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十一岁的汉顺帝可比他爹强多了

作品:《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大汉·临华殿外



       骂累了的刘邦正双手叉腰喘着粗气。



       待看到天幕上刘祜的总分后。



       深吸一口气。



       抬腿伸手,将鞋子脱下来拿在手里。



       随后一个猛劲的向天上扔去!



       “如此轻佻怎可为帝!”



       “屎壳郎趴在鞭梢上,光知道腾云驾雾!不知道死在眼前!”



       堪堪赶来的吕雉刚刚扭身闪过一只从天而降的臭鞋,听到这话略一挑眉。



       看着那穿着一身灰扑扑的白袍,一脚穿鞋袜,一脚赤着踩地,一手叉腰一手指天,破口大骂的刘邦。



       噗嗤笑出声来。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



       【汉顺帝·刘保】



       【公元115年,刘保出生,生母是贵人李氏。】



       【汉安帝刘祜在位期间仅有刘保一个儿子,正因如此,无子的皇后阎姬在极度嫉妒的下,毒杀了刘保的母亲。】



       【公元125年三月初十,刘祜驾崩,阎姬秘不发丧。】



       【因为当初害死刘保的母亲,阎姬不敢让刘保继位,于是与兄长阎显决定征济北王刘寿的儿子北乡侯刘懿为帝嗣。】



       【三月二十八日,十岁的北乡侯刘懿即皇帝位。阎姬升任皇太后,临朝摄政,任命大鸿胪阎显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仪同三司什么意思呢,就是位置上虽然不是三公但待遇与三公同等,并且可以开府建牙。】



       【而所谓的开府建牙,就是在皇权之外又重新建立一个小政权。】



       【第一个有这待遇的就是邓鸷,阎显是第二个。】



       【而掌握大权后,阎显第一件事就是除掉了以前的“同党”,汉安帝的乳母王圣母女与宦官樊丰。】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再看到仪同三司这四个字后就一言不发。



       等看完解释后更是面如沉水。



       此时他脑子只有一个想法。



       把汉安帝拽过来狠狠的暴揍一顿!



       打开他的脑袋看看里面是不是装的都是腌臜物!



       仪同三司!



       这个职责为何而出刘彻十分明白。



       就是因为天灾人祸,四夷入侵,调兵遣将可以方便一点。



       属于无奈之举。



       但是!



       此例一开,后续必生祸端!



       没人比他更明白有了兵权后究竟可以干些什么事。



       而刘祜这个蠢货!



       刘彻看着天幕,气的咬牙切齿。



       居然不想着限制这个职责!反而去逍遥享乐!



       邓氏外戚不为非作恶,其他外戚难道同样不作恶吗?



       王莽之事还远吗?!



       开先例者不做限制,后世者有样学样!



       仪同三司?!



       将权柄赋予臣子!



       大汉危矣!



       ……



       【公元125年十月,北乡侯刘懿病重。】



       ……



       天幕上,铅云覆盖明月。



       洛阳·章德殿内



       一阵阵幼儿咳喘之声传出。



       殿外,有两人正窃窃私语。



       一位宦官打扮的人对着一位官员附耳说道:



       “陛下的病情怕是不妥了,承嗣国家的大人应该要及时决定。”



       “济阴王如今还在朝廷之内,如果公卿扶他为主将成为我们的心腹大害。”



       “将军应该趁早征召各诸侯之子,待时,好择选合适的来继承帝位!”



       轰隆!



       一道闪电将阴沉的宫殿照亮一瞬。



       电闪雷鸣下,



       脸色阴鸷的官员点了点头。



       画面拉远,洛阳城落入眼中,



       随后镜头冲着某一点又快速推进过去。



       一处华贵的厢房内,有两人正秉烛夜谈。



       同样是一位宦官与一位官员交谈着。



       “自古王侯皆以嫡子继承大统。”



       “济阴王本无失德之处,是先帝被谗言蒙蔽才造成废立之事。”



       “如果北乡侯的病情没有起色,我等坚决拥立济阴王!制裁江京、阎显。”



       “长谒者,还请将我等决心转告给济阴王。”



       官员看着眼前投诚的宦官,点了点头。



       ……



       【十月二十七日,北乡侯刘懿在继位两百余日后,病逝。】



       【车骑将军阎显与阎太后再次选择秘不发丧,并且外征各诸侯王之子,内闭宫中门户,驻扎军队,坚固防守。】



       ……



       天幕上,镜头一暗。



       随后一场红色的垂帘大幕缓缓拉开。



       四个金色大字由浅到深,大发光明。



       『西钟政变!』



       金字闪耀了几个呼吸之后,又逐渐暗下。



       几个身影在一处钟鼓楼阁相聚起事。



       ……



       【十一月初二,以孙程为首的十九位宦官,在西钟下聚集商议拥立刘保,随即俱都截断单衣起誓。】



       【十一月初四,京师洛阳和十六个郡国地震。当天晚上,孙程等人在崇德殿上共同会合,进入章台门。在禁门处除掉宦官江京。】



       【随后到西钟下迎接十一岁的济阴王刘保登临帝位】



       【召集尚书令、仆射以下的官员,随从辇车,驾临南宫,孙程等人留下守卫禁门,遮隔内外。】



       【皇帝登上云台,召集公卿、百官,命令虎贲、羽林士驻扎南、北宫各门。】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洛阳城·禁中



