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79章 心乱如麻

作品:《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此时此刻,关于《舌尖上的中国》座谈会正式开始,规格相当高,该到的全都到了。



       主持人是新闻纪录电影厂的厂长秦明。



       摄制组的大部分成员坐在顾问团的后一排,认真地做着笔记。



       最外围,基本上是各大电影厂的导演。



       龚樰和章瑜、赵静坐在角落的位置,看着大佬们讨论交流《舌尖上的中国》所展现出的拍摄技法、文案内容、主题思想,等等。



       有人问,有人答。



       被问的最多的就是汪曾其、方言和司徒钊敦,而回答的最多的,自然是方小将。



       「俗话说,"人如其食",食物总会和人联系在一起,拍摄美食烹饪的过程只是一个部分,《舌尖上的中国》要展示的并不只是美味。」



       「比如饮食习惯、乡土人情……」



       方言面向众人,站着说话。



       汪曾其在他讲完之后,借着他们合力写出的《五味的调和》来举例,语气认真道:

m.quanzhifashi.com

       「就像桂西晋西,对"酸"的执着。」



       「就像云贵川湘赣鄂,对"辣"的执着。」



       「………」



       「我们要从地域、历史以及文化几个方面,探讨刻在我们骨子里的饮食文化特性。」



       此话一出,立刻议论纷纷。



       话题越聊越深入,在拍摄技法上,肯定了空镜头、特写、慢镜头和主观镜头相结合的方式,在主题立意上,完全赞成从主食到各地代表性的地域美食,紧紧围绕老百姓的餐桌。



       而在内容上,除了方言的散文集,还要在全国范围之内,搜罗更多的美食,选出一批能刺激和挑动观众的味蕾的食物。



       「沙沙。」



       「沙沙。」



       龚樰左看看,右看看。



       全场除了讲话声和记录声,一片安静,一直到讨论《舌尖上的中国》的作曲人选。



       秦明拿出一盒磁带,里面收录着谷健芬、王礼平、赵纪平三人各自做的主题曲。



       反复地听,反复地比对,最终大多数把票投给了谷健芬,由她来负责纪录片的配乐。



       但王礼平和赵纪平也没有完全被淘汰,比如涉及到「陕甘宁青新」西北五省时,让擅长「西北风」的赵纪平来作插曲。



       看到方言提出的这个建议,得到众人的一致认可,龚樰情不自禁地跟着大家伙鼓掌。



       「哗哗哗。」



       在热烈而和谐的氛围中,《舌尖上的中国》的总集数,最终确定为5集。



       《自然的馈赠》、《民以食为天》、《味蕾的乡愁》、《五味的调和》,以及《时间的滋味》。



       每一集时长,控制40分钟左右。



       这种项目的体量,光靠司徒钊敦一个导演肯定是不够的,新闻纪录电影厂会安排导演配合,全权交给司徒钊敦这个总导演指挥调度。



       「同志们!」



       「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和了解到《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所蕴含的重大价值和意义……」



       在做总结的时候,石方雨代表电影局,号召全国制片厂务必全力协助和配合《舌尖上的中国》的拍摄工作,齐心协力,团结互助。



       龚樰张了张嘴,自己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措辞,重新认识到这个座谈会的份量和高度。



       大概有三五层楼那么高……



       朝方言的侧影望去,就见他抬起了手。



       「啪啪啪。」



       掌声越来越响亮,如雷鸣一般。



       伴随一声「散会」,章瑜吐出一口气,「总算结束了,我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我们这回多少沾了汪老和方老师的光。」



       赵静拍拍胸脯,抚平情绪。



       龚樰点了下头,刚起身准备离开,被章瑜喊住:「吴老和白导好像在冲我们招手!」…………



       座谈会结束的时候,正是中午。



       吴天名特意嘱咐食堂,准备好酒好菜。



       按照行程的安排,各大的电影厂代表团成员,下午就要出发前往革ming根据地。



       倒是方言,在跟吴天名、莫伸等人喝酒的时候,让他们帮忙订一张回燕京的火车票。



       酒过三巡,宴罢人散。



       方言慢悠悠地回到招待所,抹了把脸,醒了醒酒,回到桌前,准备接着写《利剑行动》。



       第三部分的初稿,已经快写好了。



       才动笔没多久,响起了一阵阵敲门声。



       推门一看,龚樰穿着白色波点雪纺衬衣,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方老师!」



       「你这是?」



       方言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你是来辞行的?这么早就要出发去陕北吗?」



       「不是不是。」



       龚樰情急之下,脱口而出,「我来是想谢谢方老师!」



       方言不禁会意道:「看来吴老和白导已经找过你了。」



       龚樰点了点头,说座谈会才一结束,吴贻躬和白沉就突然找到自己,问她愿不愿意试一试一部戏的女主角,一问才知,这一切多亏了方言的推荐。



       见她正要弯下腰,方言虚扶了一把:



       「不要这么谢我,我只不过帮了一点点忙而已。」



       「不,千万别这么说。」



       一来二去,龚樰见他一直推脱,只好作罢。



       方言笑道:「你要真想谢我的话,就好好地表现,演好这个角色。」



       龚樰担忧说:「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假如试镜失败,会辜负您的心意。」



       方言说:「试镜失败?你怎么能这么想呢,你太低估自己的能力了。」



       「方老师,您不知道,我、我已经搞砸了好几回了……」



       龚樰经历了一次次试镜的失败,自信心遭到不小的打击,特别是《秋瑾》换角的那次。



       方言安慰了几句:「你知道为什么我会向白导推荐你吗?」



       龚樰抿了抿嘴,难为情地问到是不是出于彼此之间的私人情面上。



       「私心肯定是有一点的,但我推荐你的,更多的是出于公心。」



       方言一本正经道:「我真地觉得你的演技和能力能够胜任这个角色!」



       「是、是、是嘛?」



       迎着他坚定的眼神,龚樰只觉心乱了。



       「当然!」



       方言说:「白导难道没有跟你讲过"秦楠"这个角色的要求吗?」



       「说了一些。」



       龚樰茫然地说白沉没有跟她讲过戏,让自己回到上影的时候,再找他拿剧本。



       「怪不得。」



       方言笑了笑:「能演好"秦楠"这个角色的演员,我个人认为必须是那种擅长刻画内心世界复杂、感情细腻的女性人物,特别是能把心理活动的戏演出层次感和节奏感。」



       随后,两眼盯着她看,「你觉得你是这种演员吗?」



       「我、我……」



       龚樰羞地别过头,低下来不敢直视。



       方言直勾勾地盯着她的侧脸看:



       「我觉得你是!」



       这一句对自己的肯定,犹如子弹般穿过龚樰,她猛地抬起头,四目相对,眼波潋滟。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



       方言投去了笃定的眼神。



       龚樰听到「专业」两字,眼睛跟着心尖微微一颤,他的目光简直就像钩子一样。



       从她的眼里穿入,落进心海,勾住已经沉在海底的自信心,一点点,一点点往上勾,重新地勾出水面,心海上荡漾着圈圈的涟漪。



       「方老师,谢谢你。」



       声音细若蚊吟,但就像能听到那天的轻嗝声,方言自然也听到了。



       「都跟你说了多少遍,私底下的时候,可以像村葆他们一样,叫我"岩子"。」



       「不!不行!这怎么行呢!」



       「算了,随你吧。」



       方言哭笑不得,怎么纠正也改不过来,干脆也懒地再说了。



       总之,《大桥下面》的女主就这么定下来,跟上辈子没变。



       不过男主角嘛,章铁林你丫就甭想了。



       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