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

作品:《 文豪1978

       《牧马人》在《燕京文艺》发表后的短时间内,便收获了众多读者的喜爱,与此同时,也引起了部分文学界人士的关注。



       年初《人民文学》登了《班主任》,年中的《文汇报》登了《伤痕》,好巧不巧,快到年末了,《燕京文学》又登了《牧马人》。



       很多文学界资深人士和文学爱好者都敏锐的察觉到,中国文坛似乎正在刮起一股旋风。



       自《伤痕》发表之后,“伤痕文学”的名字不胫而走,很好的诠释了这一文学类型的内核与主旨。



       《牧马人》的出现,与《班主任》《伤痕》在批判嗡嗡嗡上的精神上一致契合,但同时又将反思精神和人性的积极提炼出来加以升华,不仅呼应了社会大众对嗡嗡嗡的负面情绪,也在无形之中拔高了伤痕文学所探索的社会意义。



       伴随着1978年第十一期《燕京文艺》的加印热卖,越来越多的读者看到了《牧马人》这篇小说,小说的影响力也在进一步加大。



       《牧马人》发表第二周的一天晚上,吃完晚饭,林朝阳竟然发现陶玉书正在看这篇小说,心中不由得悚然一惊。



       “怎么了?”



       林朝阳不小心碰到了床脚,他抱着脚呲牙咧嘴,陶玉书关切的问道。



       “没事。”



       他揉了揉脚,凑到陶玉书身边,若无其事的问道:“这期《燕京文艺》有什么打油诗?”

m.quanzhifashi.com

       “打油诗都是老黄历了,这期《燕京文学》可放了个大卫星。”



       陶玉书看起来有些兴奋,将杂志展示给林朝阳,“你看这篇《牧马人》,完全继承了《伤痕》的风格,而且青出于蓝。”



       她兴致勃勃的说道:“我打算再写一篇评论,讲讲这篇小说。”



       “这回多写点,拿了稿费请我去老莫吃饭。”林朝阳强颜欢笑。



       “美死你得了!”陶玉书嗔道,“能不能发都不一定呢。”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陶玉书心里对自己还是有点信心的。



       又过了几日,章德宁找到了图书馆。



       “你怎么找过来了?”



       “编辑部想约你写篇创作谈,另外还想问问你最近有没有新稿子。”



       “工作太忙啊,没时间写。”



       这当然只是林朝阳的托词,前段时间《牧马人》的八十五块钱稿费到手,他暂时没有那么强的创作动力。



       而且他之前还给《沪上文艺》投了一篇稿子,只是暂时还没什么动静。



       眼下最关键的是《牧马人》火的让他猝不及防,每天在图书馆都能听见有学生在讨论这篇小说,报纸杂志上的评论文章也越来越多。



       再这么下去,他真怕自己暴露了。



       稿费好赚,也得有命花才行啊!



       阿祖想收手了!



       章德宁对他的表现感到不解,之前也没人逼着你写小说吧?以前小说没发表的时候一个劲儿的催,现在小说火了,反倒没时间写了?



       章德宁好歹当了几年编辑,知道作者推脱不想供稿,无非是那么几种原因,要么有牌子更大的杂志找来了,稿子有限优先供给人家,要么是嫌稿费低了。



       “哪家刊物找你了?”



       “没有啊!”



       “那是嫌稿费低了?”



       “唔……”



       林朝阳犹豫了一下,章德宁心想果然如此。



       “我再给你提一块钱。”



       《牧马人》的稿酬标准是千字五块,提一块钱就是千字六块,林朝阳迟疑,为这一块钱冒这么大的险,有点不值当啊!



       章德宁看懂了他的犹豫,说道:“我就这点权力,你也别为难我,实在不行我回去跟负责人商量商量。”



       “怎么能叫为难你呢,主要是确实没时间。”



       此话一出,章德宁无奈道:“是是是,明白明白。您工作忙,写稿子都是忙里偷闲。那这样,你先给我写篇创作谈,我回去给你争取个千字七块的待遇,怎么样?”



       “这个……”林朝阳动摇了,“那好,我先给你写篇创作谈。”



       “一周之内能交上来吗?”



       “这么快?”



       “赶着下期发啊,《牧马人》现在势头正旺。对了,忘了告诉你了,这期杂志已经卖了五十万份了。”



       林朝阳对《燕京文艺》的销量没有概念,“算多的?”



       章德宁无语的看了他一眼,“翻倍了。”



       嘶~



       林朝阳心里突然有点打退堂鼓,要不还是避一避风头吧,等这波舆论和影响过去了再说。



       钱什么时候不能赚啊!



       “到底能不能啊,给个准话?”章德宁催促道。



       毕竟刚跟人家说完的事,林朝阳咬了咬牙,“行,你下周二过来取稿子。”



       得到了他的确切答复,章德宁松了口气,今天总算没有白跑。



       两人又聊了两句,章德宁告辞而去。



       一转身,馆长谢道源站在林朝阳背后不远处,也不知道刚才听没听见他和章德宁的对话。



       “馆长!”林朝阳心虚的打了个招呼。



       谢道源的精力却没放在林朝阳的身上,而是盯着图书馆外立面的冰溜子。



       “朝阳啊,那一串冰溜子离着门口有点近,你去馆里叫人上楼拿工具给敲下来。”



       林朝阳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前几天燕京下了入冬第一场雪,白天屋顶的雪一化便顺着屋檐滴落,到了傍晚温度降低就逐渐形成了冰溜子。



       “好嘞,馆长!”林朝阳痛快的回馆里叫人。



       章德宁回到《燕京文艺》编辑部,先是找到了周燕如,把林朝阳的诉求提了出来。



       “这个林朝阳,小说才刚火,就要坐地起价!”



       “小说不火,他提涨价我们也不能同意啊!”



       周燕如无奈的摇了摇头,倒是这么个道理。



       编辑部不是善堂,稿酬标准的确定也与作者的名气、实力和作品质量有直接关系。



       以《牧马人》所取得的成功,给林朝阳涨些稿费倒不是问题。



       只是这年头大家耻于谈利,由作者主动提出要求涨稿酬,而且还是个年轻作者,总归是让周燕如这个老编辑在情感上有些不好接受。



       “年纪轻轻的,对钱倒是看的挺重。”



       嘴上这么说着,可周燕如还是去找了李轻泉这个负责人商讨稿酬的问题。



       最后李轻泉给出意见,创作谈就按千字七块的标准给,他要是有小说,也是千字七块。



       李轻泉这个刚到《燕京文艺》还不到一个月的负责人,让周燕如看到了不同于前几任负责人的气魄。



       《燕京文艺》的发展,恐怕要走上快车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