你们争执的铜钱各丢三十枚进去,谁撒了谎,立见分晓!”



       屠户和索唤手中都捏着半吊铜钱,不敢违抗,各自照办。



       “噗通!”“噗通!”



       一枚枚铜钱入水。



       围观者个个将脖子伸长,场面一时间安静了下来。



       相比起他们的好奇,狄进瞅了几眼,就没了兴趣,准备直接绕开。



       但这条街道并不宽敞,前面又堵了太多人,他想了想,干脆走入街边熟悉的书铺中,询问道:“新版的《西昆酬唱集》有售了吗?”



       书铺看店的是个十岁左右的童子,此时也在门前看热闹,听了声才转回铺子:“原来是狄郎君,实在见谅,小铺内还是老版。”



       狄进有些无奈。



       西昆体是这个年代的一种诗歌流派,最初得名就是因为《西昆酬唱集》,由十七位宋初馆阁文臣互相唱和,点缀升平的诗歌总集。



       这部唱集一出,在文坛越来越追捧,学子们纷纷效法,自然而然的,对科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所以甭管后人是否抨击西昆体一味追求华丽,失之空洞,这都是现阶段最佳的应试选择。



       偏偏有了先知先觉,也不好办,连弄一份最新的“教材”,都十分困难。



       “真的怀念网上一搜,什么资料都能查阅的便捷啊……”



       狄进想着自己的仕林前程,在铺内闲逛起来,冷不防那小童凑近问道:“狄郎君,你的《苏无名传》有新篇章了么?”



       狄进怔了怔,摇头道:“闲来练手之作,早就不写了。”



       童子大为失望:“为何不写啊,苏无名是真神探,外面那位官人,不正用铜钱油花的法子么?若是铜钱上沾满油渍,定是屠户的钱了!”



       狄进微窘。



       能不能别提黑历史?



       他穿越之初,想当文抄公来着。



       最能声名鹊起的,自然是诗词,但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唐朝的通榜、行卷、请托等弊端已经被革除,就算借助诗词扬名,于科举也并无益处,否则柳永不会考了三十年,暮年及第,还是靠恩科中举……



       不抄诗词,他便瞄准了小说,比如四大名著,可包括《西游记》在内,这些著作都有着一定的政治风险,最后联想到这一世的先祖狄仁杰,何不写写《狄公案》之类的探案剧作,应该也有市场。



       出于尊重,哪怕小说里面是正面形象,也不能用狄仁杰作为主角,便有了苏无名。



       苏无名是唐朝小说集《纪闻》里的人物,有可能是真实的湖州别驾,也可能是古代第一位杜撰出来的神探,与狄仁杰其实并无交集,但后世一部电视剧将之设定为狄仁杰的徒弟,狄进也做出了相似的设定。



       写作过程很顺利,狄进除了对历史感兴趣外,也很喜欢探案类小说,有着一定的功底,以唐传奇、宋话本结合的形式,写了两卷《苏无名传》,每卷两到三个案子,环环相扣。



       野心不大,与城内书商合作,赚一笔钱财,以供科举之路,就心满意足了。



       结果却让狄进明白,什么叫纸上得来终觉浅。



       城内各大书肆对于《苏无名传》这种新奇的话本,很是喜爱,但让他们刊印出售,却都没了兴趣。



       没办法,受限于当地的印刷成本和生产效率,民间刊印的书籍中,与科举相关的类型,是唯一能够盈利的,传奇话本写得再好,也只能在极小范围内传播,想要牟利太难了。



       所以文抄之路被狄进果断放弃,最后倒是这书铺小童看得津津有味,不断催更,现在还学以致用:“郎君快看,果真和苏无名的手法一模一样呢!”



       “有油!有油!”



       此时围观者们已经发现,随着铜钱入水,一缕细细的油花,慢腾腾地浮出了水面。



       潘县尉抚须微笑,胸有成竹:“现在你们还有何争执?”



       屠夫大喜:“俺明白了,俺手上有油,钱上才会有油!这是俺的钱!”



       少年索唤同样大喜:“那豪客吃得满手都是油,随意丢过来的赏钱,自然沾着油,这是俺的钱!”



       话音落下,两人又瞪向对方。



       屠夫吼道:“俺整日卖肉,手中才有了这么多油!”



       少年索唤急中生智,指着围观者:“有这点油花很稀奇么?你让他们也丢些铜钱下去,看看有没有油花!”



       “官人!官人为小民作主啊!”



       眼见两人再度争吵起来,最终齐齐向自己求助,潘县尉的表情僵住了,喃喃低语:“这法子不好使么?那黑炭在书院时,怎能一眼就断定谁是贼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