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36章 傲慢

作品:《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渡河,渡河,渡河!”



       直道渡口(今内蒙包头金津古渡),晴空万里,数百渡船泛舟河上,整装待发。



       岸上,陈质领八百兵护送红儿,胡姬和小春等家眷与苏曜所带的将士们暂别。



       与渡河的战兵们将直捣黄龙,进击匈奴王庭的目标不同。



       红儿等人将率先带着之前的战俘与丰厚的战利品走陆路,原路返回晋阳。



       既是为得胜返京筹备献俘大典做准备,也是顺路再继续进行一下妇孺安置的民族融合作业。



       只能说这次抓到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五原的单身汉们消化不完,苏曜也不想把这些都送到宫里通通献祭,于是让红儿她们走一路安置一路,也算为地区繁荣做做贡献吧。



       总之,废话不多说,告别众人,完成了扫荡黄河北岸任务的苏曜此刻终于将目光转向南岸,那里有他们此行最后的敌人。



       僭越的新单于——须卜骨都侯单于。



       “单于,汉军开始渡河了!”



       “嗯”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这位年迈的僭越者看向远方河中舟影,目色晦暗。



       没有退路了。



       须卜野承认,当只是个骨都侯的自己,坐上单于大位时,他是兴奋的。



       即便知道自己只是个部落大会妥协的产物,但是单于,尊贵的单于依然散发无尽的诱惑力。



       然而谁知道,大梦醒来的速度之快,令他措手不及,这单于宝座竟如此的烫屁股。



       短短月余的时间,扶持他上位的休屠王被打残,左贤王则直接被颠覆,黄河北岸屏障被一扫而空。



       那个流浪的王子于夫罗,竟然带着天兵回来了!



       而且要命的是,这些人完全不接受请和。



       明明他已经同意恢复朝贡,并且放弃北岸的牧场,但那位嗜血的都督,却喂不饱的狼一样,只接受什么无条件投降。



       已经不是放弃王位就能结束的战斗了。



       “父亲无需惊慌。”



       须卜丹单手捶胸,行礼道



       “汉军兵威正盛,席卷河北,自然不会轻易同意什么条件。”



       “但,正所谓骄兵必败”



       须卜丹遥指河岸



       “此人竟敢当着我军的面大摇大摆的渡河。



       现在正是半渡而击之时。



       只待杀败他们一次,挫其锐气,这些汉兵自然会知道厉害。



       到时,就不是我等去找他求和,而是他要来找咱了。”



       “嗯”



       须卜单于呻吟了一声。自己的儿子说的没什么毛病。



       这些汉军之前的渡河意图再明显不过,他们早早的就得了信,而托北方那些同胞和汉人内乱的福,他们也有充足的时间调兵遣将。



       这次南匈奴右部,除了派去监视于夫罗的栾提部的二千骑外,他们动员了八千骑大军来到这直渡道口以南,甚至还有两百名王帐铁卫和十个射雕手助战。



       可以说是精锐尽出,以逸待劳,提前在南岸渡口后五里处扎好大营。



       而那些汉兵据斥候前报,虽然也征发了六千人的队伍,但是他们的船只有限,一次最多只可运载七八百人。



       自古以来,半渡而击,就是以弱胜强的法宝。



       更别提他们此次全力以赴,不管是人数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超那些汉兵。



       须卜单于凝望河面,只见千舟竞渡,第一波汉兵已至河道中心。



       两军相隔不算太远,双方均可目视对方。



       然而汉军们依然如此我行我素,大摇大摆,竟浑然不把他对岸的这八千骑放在眼里吗?



       汉军是被派来送死?



       显然不是啊。



       看到这個场面,须卜单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那离奇的传言:



       “他们那苏都督.”



       “父亲,您不会也相信那夸张的流言吧?”



       须卜丹叹了口气,父亲当了上单于,却仿佛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勇气,总是疑神疑鬼,谨小慎微。



       这让他很失望。



       单于,那不应该是胡人中最勇敢,最有力的男人么,他应该做出表率,带领大家取得胜利。



       不然岂不是为家族蒙羞?



       既然父亲做不好,那作为儿子的自己就更应该努力表现才是:



       “那红袍天将军的传说都是汉人的诡计。



       他们惯爱如此夸张,动不动就什么所向披靡,万夫不敌。”



       “那个都督纵有天大的本事,在这天堑面前我看他也无能为力。



       他们的人只能一批批的过来送死。



       这完全不把我等放在眼里的做法,是何等的傲慢。



       这,即是他的败因!”



       话音一落,须卜丹昂首挺胸



       “孩儿愿亲做先锋,待其半渡,率众出击,为单于取来那大将的首级!”



       须卜单于凝望着须卜丹,这个年过中年的儿子脸上却洋溢着少年般的兴奋。



       是啊,不会有更好的机会了。



       眼下晴空万里,骑兵可发挥最大的优势,正宜大战。



       而汉军隔河而来,前期只能先运兵丁,没有马匹,又是添油渡河。



       须卜单于再望向四周,大河不但迟滞了汉兵的脚步,也阻隔流言的扩散,仅有小部分消息灵通的上层人士知道,而且多都当成是夸张的传言。



       故而,这里的将士们人人脸上都带着兴奋。



       他们相信,此战必胜!



       军心可用!



       那么须卜单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此时,此刻,此地。



       正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俱在他们这一边。



       若是这样都打不赢,那下来他们便也无需再打了。



       而若是赢了,给汉军造成了狠狠的打击,那么他王位便算是彻底坐稳。



       往后,他们须卜氏在这河南地,便会是真正说一不二的部族。



       须卜单于坚定的点了点头,把手上佩刀交给了儿子。



       “让那些附汉的叛逆付出代价。



       过河的,一个都不留!”



       “这样过河是不是太鲁莽了?”袁绍皱眉。



       在大河上千舟竞渡的繁忙中,袁绍与王柔端坐在一处小舟之上,静观战况。



       他很不理解,甚至极度诧异。



       那个一路百战百胜的苏都督莫非不通兵法?



       怎能就这样,当着那黑压压的敌军的面,强渡黄河呢?



       真就是一路打的太轻松,得意忘形了吗?



       而更让他不解的就是,面对如此危机,他旁边这位将军,竟然不加制止。



       反而一副静观其变的样子。



       现在第一波人已经上岸,渡船返航,南岸众兵已无路可退。



       “王将军,这是要遭啊。”



       而王柔则摇了摇头:



       “要遭的怕是对面,他们居然还在等我军集结,如此傲慢,取死有道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