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92章 五年之策

作品:《 从假皇帝开始纳妃长生

       离开兰陵宫之后,郑毅好好的放纵了一番。



       地宫闭关三个月,虽然有几位嫔妃陪着,但是崔贵妃几人都身怀有孕,不能同房。



       婕儿妤儿呢,又处于修炼的关键时刻,他也并未过多打扰。



       直到出关之后,他才能享受享受。



       而在这几日,脑海中也一直回想着兰妃的说的这些话语。



       没有灵根,真的无法修仙吗?



       她们想要陪伴自己是一方面,但是更大的原因,也是想要长生吧。



       还有皇后卢琳儿、徐青鸾、杨嬛、碧荷、李长乐、菀妃、妙嫔等人,或多或少也在暗中打探过这些事。



       可惜啊……



       没有灵根,势必无法修真。



       想到这里,郑毅脑海中出现了轮回九婴果的模样。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一旦轮回九婴果成熟,不知能否为她们觉醒灵根?”



       “可惜,轮回九婴果至少需要九千年才能成熟,除非我能将其血祭,再以精血将其催熟!”



       “九千年时光,也就是九千滴精血……”



       郑毅嘴角抽了抽,此事,还是等他下次闭关,将轮回九婴果种子血祭了再说。



       又休息几日之后,郑毅才接见了刘承恩、内阁等人。



       “吾等参见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承恩、卢向清、王安世、郑玄岳等人分列两侧,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起来吧~”



       郑毅虚扶一手,示意几位大人坐于两侧。



       “多谢陛下。”



       “几位爱卿,朕这几日闭关寻求修真大道,怠慢了国事。”



       郑毅道:“不过幸亏有几位大人相助,朕才能安枕无忧啊。”



       “对了,近段时间朕闭关时,可有大事发生?”



       “趁着朕出关还有数日时间,都一并解决了吧。”



       几人互视一眼,还是由卢向清列身道:“敢问陛下,您真的是否在修仙?”



       “那还有假?”



       看着不太相信的几人,郑毅也并未解释,开口道:“朕修真有成,自会反哺我大虞朝廷。”



       “如今朝廷稳定,还需要诸位爱卿鼎力相助啊!”



       “臣等遵旨。”



       王安世列身道:“陛下,臣有本启奏。”



       “爱卿说吧。”



       “陛下,如今我大虞军队已经镇压了雍州、并州、蜀州、云州、越州等地反叛,海州元合山也被徐大将军攻破,收复指日可待。”



       “如今这几大州百姓疲惫,饿殍遍野,有不少溃兵聚众为贼,落草为寇,百姓生存极为艰难。”



       “再加上叛军过后,朝廷衙门被毁,官员极少,臣请由朝廷增派诸多官员入各大州郡为官,为治理天下。”



       “可挑选好合适官员了吗?”



       “臣与内阁诸位同僚,以及司礼监已经商议完毕,请陛下查看。”



       说罢便从衣袖中拿出一张奏折,递了出来。



       刘承恩快步走来,将其递给了郑毅。



       靠在龙椅上,郑毅随手打开查看了起来。



       而在台下,卢向清、郑玄岳、刘承恩几人互视一眼便挪开了眼神。



       只有王安石、袁其昌、蔡大世等人,默默等待着什么。



       奏折上内容很少,只是一份名单。



       是关于收复这六州的官员安排。



       包括了总督、巡抚、知府、知县等人。



       大部分都是从朝廷派遣官员,一小部分则是由侥幸活下来的当地官员补任,还有一部分则是由其他州郡官员调任。



       这上面的名单有的郑毅认识,比如说前几年恩科时成为进士的几人。



       也有不少人,他并不认识,连名字都没有听过。



       不过总督、巡抚这几位二品、三品大员,郑毅则全都认识。



       比如说赵诚之,帝党成员。



       卢向鹤,卢家之人。



       赵敬忠,礼部的一位侍郎等等。



       很快郑毅便反应了过来,也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收复的五地中的总督、巡抚位置,由帝党、卢家、司礼监、清流四家分别占据了一份。



       其中清流的数量最少,帝党、司礼监的人数最多。



       某些方面来说,司礼监的人,也能算作是帝党成员。



       他合上奏折,看了一眼刘承恩、王安世、卢向清、郑玄岳几人,淡声道:“御史韩阳、陈瑜、司马康清正廉洁,可为一地知府。”



       在场几人神情一震,全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御史韩阳、陈瑜、司马康三人,可是数月前被刘承恩杖责过的三人啊。



       当日,三人为了劝谏陛下要勤于政事,想要闯入皇宫,却被司礼监的人拿下。



       在大朝之上,当众就将其三人杖责五十。



       三位御史当时差点被打死!



       若不是王安世出言相助,三人不死也残。



       如今几个月过去了,三人伤势也好了许多,但经常在朝中大骂刘承恩,惹的刘承恩异常愤怒,但却又无可奈何。



       没想到现在,陛下居然亲口御赐了知府之位!



