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214章 敬忠永信

作品:《 从假皇帝开始纳妃长生

       徐州,华云县,大军营寨。



       徐瑞安写完奏折之后,轻轻地吹了一口,让墨汁尽快干涸。



       整个军帐内,只有他和位于主座之上的徐牧军二人。



       此刻的徐牧军盘膝而坐,正在闭目养神,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帐外狂风大作,帐篷不断抖动,甚至连帐篷内的烛光也在晃动。



       黑影摇曳,几如鬼魅。



       “瑞安,写完了?”



       徐牧军声音响起,在空旷的帐篷内显得极为清晰。



       徐瑞安恭敬道:“大将军,已经写完了。”



       “我徐氏一族共一百三十二人的请功名单,还有阵亡抚恤名单都已经记录完毕。”



       “写完后,便择日发回京城吧。”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大将军……”



       徐瑞安迟疑一会儿道:“另一封奏折……也要发回去吗?”



       “哦?”



       徐牧军双眼缓缓睁开,淡漠道:“你有其他意见?”



       “大将军……”



       徐瑞安深吸一口气道:“我徐氏族人跟随大将军南征北战,确实立过不少功劳,但朝廷已经有过封赏。”



       “而且此次和叛军最终大战已经焦灼了近两年时间,这两年时间来,我徐氏一族人寸功未立,大将军您何苦这么多次向朝廷请功啊……”



       “更何况,这么多年来我徐氏族人但凡在军中为官者,名下至少都已有百亩良田、金银无算,军官数量亦是全军最多。”



       “大将军您此番所做,已经引起了朝廷不满。”



       “而且族中一些纨绔子弟也靠着大将军您的名声在家乡、甚至是京城胡作非为……已经有不少百姓怨声载道,暗中大骂您,您这是何苦呢?”



       望着眼前这位族中最优秀之人,徐牧军暗叹一口气道:“瑞安,你不懂。”



       “大将军……”



       “本将所做,不过是想让朝廷放心,让陛下放心罢了。”



       “可、可是大将军,您的名声……”



       “我的名声又如何?”



       徐牧军摇头道:“只要是为了大虞,本将的个人荣辱又算的了什么?”



       “那和叛军的最终决战……”



       “时机还未到。”



       徐牧军道:“如今我朝廷大军已经逐渐清扫了徐州北部的叛军,将叛军地盘挤压到了东南方向。”



       “北部有本将所率大军拦截,西部有孟光将军、苗修将军所率大军阻挡,南部则是关山的云州军精锐以及崔夏武所率新军,叛军地盘连接于一处。”



       徐牧军背后,偌大的大虞地图正在灯光的照耀下不断明暗交替。



       在其上,密密麻麻插着大量代表朝廷和叛军的不同旗帜。



       以徐州为分界线,北部插满了朝廷的旗帜,如同长城一般将大虞南北隔开。



       而在西部,则是大量高山河流。



       诸多高山河流关卡处,亦是朝廷大军守卫,拦住了叛军想要西进的意图。



       西南方向的蜀州、南方的云州、越州等地,亦是朝廷地盘。



       也就是说,现如今整个叛军被朝廷大军围在了徐州、扬州、江州和半个青州境内。



       “大将军,那朝廷那边……”



       “本将已经推辞两年有余,想必朝廷也等不及了,是时候给她们报一些战功了。”



       徐牧军沉声道:“本将现在功劳实在是太高了,朝中眼红人太多,已经有不少官员暗中搜集本将的罪证以及弹劾老夫。”



       “就连族中族人亦被不少有心人拉拢……。”



       “该死的!”



       徐瑞安咬牙道:“我等军人在前方作战,朝中这群尸位素餐之辈非但不想着齐心协力共同镇压反贼,反而到处在扯后腿!”



       “朝中衮衮诸公,难道全都是瞎子吗!”