       “什么?刘保去北宫了?!怎么可能?禁门有江京和李润守着呢!”



       一身华服的阎显吹胡子瞪眼的看着眼前人,难以置信。



       对面,一身甲胄的阎景的看着阎显急迫的说道:



       “大哥!孙程那帮人从西钟门起事夺了禁门,江京被杀,李润投降!”



       “大哥!为今之计只有放手一搏!杀入北宫!”



       阎显咬咬牙,拔出佩剑。



       “干了!”



       ……



       天幕上的镜头转换到另一处



       嘉德殿内,



       坐在上首的刘保正襟危坐,闭目养神,毫无异色。



       本来还有些揣揣不安的大臣与宦官,在看到还留着刘海的年幼皇帝如此平静时,也都定下心来。



       “陛下!陛下!”



       一位宦官高兴的奔走进殿内,伏地而道:



       “陛下!逆贼阎显与阎景率兵妄想闯入北宫,被尚书郭镇带兵拦住!”



       “阎景被郭尚书斩首,阎显则退回禁中!”



       殿内群臣听闻后,喜笑颜开,大势已定!



       而坐在上首的刘保缓缓睁目,面色平静,用还很稚嫩的声音下令道:



       “打开宫门,撤回屯兵,去将印绶于太后处请来。”



       “司隶校尉。”



       “臣在。”



       “收捕阎显等人,除阎显、江京的近亲伏诛外,其余人等务从宽恕。”



       “喏。”



       看到司隶校尉缓缓退下后,刘保扫视一眼殿内群臣,缓缓开口道:



       “众卿与朕同去拜谒高祖庙与世祖庙吧。”



       看着不过十一岁就有帝王之像的刘保。



       众臣尽皆俯首。



       ……



       【公元125年十一月初五,汉顺帝驾临嘉德殿,派遣使者进入禁省,从阎太后处夺得了玺印、绶带,派遣司隶校尉秉持符节收捕阎显等人,随后将他们下狱,于狱中处死。】



       【将阎太后迁到离宫软禁,阎氏家属全部发配到边疆比景县。】



       【先后拜谒汉高帝宗庙与光武帝宗庙。】



       【以诸侯王礼安葬少帝刘懿。】



       【孙程等十九名宦官因拥立有功,均被封侯,史称“十九侯”】



       【追感邓太后的恩训,怜悯邓骘无辜,下诏恢复邓骘的宗亲朝见,任命邓骘亲属十二人为郎中。】



       【同时将汉安帝时被诬陷而死的太尉杨震平反昭雪,以礼改葬。】



       ……



       大汉·宣帝时期



       刘病已看着天幕感叹道



       “又一个少年英才啊,只可惜……”



       许平君望着刘病已,探究道:



       “可惜什么?”



       刘病已对许平君笑了笑。



       “可惜宦官坐大,不知是好是坏。”



       随后看着天幕,幽幽说道:



       “朝臣、外戚、宦官。”



       “若能保持平衡,帝王之座无忧矣。”



       “若不能……”



       “绝嗣隳庙就在眼前啊。”



       ……



       炎汉·安帝时期



       章德宫



       刘祜端着酒爵又拿又放。



       这小子这么厉害?



       要不……就不废黜他太子之位了?



       但阎姬那边怎么办呢?



       另一边,



       长秋宫。



       “这小崽子不能留!”



       ……



       大明·成化时期



       头戴翼善冠,一身常服的朱见深以手扶额,揉了揉太阳穴。



       看着刘保那堪称丝滑顺畅的一套施恩之术。



       他突然想起他爹来了。



       不是说他爹像刘保。



       而是说他爹跟刘保他爹一样。



       都留下了一堆烂摊子!



       不行!



       一想到那老头子脑袋就疼!



       ……



       【刘保跟他爹刘祜有一点很不同,那就是刘保虽然急切了点,但他有脑子。】



       ……



       刘祜:放肆!



       ……



       【公元126年正月,汉顺帝朝拜阎太后】



       【正月十九日,皇太后阎氏崩殂。】



       ……



       大汉,



       刘邦摸着下巴,点点头,又摇摇头。



       一旁的吕雉不想搭理他,刘盈却忍不住问道:



       “阿父,你为什么又点头又摇头?”