       当然了,地方知府之位肯定比不上御史,毕竟御史可是京官。



       但是,这知府之位乃是陛下金口玉言说出来的。



       三人下放地方为州府,三年后必会返回朝廷成为当朝大员。



       也就是说……



       当日大朝之上发生的事情,郑毅都知道了!



       ‘噗通’一声,刘承恩双腿一软,直接跪倒在了地上。



       “陛、陛下……”



       “刘承恩?为何要跪?”



       “陛、陛下,臣、臣当日因为一些小事杖责了韩阳等三位大人,还望……”



       “哦~那件小事啊,你是为了朕,而韩阳等三人则是为了大虞朝廷。”



       郑毅随口道:“此事朕不会放在心上,起来吧。”



       “多、多谢陛下!”



       郑毅将手中奏折扔到桌子上,开口道:“除了这三人外,奏折上的人名朕全都通过。”



       “你们怎么安插官员朕不想管,但是朕要的是治国之才,好好为朕治理地方!”



       “若是被朕发现作奸犯科、贪污枉法之事,别怪朕到时候翻脸无情,行那株连之事!”



       “臣等遵旨……!”



       几人连忙跪倒在地,大声喊道。



       “好了,还有其他事吗?”



       郑毅揉了揉太阳穴道:“若是没有的话……”



       “回陛下,有!”



       卢向清突然再次列身道:“陛下,正永五年时期,您曾与臣等商议出了‘第一次五年计划’,如今五年时间已过,臣等一直按照当日陛下所立‘五年计划’推行政事。”



       “如今第一次五年计划时间已到,不知陛下是否准备推行第二次五年计划?”



       “五年计划……这么快?”



       郑毅有些恍然,五年时间这么快就过去了?



       是啊,第一次五年计划,乃是正永五年四月份颁布的。



       如今已经是正永十年,整整五年时间已经过去了。



       而这五年中,发生了多少事?



       别的不说,单纯的内阁成员,可都换了一大部分人了。



       当年的内阁辅臣当中,有徐牧军、卢向清、崔景浩、王泽、王贺、李元浩、郑宗兵七人。



       而现在呢,徐牧军依旧在,可惜失去了左臂,正在外统军作战。



       卢向清、郑宗兵二人依旧在,但年龄已高。



       崔景浩、李元浩二人致仕,隐居于地方。



       王泽、王贺更是因王家举族反叛,被捉拿下狱,早已因各种原因自杀身亡。



       如今的内阁辅臣,乃是卢向清、郑宗兵、王安世、郑玄岳、李长峰等五人。



       袁其昌、蔡大世,只算是内阁行走,并不能决议大事。



       世事易变,不外乎如此。



       “卢卿,就由你来总结一下第一次五年计划的成果吧。”



       “诺!”



       卢向清从怀中掏出一份厚厚的奏折,恭敬道:



       “陛下,我大虞第一次五年计划中共有九项大型计划。”



       “第一项,镇压北地乱民。”



       “此计划早已完成,北地六州先后在四年内被镇压,我大虞更是夺得了黑山关和莽荒二州。”



       “可惜去年因武国新皇武思明登基,为第一任女帝,举全国之力征伐。”



       “传闻武思明麾下有仙人相助,我大虞骑兵无法在平原战胜,只能退守黑山关直到现在。”



       “不过整体计划,已经算是圆满完成!”



       卢向清翻了一页,继续道:



       “第二项,则是工部大力发展军功产业,招揽五万流民。”



       “此计划根据工部交上来的统计,也已经全部超额完成。”



       “火器乃是机密,工部直属陛下,臣这里没有具体数据。”



       “不过招揽流民则是达到了八万余人,远超当年计划。”



       “第三项:击退武国入侵军队。”



       “此事不必说,我大虞天军早已击退武国,还占据了武国第一雄关黑山关!”



       “第四项:以京城为中心,礼部于每村县建造国立学堂,力求教导适龄孩童入学。”



       “此政策……”



       卢向清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此策由礼部主持,但这五年来我大虞一直对外征战,尤其是自正永七年之后大战不断,国库空虚。”



       “此策……并未全部完成。”



       郑毅道:“具体建立了多少所?”



       “回陛下,只建立了十二座。”



       “十二座?”



       郑毅眉头微皱,他知道书籍、知识一类都掌握在大家族、大官员手中。



       底层民众想要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千难万难。



       但没想到的是,地下官员对此策居然如此阴奉阳违。



       五年了,才建立了十二座学堂!



       他压抑着心中怒气,问道:“可为多少适龄孩童提供上学机会?”



       “回陛下,不足八百人。”



       卢向清道:“除了国库紧张,要支援前线作战我啊,最主要的还是普通百姓并不愿意让孩子入学堂读书。”



       “他们宁愿让孩子在地里干活,或者是入京城成为各大工厂工人……”



       郑毅摇了摇头,普通百姓连活命都很难,怎么可能会去让家中劳力去读书?



       而且……开启民智。



       真的要开嘛?



       民智一旦开启,就无法做到完全统治。



       如前世那三十三两白银一般。



       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跪求月票!!!



       跪求月票!!!



       跪求月票!!!



       跪求月票!!!



       跪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