       徐牧军瞥了他一眼道:“所以,本将才要主动将‘罪证’送到他们手中啊,只有这样,朝廷才会放心,陛下也会放心。”



       “希望陛下,能明白本将的一片苦心。”



       “将军!”



       突然帐篷外传来一阵呼喊。



       “进来!”



       一个传令兵大口喘着粗气,半跪在地道:“回将军!府中要信!”



       “府中要信?”



       徐牧军皱眉道:“府中有钟春管理,亦有老兵守卫,还有陛下,能出什么事?”



       “难道是忠儿出事了?快把信拿过来!”



       “诺!”



       拿到书信之后,徐牧军很快打开一看,眼神微微一变。



       内容很简单,他一目十行便已经看完。



       来信正是钟春,而且内容也很简单。



       三日前,陛下亲临徐府,为徐牧军之孙徐敬忠赐表字‘永信’。



       徐敬忠、徐永信。



       看到这两个字,徐牧军一时间百感交集,心思也是回想起了临行前陛下的数次召见。



       “永信、永信……陛下,永远信任本将么……”



       “看来,倒是本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这封信的内容很简单,代表的意思也很简单。



       那就是……郑毅永远相信徐牧军,让徐牧军放心大胆行事。



       “将军?”



       徐瑞安小声道:“府中发生了何事?”



       “没什么!”



       徐牧军收起信封,沉声道:“朝廷之事不再理会,全力剿灭叛军!”



       徐瑞安小心问道:“大将军,我等耗费了两年时间,将叛军赶往这四州之地。”



       “而这四州之地外围的各处关卡、水道、城池都有官军把守,下一步……”



       “下一步,当然是剿灭叛军了!”



       徐牧军一掌拍在地图,冷声道:“这两年时间,本将已经通过探子得到了不少情报。”



       “如今南方诸多叛军当中,以陈王郑宗凯、拓跋家族、天龙寺、白莲教四股为首,只要灭了这四股叛贼,整个大虞叛军自会瓦解。”



       “第一战……”



       徐牧军单手在地图上滑动,很快就落在了一座城池上。



       广青城!



       此地乃是青州南部一座大城,和徐州接壤。



       同时,也是白莲教的驻地,其内有百万白莲教教徒守护。



       四大叛军虽然联合,但是暗中亦是互相戒备,纷纷驻守在不同的城市当中,互为犄角,以共同抵挡徐牧军。



       “白莲教?”



       徐瑞安眼神猛地一亮,看来,大将军这是要准备动手了?



       “将军!”



       这时,帐篷外再次传来求见声。



       “进来!”



       帐篷被人掀开,一位风尘仆仆的中年男子踏了进来。



       居然是……谢九缺!



       “将军!”



       谢九缺拱手道:“属下已经侦查完毕,特来通报。”



       两年前,元合山一战徐牧军斩杀修士王飞羽,马踏元合山,将元合山上下三万余弟子斩杀殆尽。



       连带着,还有数十万冥顽不灵的叛军,都成了朝廷大军的刀下亡魂。



       而当时的谢九缺亦隐藏在林中,他居然碰到了仓皇逃命的王梓枫。



       出手偷袭之下,王梓枫这个练气初期修士也是没反应过来,当即就被谢九缺斩杀。



       之后谢九缺便带着王梓枫的尸体现身,对徐牧军说明了自己的身份以及身份证明。



       不仅如此,他本人更是被徐牧军独身一人斩杀修士之姿所敬服,尤其是先天之上的境界,纳头便拜,愿认徐牧军为主,以期望踏上先天之上之境。



       询价考虑数分后,便将谢九缺收服。



       不过并不是主仆之分,而是给予了谢九缺门客身份,亦是徐牧军亲军!



       自此之后,谢九缺便成为徐牧军的亲军之首。



       除了守护徐牧军外,最大的作用便是外出侦查敌情。



       以谢九缺先天境强者的实力,只要不是遇到叛军中的修士,自然可以畅通无阻。



       哪怕叛军中同样有先天境武者,谢九缺亦是不惧。



       徐牧军问道:“有何情报?”



