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27章 巴老的约稿考验

作品:《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啪啪啪。”



       伴随着热烈的掌声,获奖者上台领奖。



       根据排名的先后顺序,方言站在第二个。



       就像金鸡百花这些颁奖典礼会有颁奖词,这个大会也有,每个人都有专门的颁奖词。



       轮到他,丁铃从主席台站起来宣读:



       “一個敢于跳出伤痕文学的框架的作家。”



       “一个擅长反思种种伤痕中来寻找让人奋进力量的作家,一个在文艺界掀起‘反思’高潮而受到全国上下称赞的作家,方言同志。”



       “他在《文艺报》的专访中说得好,无论你写什么东西,总要给人以力量,我们的作品无论如何不应该使人感到消沉颓丧,而应使之振奋精神,人类的赞歌,应该是勇于直面生活的赞歌。”



       “哗哗哗。”



       顷刻间,掌声雷动,如同潮水。



       方言接过奖状和奖品,虽然只是个笔记本和圆珠笔,没有奖金,但已经心满意足。

m.quanzhifashi.com

       获奖作品不仅会被收录进沪市文艺出版社出版的《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获奖作品》,而且会被各大电影厂抢着拍电影。



       稿费,才是重头。



       颁奖大会一结束,人群没有马上散去,坐在后排的电影厂、电视台的代表,涌到前头。



       但凡是被相中的作者,都被团团围住。



       “方老师在吗?”



       “有没有看到《牧马人》作者去哪了?”



       “刚才还在这儿,怎么转眼就不见了?”



       “咦,你们峨眉厂也看上《牧马人》啦?”



       “………”



       就在各大电影厂在人堆里寻找方言的时候,他早就被王朦喊到会场的小角落里。



       “巴老,他就是《牧马人》的作者,也是我们《燕京文艺》编辑部的新人,方言。”



       “巴老,您好。”



       方言饶是见惯大场面,心里也不免一紧。



       眼前这位可是华夏文坛里举足轻重的大家,鲁郭茅,巴老曹,艾丁赵,他排第四呢。



       “不用那么拘束,随意一点。”



       李尧堂慈眉善目道:“文代会的时候,我和艾兄几位看了《牧马人》,当时都想见见你,没想到我是第一个,小方,你好年轻呦。”



       “能和您见面,是我的荣幸。”



       方言不卑不亢,扬起微笑。



       两人闲聊了起来,从艾清的诗,到《牧马人》的创作,再到反思文学,无话不谈。



       “巴老,能给我签个名吗?”



       方言手里正好有作为奖品的笔记本和笔。



       李尧堂点了下头,边写边说:“文学事业是集体的事业,是集体的智慧,每个作家都有一份,一代一代作出自己的贡献,如今这份事业要大放光芒,关键在你们青年作家的身上。”



       “赴汤蹈火啊,巴老。”



       方言接过笔和纸,没有第一时间打开。



       “不想打开来看看我写了什么吗?”



       李尧堂颇为欣慰地看着他。



       “那可不行,不能失礼。”



       不等方言开口,王朦提醒了一句。



       “无妨,无妨。”



       李尧堂鼓励道:“打开看看吧。”



       方言迎着两人的目光,翻开了扉页,除了签名以外,竟然还有一句勉励自己的话:



       “丢开顾虑,不要胆怯,大胆地想,勤奋地写,把自己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全写出来。”



       “《收获》从今年开始,决定要引入更多的新鲜血液,要大量刊登全国年轻作家的作品,你愿不愿意给《收获》写篇稿子?”



       李尧堂直直地盯着他。



       “您要找我约稿?”



       方言和王朦互看了一眼,难以置信。



       《收获》在文学期刊里的地位和档次,跟《当代》相当,远高于《燕京文艺》,仅次于《人民文学》,能在《收获》上发表小说,就像娱乐圈明星的咖位,从二线一下子跃居到一线。



       “是啊,不知道伱这个后生有没有这个胆量,敢不敢接下来?”李尧堂始终面带微笑。



       “巴老这是要考考你。”



       王朦笑道:“有没有这个信心?”



