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310章 一九八四

作品:《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清晨,十月文艺出版社。



       方言写着《英雄母亲的一天》的剧本,以致于连《恶意》的修改也暂时地撂在一边。



       自己这边安安静静,倒是田增翔的座位上站满了人,一个个围观着报纸,惊叫连连。



       “徒弟,他们看什么呢,这么热闹?”



       “师父,今年金鸡奖的颁奖结果公布了。”



       隋丽君道喜说:“您的《那山那人那狗》、《舌尖上的中国》,拿了好多奖!”



       “没错!”



       田增翔兴冲冲道,“岩子,你也忒能藏事了,这么好的消息也不跟我们分享一下!”



       “这届金鸡奖我压根就没时间去。”



       方言白了下眼。



       “没去?”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章守仁不免错愕,经隋丽君提醒才想起来,他这阵子不是忙着写小说,就是在帮春晚出谋划策。



       虽然龚樰已经将颁奖结果告诉他,但方言依然接过报纸,定睛一瞧。



       《舌尖上的中国》,毋庸置疑的是“最佳纪录片”,而《那山那人那狗》更是包揽了最佳故事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美术、最佳剪辑、最佳摄影等多项大奖,当然,也少不了最佳编剧,自己又双两夺金鸡奖。



       但这些,都比不上“龚樰封为金鸡奖影后”的好消息!



       “嘿嘿,岩子,你是不是该表示表示?”



       田增翔挤眉弄眼道:“哪天咱们找个馆子,好好地搓上一顿。”



       方言道,“这没问题,定在月底怎么样?”



       “我看就选在31号那天。”章守仁说:“既可以庆元旦,也能当成欢送会。”



       “欢送会?欢送谁啊?”



       田增翔、隋丽君等人面面相觑。



       只见章守仁当着众人的面,正式宣布了方言即将借调的消息,从年后开始,会以当代文学编辑部主任兼副编审的身份,调去人文社,协助王朦在《人民文学》编辑部搞改革。



       “那是不是师父就不回来了?”



       隋丽君语气里充满着不舍。



       方言笑了笑,虽然传帮带只维持了一年左右,但也带出了感情,拍了拍她的肩膀:



       “以你现在的业务水平,已经出师了!”



       “师父。”



       隋丽君不无难过道。



       此时此刻,一片安静。



       编辑部里,伤感的氛围越来越浓。



       “诶,岩子又不是不回来了。”



       田增翔拍了拍手,“再说去人文社,那也是好事,今后咱们就可以约到他的稿子了。”



       方言从抽屉里拿出稿纸,“我已经给咱们《十月》准备好了明年第一期的稿子了。”



       “我瞧瞧!”



       章守仁刚拿到手里,众人一拥而上,竞相传阅。



       田增翔诧异不已,“岩子,你不是还有一部马上要在日本出版的小说吗?”



       “那部不适合登在《十月》上。”



       方言计划把《午夜凶铃》寄给目前幸存下来的唯一的科幻文学期刊,《科幻文艺》。



       “这是推理小说。”



       一个个刚看了个开头,纷纷惊叹。



       方言道:“这叫社会派推理,侧重于现实主义和社会矛盾,算是通俗文学里的严肃文学。”



       章守仁不禁感叹道:“那岂不是跟《一代宗师黄飞鸿》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场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嘴上说着好话,但终于还是没绷住。



       隋丽君眼眶微红,鼻子发酸,“师父。”



       方言语气里透着坚定,“别哭,以后要替我好好地照顾咱们的《十月》。”



       “放心吧,不会让咱们辛辛苦苦打下的大好局面就这么给毁了。”



       田增翔说完,接着轮到章守仁、晏名,一个个送上祝福,不约而同说出类似的话。



       《十月》编辑部,就是方言的娘家。



       他们这些人,都是方言的娘家人。



       最后是陆元炽,他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一个崭新的沪市牌手表:



       “这个啊,是大家的一点心意。”



       “谢谢大家这些年对我的照顾!”



