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808章诘问

作品:《 摄政王一身反骨,求娶侯门主母

       他努力想撑着身子坐起来,但手臂上钻心的疼让他又颓然地倒回去。



       神色急切向顾楠解释。



       “县主,我确实去询问百姓关于女子学院的一些具体状况,也和他们说了有人要去女子学院闹事。



       所以我请他们摁了手印,但我绝对没有挑拨他们来和陈雷等人打架。



       我......我不知道百姓们会急匆匆赶过来。”



       顾楠道:“我相信你。”



       容瑾急切的神情倏然愣住了,呆呆看着顾楠,似乎一下没反应过来。



       顾楠微微一笑。



       “你要是想故意挑唆百姓们与学子打架,就没必要弄血手印,更没必要奋力阻挡在他们中间了。”



       容瑾明显松了口气。



       “这件事实在太蹊跷了,我找附近的百姓们时,已经和里长,族长们打过招呼。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让他们安抚好大家的情绪,不要来女子学院门口。



       可百姓们还是气冲冲来了,而且还带着武器,这说明背后肯定有人在蛊惑他们。”



       容瑾想到什么,说话速度也快了不少。



       “还有陈雷等人,我们起初都住在兴味楼里,虽然每天也议论朝局,但他从未像今天这么偏激过。”



       顾楠道:“你是说陈雷他们也被人蛊惑了?”



       容瑾沉默片刻,道:“或者不是蛊惑,是利诱也说不定。”



       顾楠看向他的目光多了两分欣赏。



       容瑾虽然年纪小,但遇事沉稳,即便是面对身体上的巨大打击,也能很快就接受现实。



       并且迅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甚至还能保持理性思考。



       这样的人假以时日必定能成大器。



       可惜他的右手废了。



       顾楠心中升起一抹惋惜,打量着容瑾,继续问道:“这件事虽然闹起来了,但说到底并不关你的事。



       你劳心劳力参与进来,最后可能还会搭上你的前途,你后悔吗?”



       容瑾摇摇头,目光一如他先前那般沉稳。



       “不会,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我既知道了陈雷他们做的事是错的,自然要尽力阻止。”



       “好一句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顾楠眼中透出几分赞赏之意。



       “你安心在这里养伤,你受伤的事,我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她起身走出去。



       周武步履匆匆走进来,“县主,您要的人都已经送进京城了。



       这个时间,恐怕已经到宫门口了。”



       顾楠抬头望了一眼越来越高的日头,缓缓吐出心中憋闷许久的一口浊气。



       已经两天一夜了,孙老御史摆明了要和萧彦硬刚到底。



       再跪下去,恐怕真要出人命了。



       希望她安排的人能说服执拗的孙老御史。



       “周武,你再进宫一趟去找王爷,把学院门口发生的事和王爷说一遍。”



       周武挠头。



       “没了?就只告诉王爷?”



       顾楠点头。



       “嗯,告诉王爷就行,于大人已经把人都带走了,应该很快就能审出结果来。



       王爷知道后面怎么安排。”



       “是,属下立刻就去。”



       宫门口。



       随着日头越升越高,毒辣辣的太阳炙烤着青石板,也晒得人越发晕头转向。



       有些御史几乎快坚持不住了,苍白着脸,身子摇摇欲坠。



       跪在最前面的孙老御史也好不到哪里去,嘴唇干得都是裂口,动动嘴唇都疼。



       但他仍然咬牙坚持着,身姿跪得笔挺。



       直到头顶忽然多了一抹黑影。



       孙老御史皱眉,义正言辞地抬头呵斥:“老夫说了,宁可晒死也绝不打伞,不要......”



       待看清来人时,剩下的话忽然戛然而止。



       面前的并不是他以为的来给他打伞送饭的内侍。



       而是三个白头发,白胡子的老汉。



       三人身上都穿着百姓们常穿的粗布衣裳,其中一个看起来年龄最大,拄着一根木棍做拐杖。



       握着拐杖的手关节粗大,布满了老茧,一看就是经历过常年劳作的人。



       其余两个男人看起来年轻很多,但一个瘸着腿,一个弯着腰。



       三人慢吞吞在孙老御史对面盘腿坐了下来。



       孙老御史皱眉。



       “不知您三位是......”



       拄拐老丈放下用来支撑身体的木棍,捶了捶腿儿,笑呵呵地道:“我们啊,就是在田里劳作了一辈子的老百姓。”



       “老头子今年七十六了,前些年的时候,儿子,儿媳陆续都死了,只留下了一个十三岁的孙女和一个两岁多的小孙子。



       起初老头子我还能干得动地里的活来养活两个孩子,可是上了岁数,身子骨很快就垮了,家里穷得真是揭不开锅了。”



       想起那时候的凄惨,拄拐老丈用苍老颤抖的手抹了一把眼泪。



       “眼看着我那小孙子就要饿死了,孙女没有办法,准备卖掉自己,用卖身的银子给弟弟换几日的口粮。



       就是这个时候,女子学院收了我孙女去学习,不仅管吃管住,还能让她替学院做活计,来换取老头子一家的口粮。”



       旁边两个老汉也是不停地点头。



       “我摔瘸了腿,干不了活,家里婆娘是个药篓子,家里剩下的孩子都小,做不了活。



       要不是我家大妮在女子学院学了一身本领,如今在城里的酒楼做账房,我们全家人恐怕都饿死了。”



       “还有我家,我儿子生了重病,若不是闺女在女子学院学了一身本领,挣银钱给弟弟看病,如今她弟弟恐怕早没了。”



       孙老御史耐着性子听完三人的话,皱眉道:“老夫并没有否认女子学院。



       清河县主教女子学本领,挣钱养活自己,算得上是一桩善事,女孩子学了本领可以做绣女,做账房,做管事,什么都行,可为何非要让女子入朝做官呢?”



       白头发老丈用棍子点了点地,一脸不解地反问,“女子都已经学到本领了,那为啥就不能做官了?”



       孙老御史脸色一窒。



       “自古向来是男主外,女主内,女人做官,成何体统?”



       老丈叹了口气。



       “可我们家就是女主外啊,我孙女主外,还有小张家,老王家,村东头的大喜家。



       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女人主外的多了去了,你们这些官老爷啊,天天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没有真正去看看老百姓到底是怎么过的?”



       “很多百姓之家,女人能顶半边天嘞。”



       旁边两个人点头附和。



       “就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这些人就是读书把脑子都读坏了,一个个吃着细糠,不干人事啊。”



       孙老御史面皮不停地颤抖,苍白的脸涨成了猪肝色。



       当御史这么多年,向来都是他骂别人,这还是第一次被别人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