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七十四章:十三岁,发起党锢。

作品:《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大明·崇祯时期



       自从看到从梁冀家里变卖三十余亿钱后。



       崇祯的眼睛就开始冒光!



       等看到天幕里让“效仿汉武帝时”更是坐立难安。



       “学汉武…学汉武…”



       崇祯止住脚步,看着天幕。



       “学汉武!”



       ……



       大唐·宣宗时期



       李忱摇了摇头,



       “学汉武帝,哪有那么容易啊。”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没兵权,地方士族就敢联合抗旨。”



       “不动,还能徐徐图之。”



       “动了,命在旦夕。”



       ……



       【公元167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桓帝驾崩,桓帝的第三位皇后,窦妙临朝问政。】



       【汉桓帝有一堆女人,但只有女儿没有儿子。】



       【窦皇后之父窦武召见出身河间国宗室的侍御史,问河间国宗室中的谁比较贤明,侍御史推荐了解渎亭侯刘宏。】



       【窦武都妙商议后,派人前往河间国迎接刘宏登基。】



       【公元168年正月二十日,刘宏随迎驾队伍抵达雒阳城外夏门万寿亭,由窦武率文武百官迎接。】



       【次日,十二岁的刘宏继位,改年号建宁,以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及司徒胡广三人共参录尚书事。】



       ……



       炎汉·桓帝时期



       刘志握着手里那一青一红的两枚丹药,看着那附赠的说明书。



       云华赤火丹:



       于朔日,女子服青丸,男子服红丸。



       随后斋戒至望日,两人同房。



       必生儿子!



       刘志一脸铁青。



       朕能生儿子!



       只是那几个儿子都被梁氏毒妇害死了!



       朕能生儿子!!!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洛阳·长乐宫



       几位宦官看着一份上书,面色难看。



       “宫里的宦官有放恣为非的,自是该治罪惩办,但我们犯了什么罪?他们竟要将我们全都满门抄斩!”



       “不要说了!先下手为强!”



       ……



       【公元168年八月,有“一世之宗”美名的文人领袖陈蕃,与外戚窦武商议铲除宦官。】



       【同年九月,事情泄露,宦官王甫、曹节等,众宦官歃血为盟,当晚发动政变。史称“九月辛亥政变”。】



       【至次日清晨,宦官取得政变胜利,窦武、陈蕃等人均被灭族,未被处死的族人则流放到交州。窦太后则被迁徙到南宫云台居住。】



       ……



       大汉,



       “啧啧,一群宦官就能发动政变!”



       “这皇帝的权力被架空,太后也被架空了?”



       刘邦环抱双手于胸前,看着天幕一脸不屑。



       一旁的吕雉平静道:



       “不一定是被架空。”



       刘邦一挑眉,屁股往吕雉那挪了挪。



       “何解?”



       吕雉斜睨了一眼刘邦,也往外挪了挪,随后无视刘邦那黑脸,淡淡道:



       “八月合谋,九月还没成事。”



       “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两人去奏请太后决断,但太后优柔寡断,而两人也都不是刚节果断之人。事情就这么一拖再拖。”



       “既然外臣的合谋能被宦官知道,这说明外臣行事也不密。”



       “决无断,事不密,还想成大事吗?”



       “宦官身在内朝,行事本就方便。”



       “皇帝又年幼,大可借外臣谋反的名头恐吓皇帝,然后一切事情自有他们办理。”



       “所以,与其说权力被架空,不如说是这些蠢人斗不过宦官。”



       ……



       天幕上,



       年轻的皇帝坐在高位之上,目光好奇的打量的殿下众臣。



       皇帝的身边也不再是陪同在侧的太后。



       而是一群宦官于两侧拱卫着。



       画面一转,



       一位宦官跪在皇帝面前,双手举着一本奏章。



       皇帝兴致勃勃的拿起奏章打开观看。



       “诸钩党者?曹长秋这钩党是什么意思?”



       刘宏疑惑的问向身边宦官。



       宦官微微躬身,恭敬的回答道:



       “回陛下,钩党就是党人。”



       刘宏转回头看着奏章,点点头。



       “哦…党人……”



       “那党人犯了什么错?非杀不可?”



       宦官目露诧异,但表情不变道:



       “互相吹捧,图谋不轨。”



       “不轨?不轨是干什么?”



       “……就是要夺陛下的江山!”



       刘宏一听顿时惊异不已。



       “什么!?居然是如此恶人!”



       随后拿起笔,毫不犹豫的在展开的奏折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可”!



       ……



       【公元169年十月,大长秋曹节指使有司弹劾“诸钩党者,故司空虞放及李膺、杜密、朱寓、荀翌、翟超、刘儒、范滂等,请下州郡考治。”】



       【十三岁的刘宏听信片面之词,同意了这道抓人的诏令。】



       【于是第二次“党锢之祸”掀起。】



       【而这一次牵连之广,枉死之多远不是第一次能相比的。】



       【因宦官的专横跋扈让百姓深受其害,所以百姓对被宦官陷害的党人都深感同情,于是纷纷藏匿逃窜的党人然后将他们转送出城。】



       ……



       天幕上,



       宽阔的县城内人烟稀少,



       家家户户房门紧闭,偶有几人匆匆走过。



       黄褐色的土地上,总有几处黑色的斑渍。



       镜头顺着斑迹来到一处宽阔的场地门口,



       门口上横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市”



       而“市”内,



       没有热闹的摊贩吆喝声。



       没有人来人往的喧哗声。



       有的只是一片一片无首的尸身。



       ……



       【百姓们都甘愿冒着倾家荡产遭诛杀的危险来帮助党人。】



       【被发现藏匿党人的百姓之家尽被斩首,其亲戚宗族也尽遭诛杀,又因互相牵扯,关入监牢的成千成万,许多郡县因此变得路断人稀,一片惨象。】



       ……



       大汉·文帝时期



       “腾!”



       刘恒猛的站起身,带翻了案几,摔碎了茶盏。



       但殿内三人都没注意到地面上的一片狼藉,只是难以置信的看着天幕上那一片惨景。



       刘恒气得浑身发抖。



       “好一个宦官!好一个宦官!”



       听到皇帝怒气勃生的话语,殿中的内侍们都感到脖子一凉。



       一旁的窦漪房看着天幕,惊愕的喃喃自语。



       “这岂不是要……官逼民反?”



       ……



       炎汉·顺帝时期



       刘保颤抖的手指指着天幕,



       “都十三了!还能蠢成这样!”



       “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吗?!”



       “宦官的权势竟大到如此地步?”



       “不行!朕不能开这个头!”



       ……



       {孔融就是这个时候出名的。}



       {孔融不是让梨财让他出名的吗?}



       {让啥梨啊让梨,哪部正史都没说让梨这事,真让他出名的就是被通缉的党人来投奔他哥,他哥不在家,然后他就藏匿党人。}



       {后来被发现踪迹,孔融他哥就让党人赶紧跑,而孔家兄弟就被抓进了大牢。到了该谁抵罪的时候,孔融就主动要求替他哥抵罪。}



       {这才是让他名声大噪的事。}



       {那孔融让梨?}



       {就像华盛顿的樱桃树一样,都是编的。只不过孔融让梨编的早罢了,早到三字经之前。}



       桓帝有点冤枉,灵帝那是半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