       方言环顾四周,哽咽了下,“和你们一起并肩作战,把《十月》做大做强,创造一个个辉煌,是我最难忘的时光,也是最大的荣幸。”



       在“哗哗”的掌声中,众人攒局,相约在元旦的前一天,狠狠地喝上一顿,不醉不归。



       于是,果真到了12月31日当天,夜幕降临,一切都变得朦胧起来。



       龚樰站在四合院的门口,巴巴地望着昏暗的小巷,一盏路灯发出微弱的黄光。



       方红走了出来,“小樰,咱们还是先进屋吧。”



       龚樰担忧道:“岩子会不会出什么事儿?”



       “不会不会,刚刚电话里不说了嘛,岩子只是喝醉了而已。”方红安慰道:“跃民已经去接他了,不会有事,就放心吧。”



       龚樰心里暗暗自责道:“早知道我就该一块跟着去了。”



       “千万别这么说。”方红看着她站在寒风里,既心疼,又欣慰。



       就在此时,两个人影从胡同口里拐了进来,大冷的天,缓缓而行。



       龚樰和方红立马跑出了院子,就见方言摇摇晃晃,醉醺醺地几乎走不动道。



       “怎么喝了这么多酒啊?”



       龚樰赶忙上前扶了一把。



       方红道:“快,赶紧把岩子抬屋里去。”



       “哪个屋儿啊?”韩跃民扛着方言,慢悠悠地走进了院子里。



       “这间!”



       龚樰直接把他们引到了自己的房间。



       屋外头天寒地冻,屋子里头却暖烘烘的,如昼般的灯光照亮整个卧室,更照亮床上红艳艳的被褥。



       方言已经醉得不省人事,刚躺在床上,就四仰八叉,摆出了一个大大的“木”字。



       “哎呦,怎么比以前沉这么多啊。”



       方红语气里透着一丝当姐姐的嫌弃。



       龚樰嫣然一笑,当即道了声谢,“姐,天不早了,也怪冷的,你们俩还是赶紧回去休息吧,岩子就交给我,我会好好照顾他的。”



       “也好。”



       方红和韩跃民相视一笑,“那岩子就拜托你了。”然后拍了拍她的手背,再三地叮嘱明天元旦节,记得一定要去南锣鼓巷的宅子。



       龚樰满口答应下来,把他们送了出去,回来的时候,手上端着装有冰水的脸盆。



       “呼噜,呼噜,呼噜。”



       方言脑袋一歪,发出轻轻的鼾声。



       龚樰拿着暖水瓶,往冷水里倒上热水,把毛巾拧干,接着温柔地在他的脸上抹了一把。



       方言迷迷糊糊地抬起胳膊,搂住她的腰。



       “又作怪!”



       “喝醉了也不老实!”



       看到他酒后的憨态,龚樰忍不住地戳了下脸颊,或者把他的鼻子往上摁,摁成猪鼻子。



       “哼哼,哼哼。”



       方言觉得鼻子痒痒的,哼哧起来。



       “噗嗤。”



       听到像猪叫声,龚樰笑出了声,“再作怪的话,就、就在你脸上画个猪头。”好一通地“玩弄”之后,又细心认真地照料着他。



       方言被扒得只剩下秋衣秋裤,整个人盖着厚厚的被褥,鼻间仿佛能嗅到淡淡的香味。



       “呼。”



       龚樰料理完一切,轻吐了口气,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打开了录音机。



       只听里面缓缓地播出邓丽筠的《漫步人生路》:“在伱身边,路虽远未疲倦。”



       “伴你漫行一段接一段,



       越过高峰另一峰却又见……



       愿将欢笑声盖掩苦痛那一面,



       悲也好,喜也好,



       每天找到新发现,



       让疾风吹呀吹,



       尽管给我俩考验。



       小雨点,放心洒,早已决心向着前。”



       悠扬而柔婉的歌声也传入到方言的耳朵里,眼皮不由自主地动了动。



       与此同时,鼻间的那股清香越来越浓,总觉得自己仿佛置身在锦簇的花团之中。



       龚樰和他挤着同一个被窝,灯光之下,两眼灼灼地盯着他看,忽地亲了一口。



       这么一吻,就吻到了1984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