       “回将军,属下潜入陈王府侦查,发现陈王府内有大量士卒守护,但同时亦是发现了修士的踪迹。”



       “哦?修士……”



       徐牧军淡声道:“陈王府中,果然有修士存在。”



       “可否查清到底是谁了吗?”



       “陈王本人,还是说被陈王拉拢来的散修?”



       “属下推测,极有可能是陈王本人!”



       谢九缺道:“陈王深居简出,属下侦查了半年时间,居然只见过陈王三面。”



       “其余时间,都是陈王府内的王振长史来执行。”



       “陈王……修士么。”



       徐牧军喃喃道:“当务之急,是先要查明这位陈王的具体情况和身份。”



       “看来,剿灭白莲教势在必行了。”



       “只有攻其必救,才能引诱陈王出手。届时,我等便能得知这陈王的情报了。”



       “九缺,你最近一次看到陈王是什么时候?”



       “三日前!”



       “三日前……时间差不多。”



       徐牧军喃喃道:“请唐征寇将军前来议事。”



       “诺!”



       不多时,唐征寇便带人来到了军帐。



       一番商议之后,朝廷大军开始了行动。



       一部分人以唐征寇为主,继续驻守华云县。



       另一部分,则是在徐牧军的率领下,悄悄的朝着广青城外行去。



       数个传令兵,也是从华云县冲出,快马狂奔向了其他地方。



       同时,军营中亦有十余只信鸽飞起,遥遥飞向了西南方向。



       ……



       京城。



       白玉京。



       听着台下几位内阁大臣的议论和猜测,郑毅心思一动,很快想起了什么。



       这种前后不一、或者说是故意求官、求田产、求金银、求美人的伎俩,好像在哪里见到过啊。



       王翦?



       郭子仪?



       徐牧军这是在……自污啊!



       郑毅当即有了决断:“诸位爱卿,徐大将军之事朕已有论断,尔等当务之急是保证前线军事正常运行,粮饷、军饷畅通无阻。”



       “王爱卿说的有理,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徐大将军如今依旧是前线最优大将人选,不得更换。”



       王安世恭敬道:“陛下圣明!”



       “两年时间,北地六州农事早已恢复,而且今年京畿地区与周围十二县粮食大丰收,足够支撑前线作战。”



       “臣等户部官员,势必会全力支撑前线作战。”



       “好!”



       郑毅道:“今日便商议到此时吧,朕还有其他事情处理。”



       “臣等告辞!”



       卢向清、王安世等人退下去后,郑毅便带人来到了徐牧军府中,见到了钟春。



       以及徐牧军长孙,徐敬忠。



       “奴婢见过陛下!”



       钟春抱着婴儿,跪地行礼。



       “起来吧。”



       郑毅道:“伱如今乃是徐牧军儿媳,朕会赐你诰命夫人,以后可不必以奴婢自称。”



       “奴婢乃暗影卫之人,一生都是暗影卫之人,效忠陛下!”



       “起来吧。”



       “多谢陛下!”



       “孩子起名了?”



       “是,徐敬忠,乃是徐大将军亲自所起。”



       “可有表字?”



       “表字?”



       钟春奇怪道:“表字?”



       “陛下,孩子才一岁多,表字还得十几年吧……”



       “朕见此子钟灵毓秀,特为其赐表字,不知可否?”



       钟春急忙道:“忠儿能得陛下此字,实乃三生有幸。”



       郑毅道:“如今徐大将军在外征战,朝中则有小人中伤,徐大将军为为争得朕之信任不得不以自污而自保。”



       “但是,朕又岂会是那种忠奸不明之人?”



       “今日,就为你之孩儿起表字为‘永信’!”



       “多谢陛下!”



       钟春恭敬道:“奴婢这就给公公写信,告之陛下之心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