       “丢开顾虑,不要胆怯,大胆地想,勤奋地写,这难道不是巴老写给我的吗?”



       方言正经中带着一丝幽默。



       “好,我期望你的投稿。”



       李尧堂拍了拍他的手臂。



       方言和他相视一笑,眼神坚定。



       正当要分开时,李尧堂仿佛想起什么,“看我,老了,记性差,还有一件事,我在来京的路上,碰巧遇到了上影厂的同志,他们这趟是专程为你的《牧马人》来的,听到我准备在大会上见你,就恳求我为他们引荐一下。”



       “没问题。”



       方言就算不冲着他的面子,也会等电影厂的人主动上门,“要不我现在就见见他们?”



       “嗯,也好。”



       李尧堂把手指到一个方向,“就在那里,坐在最后一排,领头人是谢缙。”



       “谢缙?!”



       方言不由一惊,嘿呦,名导啊!



       这年头的电影界,可以不知道谁叫斯皮尔伯格,但一定会知道谢缙是谁!



       跟北方的谢铁骊,并称“南北二谢”!



       第三代导演的绝对代表,《高山上的花环》、《芙蓉镇》,还有《牧马人》都出自他手。



       “方老师。”



       谢缙带着上影厂的一帮人,打起招呼。



       “谢导千万别这么称呼,您还是叫我小方,或者我的小名,‘岩子’就好了。”



       方言摆了摆手。



       “那就,岩子,现在快到晚上了,要不,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边吃边聊?”



       谢缙发出了邀请。



       方言道:“可以啊。”



       谢缙说:“我这次来燕京,嘴馋的就是北京烤鸭,定在全聚德,你觉得怎么样?”



       “不瞒您说,我也馋。”



       方言的直率,让在场的人全都放声大笑。



       今年的二月份,全聚德烤鸭店恢复了营业,到现在,哪怕价格昂贵,生意依旧火爆。



       方言站在门口,脑海里不禁闪过:



       领导,冒号!



       嘴边没有哈喇子,还是下意识地去抹。



       “请。”



       “请。”



       一行人来到包间,围着桌子坐了一圈。



       方言打开菜单,写明了一只烤鸭要8到10块,半只是4到5块,鸭骨汤大碗是6毛,中碗是4毛,葱酱料每份是2毛……



       也就是说,点上一只烤鸭、一大碗鸭骨汤,和一碟葱酱料,最贵的要花10块8毛。



       “先上2只吧,少了再点。”



       谢缙笑道:“岩子酒量怎么样?”



       方言嘴角上扬说:“可以喝一点点。”



       “那就来瓶通州老窖,烤鸭配酒,越喝越有嘛。”



       谢缙把菜单还给服务员。



       看来上影厂对《牧马人》是势在必得。



       方言挑了挑眉,通州老窖算得上燕京名酒,现在比茅台还要贵2毛,这是下血本了!



       “鸭子还要烤一会儿。”



       谢缙说:“我们不如先聊会儿天吧?”



       方言直截了当道:“巴老已经跟我说过了,谢导这次进京,是希望我能把《牧马人》交给你们上影厂来拍,对吧?”



       “对,厂里把这项工作交给我。”



       谢缙点了下头。



       方言问:“如果我把《牧马人》交给上影厂,导演方面,是谢导您亲自挂帅吗?”



       “应该是我。”



       谢缙语气坚决道:“即便不是,但如果岩子点名要我导演,我也绝不辜负你的信任,一定向厂里积极争取!”



       “谢导来拍,我很放心。”



       方言话锋一转:“那么,编剧呢?”



       谢缙说按照上影厂的规矩,一般的剧本改编都是交给厂里的专业编剧,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合作,但也强调说,像《牧马人》这种倍受厂里重视的作品,也会请编剧界的大拿出手。



       比如,得过百花奖的名编剧,李准。



       “如果我想自己来写这个剧本呢?”



       方言敲了敲桌面。



       “你要写《牧马人》的剧本?”



       谢缙大为意外。



       “对,我自己的小说,我希望能亲手改成剧本!”



       方言语气里充满着不容置疑。



       你要是找别人,那我的剧本不白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