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407章 大局为重,苏君侯辽东赴任

作品:《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公孙纪确实是心中有气。



       不止是因为他的发言被魏攸当众驳斥。



       更因为感到一种被背叛的感觉。



       是的,背叛。



       这魏攸,不过是出身右北平寒门的一个名士而已。



       因为被刘虞破格征辟为曹掾,才能站在这里。



       公孙纪曾以为,这个人很是懂事,颇为维护他们公孙家的利益。



       在过去,刘虞与公孙瓒闹出不快时,都是他频频化解。



       公孙纪以为这是位盟友,是乡党。



       大家应该一切以幽州大局为重。



       然而,谁知道,这家伙居然如此为那个外来户说话。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诚然,这苏君侯确实有不小的本事,也顺利救出了公孙瓒。



       但是,比起这位苏君侯的功绩,其对世家利益的侵夺则更加令人惊心。



       那公孙瓒更是不知怎地被其拉拢,帮助劝说他们放出流民,让其前往塞外屯田。



       这简直是岂有此理啊。



       虽然他是给了点补偿,但是那点象征性的东西,哪里能跟活生生的人相提并论啊?



       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精通农艺的老实人,最上等的劳动力。



       若非这天下大乱的时机,他们哪里能如此轻易的搞到这些上好劳力。



       岂能说放就放了?



       故而,最近他们几大世家都在相互串联,暗中对抗,一边阳奉阴违,象征性的派出人手,一边加紧劝说刘虞,让其为他们出头,主持公道。



       眼下这个混账的魏攸,不跟他们同声共气也就罢了,居然把屁股坐到了那個外来者那里?



       真是岂有此理!



       莫不是,收了那姓苏的好处了不成?



       “公孙从事此言差矣。”



       对于这位同僚的诘难,魏攸眉头一皱,心中叹了口气。



       他又哪里不知道这些人的心里的小九九呢?



       但是,相比于那些门户私计,他更清楚刘使君的优势与弱点。



       这位偏科严重,不善武备的使君阁下,必须要有一位精于兵事的武人同舟共济才行。



       故而,在过去,刘虞与公孙瓒有矛盾时,他才经常为公孙瓒说话。



       而现在,当他发现这位苏君侯更是远胜那位公孙长史时,他就更不会盲目攻击这位能为幽州带来安定的人物了。



       于是乎,魏攸拱手道:



       “苏君侯年纪轻轻,便屡建奇功,以勤王保驾之功受封冠军侯,其战绩那是有目共睹。”



       “在下出身微寒,身体孱弱,只恨不能提刀上马,杀胡保民,对此等英雄自是心驰神往。”



       “不过,我等朝廷命官,当以大局为重,自不可因私废公,我所言也并非是为其说话,而是为了我大汉社稷。”



       “还请使君和诸位明鉴。”



       公孙纪被魏攸一番话堵得哑口无言,脸色微变,但也不好再发作,只能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刘虞见状,轻咳一声,缓和气氛道:



       “好了,此事暂且不论。苏君侯既已立下如此大功,我等自当全力支持。”



       “不过,乌桓校尉邢举那边也在要求我等支援,咱们确实也没那么多余粮。”



       “魏攸,就交给你来安排人手和物资,送往辽东支援苏君侯吧。”



       “另外,再派得力之人前往辽东,实地探查军情,确保俘虏得到妥善安置,同时也向苏君侯表达本官的慰问。”



       魏攸领命而去,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物资和人员,而刘虞则继续与众人商议如何进一步巩固幽州边防,应对可能的外患。



       刘虞也没有什么余粮了。



       这一次的支援很可能会比较寒掺,达不到苏曜想要的效果。



       但是,数日后,魏攸却还是带着一支颇具规模的支援队伍踏上了前往辽东的路途。



       他们带着一车车粮草、兵甲、衣物以及一些医药等物资,前去支援苏曜。



       而令人意外的是,这支队伍里居然还有一支两百人的并州铁骑!



       这些人,恰恰正是那宋宪和郭淮率领的自洛阳驰援而来的部队。



       而当这些人上路的时候,苏曜也终于抵达了辽东。



       “辽东,终于到了!”



       中平六年,一月初,房县。



       这是一座对辽东非常特别的县城。



       众所周知,辽东辽西的说法,是以辽河为界。



       然而,房县却是个例外,其在辽东十七县中,是唯一的一个,位在辽河以西的县城。



       此刻,苏曜一行十余人,终于来到了这里。



       是的,仅十余人。



       在大战获胜后,苏曜通过系统地图,再三确定了平刚道周边,鲜卑人已完全退出,无力威胁他的队伍后,他便把护送任务交给了吕布和典韦让他们保护田畴,自己则带着成廉,赵云,牵招和刘关张等人快马先行,赶往辽东赴任。



       “好家伙,我真是好家伙。”



       “这一趟,从咱们从中原到辽东,感觉真是走了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啊。”



       苏曜伸了个懒腰,不由感慨道。



       “苏君侯所言极是。”



       刘备道:



       “辽西走廊自古难走,这回又适逢乌桓叛乱和鲜卑拦截,若非苏君侯神速破敌,怕是咱们还在卢龙塞内。”



       苏曜点了点头:



       “如今辽西走廊畅通,以后往来应该就通畅很多了吧。”



       “是这样不假。”



       牵招接话道:



       “不过君侯可知,其实走辽西走廊倒不是最快的路。”



       “哦?此话怎讲?”



       苏曜一愣,马上看向地图,然后他便恍然大悟:



       “你是指海路?”



       “君侯说的没错。”



       牵招点头道:



       “在过去,由于没有平刚,辽西走廊的通道其实也一直伴随着危险。”



       “而辽东官员赴任,更多的是走海路,由北海(今山东潍坊)登船至沓氏(今大连金州区附近),这段距离不但安全,而且快速。”



       “只不过如今青州黄巾肆虐,这条路也断了就是。”



       “青州黄巾?”



       苏曜立刻想起,这大大名鼎鼎,最终被曹操收复青州黄巾,此刻正是他们积极发育的时候。



       不过,这一切倒和现在的他没什么关系就是了。



       苏曜大手一挥,道:



       “总之,先进城吧。”



       “好好休息一下,然后再了解下这边状况。”



       “另外诸位可别忘了,莫要暴露了咱们的身份。”



       “君侯这是要微服私访?”刘备大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