       刘邦看着刘盈,目光复杂。



       随后摇摇头道:



       “以你的智商朕很难跟你解释。”



       一旁的吕雉怒目而视!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皱着眉头。



       “这孩子未免太急迫了,操之过急不是好事。”



       一旁的卫子夫端起酒爵放到嘴边。



       好险,差点笑出声。



       ……



       【公元126年八月,中常侍张防滥用权势,收受贿赂,司隶校尉虞诩依法追究,但奏章不得上报。】



       【虞诩愤慨之极,于是捆绑自己去见廷尉然后上书,让汉顺帝莫循汉安帝,导致宦官樊丰害死大臣杨震的旧事再次上演。】



       【另一边的张防则在刘保面前流泪哭诉,然后虞诩被判定罪刑,贬为左校。】



       【宦官孙程、张贤、孟叔、马国等十九侯得知虞诩因忠获罪,便怀表上殿为虞诩伸冤,并大声斥责张防。】



       【虞诩的儿子虞凯与太学生一百多人,也都举着旗帜到另一位中常侍高梵跟前,向他叩头流血申诉虞诩的冤情。】



       【高梵向刘保说明此事,汉顺帝便将张防流放边疆,将其党羽贾朗等人处死或罢黜,当天释放了虞诩。】



       【然后又以“怀表上殿争功”为罪名,将孙程等十九侯全部逐出京师洛阳,遣至封地】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摇了摇头



       “终究还是年轻,太操之过急。”



       刘启则看向刘恒询问道:



       “那阿父,这事应该怎么办?不能坐看宦官势力变大啊!十九侯啊!”



       刘恒瞥了一眼刘启。



       “你嚷什么,朕问你,皇帝最重要的是什么?”



       刘启挠了挠头。



       “拳头大?”



       刘恒深吸一口气。



       “你可真是个‘天纵之才’啊!”



       “朕说!你听!”



       “帝王垂拱天下高高在上,一言一行皆有旁人去做。”



       “帝王不需要亲自去做什么事。”



       “亲自做了,你就不是帝王,而是‘臣子’了。”



       “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



       ……



       大汉·景帝时期



       “彻儿,你要记住,当皇帝最重要的就是礼法名器。”



       刘启看着小刘彻教导着。



       小刘彻挠了挠头。



       “阿父,当皇帝的不应该是拳头大吗?”



       刘启翻了个白眼。



       “你个榆木脑袋!”



       “没有礼法名器!拳头再大也只是一方诸侯!项羽拳头不大吗!不还是死了!”



       “礼法名器在手,你才能号令天下!”



       “知道始皇帝与高皇帝的区别在哪吗?”



       小刘彻摇了摇头。



       “始皇帝是灭六国而称帝,高皇帝是诸侯奉为皇帝。”



       “始皇帝灭六国,很威风,但并无大义在身。天下人对他这个皇帝并不承认。”



       “项羽倒行逆施使得诸侯全部以高皇帝马首是瞻,高皇帝经七王联合推让这才当了皇帝,有了天下承认的大义。”



       看着小刘彻似懂非懂的模样,刘启叹口气,别扭的说道:



       “你要实在记不住……”



       “就想想你阿父为什么要杀了晁错。”



       ……



       【公元127年,因乳母宋娥拥戴汉顺帝即位,于是封宋娥为山阳君,食邑五千户。】



       【同年,班勇征服了西域的焉耆国,于是龟兹、疏勒、于胘、莎车等十七国皆来服从。】



       【公元128年,司徒朱伥就孙程等宦官十九侯被放逐一事上表进谏:



       “陛下即位,孙程等人皆有功劳,如今陛下忘却孙程等人功劳,只因一点过失就革职放逐,如果孙程等人在放逐途中死去,陛下将会蒙受诛杀功臣的讥讽。”



       汉顺帝听后,采纳了他的建议,将十九侯召回京师洛阳】



       ……



       大明·嘉靖时期



       朱厚熜躺在摇椅上嗤笑一声。



       “本来垂拱而治,非要亲自下场。”



       “这回好了。”



       “摊上个朝令夕改,赏罚不明的说辞。”



       “怀表争功?安个罪名都不会吗?”



       “还是年轻。”



       ……



       【公元130年春正月,疏勒国王遣侍子入东汉,大宛、莎车国王皆奉使贡献。】



       【公元131年,下令在伊吾开设屯田,“如永元时事”,并置伊吾司马一人。】



       【公元132年春正月,汉顺帝册立梁妠为皇后。】



       感谢“arthurhoh”“北伐苍穹”“清风不解雾心”“苍髯青峰客”“晓莲月”读者大大们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