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七百七十章 学问就是立人立心

作品:《 陈向北穿越太监的小说

       这条天河散发着极其玄妙的流光,如同天幕倒悬,滚滚直下。



       无数的考生仰天惊呼。



       “天塌了!”



       “不!那是天河!”



       “这是何故?”



       除了在场的考生,京师内不知情的百姓,无不大惊失色。



       在他们看来,天生异象,必有灾厄!



       此时,一些功底较厚的学子与考生总算是看出了端倪。



       “这是浩然天河!”



       “有大儒出世了!”



       站在考场外的学子中,突然有人大喊。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与此同时,正在收取考卷的张卫猛地抬起了头,脸色黯如死灰。



       不!



       这绝不可能!



       这些考生全是初出茅庐的读书人,即便其中不乏大儒胚子,却不过是经历了一场考恩科,怎可能迈入了大儒境?



       想到这,张卫立马就想到了什么,原本黑着的脸更是深沉如墨斗。



       “该不会是他吧?”



       “于武?”



       “他迈入了大儒境界?”



       张卫眼中泛起了深深的恐惧。



       须知,此次恩科,大批的平秋学宫学子购买了试题,即便能得到造化文业,那也该是他们这些幕后推手,而不是于武!



       另一边,正在贡院后堂的于武,目光扫过堆积如山的试题,心境前所未有的通透。



       那副徐徐悬浮于心间,轮廓模糊的青卷,突然散发出耀眼璀璨的光彩,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实质化。



       福至心灵!



       “苦学多年孜孜不倦,我终于要迈上大儒境了?”



       于武的脸色呈现出极其威严的气态,仿佛一尊端坐高位的圣人!



       “我于武历进苦难,终得此造化,甚至求学不易,定要为天下读书人再开一道,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天下读书人求学!”



       “文道永垂,大周万世!”



       于武依然站起,一言一句感应天地,言出法随。



       紧接着,浩然之气冲天而起,悬浮于心间的青卷,赫然多出了二字。



       《求学》



       天下之大,求学者芸芸,求学之路却遥不可期。



       有人视求学若珍宝,却不得文路,有人锦衣玉食录书万卷,却不以为然。



       这也是他与平秋学宫背道而驰的缘故之一。



       真正的读书人可废寝忘食凿壁偷光,以书文果腹乐此不疲!



       当于武的自身经典出世,便随着冲天而起的浩然气,化作了通天光柱,沉入了那条浩瀚的浩然天河之中!



       下一刻,洞穿天地的浩然长河,如同虚空闭合一般,消失在了万千双眸子前。



       “于大人得偿所愿了!”



       “我大周又多出了一位大儒,当真是普天同庆啊!”



       一众监考纷纷入内庆贺,脸上尽是羡煞之色。



       然而,随同大流来到贡院内堂的张卫,眼中却是复杂难言。



       显然,他压错了宝!



       万万料不到,于武竟然靠着恩科试的文业,直接登上了大儒之境,一飞冲天!



       要知道,这于武虽出身寒门,却斩断了与寒门之间的利益枢纽,独善其身,更从未入读过任何寒门学派,除了破书万卷,就没有一点寒门文道业力的加持,又怎会得此造化?



       即便作为恩科的主考官,与这些学子有名义上的师生关系,可这些考生全都如同春耕秋收的种子,都没埋地里呢,又如何冒得出芽?



       他又哪来如此庞大的业力一步儒圣?



       张卫百思不得其解,但事实就摆在了眼前,他也只能低下了头颅,一脸烚熟头的摸样,跟着众人一块拍马屁。



       很快,于武突破大儒境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师。



       一众考生无不欢呼雀跃,尽管此次的试题剑走偏锋,他们中的很多都不尽人意,但能有幸亲眼目睹一位大儒出世,亦算是圆了毕生所愿啊!



       “真是想不到,竟能亲眼见证一位大儒出世。”



       须知,文道不似武路,讲究的是厚积薄发,在一飞冲天前,百无一用。



       可一旦迈过大儒这道门槛,便是谁都不敢忽视的存在!



       但是对线互喷就能要人姓名,甚至是毁去一方城池!



       李芝豹与李禄山不谙文道,他们更在意的是陈向北的应考结果。



       毕竟,整个离经院的重担,可都在这位身怀盖世才华的读书人肩上。



       “军师,题难吗?”



       “有没有把握?”



       然而,两人刚问出口,陈向北就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兄弟二人倒吸了一口凉气,下意识地对视了一眼。



       “他怎么跑了?”



       “说好的状元呢?”



       两人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该不会是此次恩科试出了什么岔子吧?



       至于陈向北,藉着人群脱身后,便迅速离开贡院,来到了京师的偏郊。



       在观望了那条浩然天河的蜕变后,他自身的心境也前所未有的澄明。



       他与先前的于武何其相似?



       就差了那么一丢丢,就能迈上大儒境。



       更何况,他还有道德经的加持?



       单凭这本万经之王,他便再不需要其他的书文积累,突破更待何时?



       陈向北一路疾行,感受着心境的变化,他发现心境内有不绝于耳的沉吟声,似乎只要他心起念动,便能立马与浩然天河之间形成感应。



       但为了不引人耳目,惹来不必要的麻烦,陈向北只能尽量远离京师。



       “浩然天河?我也要存在我的意志!”



       除了城门后,陈向北通过二十秒真男人模式,眨眼就来到了一处深山老林,布下了大阵后,在一面断崖前盘膝端坐。



       心境澄明,意念合一。



       那条洞穿天地的浩然天河,再次出现在眼前,它从天边云穹垂落,直透整座悬崖,极其之壮观。



       得亏陈向北选择了这么个地方,不然早就被人所察觉了。



       与此同时。



       陈向北身上散发出蓬勃滚荡的浩然之气,如同大片的潮水,围绕着周身徐徐旋转。



       “入境,大儒!”



       陈向北轻声呢喃了一句,脸上的肃穆之感威震天地。



       入此境界,可凭一人之威,开宗立派,亦能让家族晋升为书香门第!



       行教化之功,施安邦之策!



       此谓儒者!



       当然了,因为意志与遭遇各有不同,不是每个大儒都以教化与安邦为目的。



       谁说读书人就一定德才兼备?



       要不然“负心多为读书人”这句话是怎么来的?



       学问只能过滤学渣,却过滤不了人渣!



       真正的学问,立人、立学、立品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