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六章 唐军归程

作品:《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唐军休整了半月之后,离开了怛逻斯城,留下了一队西域人驻防。



       之后沿途继续缴获人口与牲畜,唐军离开葱岭的队伍尤其庞大,一路上都是呜呜泱泱的人。



       狄仁杰策马问道:“你也与我们一起去长安?”



       慕容顺道:“我是唐人,当然是要去长安的。”



       狄仁杰再一次催促马儿往前走去。



       慕容顺坐在牛车上,面带笑容,他知道这个狄仁杰会一直关注自己,可这又如何?



       他是向天可汗复命的,至于其他人与他的关系不大。



       唐军一路上走走停停,白方在沿途立下石碑,他每每立好石碑之后,就在石碑上刻下唐军在这里的故事。



       从怛逻斯城离开,唐军带走了所有能带走的东西,包括人乃至胡人的孩子。



       从此,伊犁河以西,恐怕在数十年内,再也不会有外敌了。



       立好了石碑之后,白方重新上马,带着僧兵继续跟上唐军。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李治与李慎两兄弟也坐在一驾牛车上,只不过这驾牛车上装满了金银。



       身为飞虎队副将的李景恒策马在边上,护卫着晋王与纪王,看着这两个小子脸上的笑容,像是自河间郡王以后,如家父那般,大唐的宗室将领后继有人了。



       虽说李治打仗还是不够勇武,自碎叶城之后,纪王也不在前军,但至少也上过战场杀过敌。



       对战大食人的一战,晋王几度累得抬不起肩膀。



       李景恒心想着,即便是不如当年的伯父们,但好在后继有人了,若不计较他们的才能,也是极好的。



       谁又能管得了后人会如何,只要后继有人,当年宗室伯父们也该欣慰了吧。



       当大军终于到了碎叶城下,程咬金笑呵呵地看着年轻人们回来了。



       这些人都是大唐下一代将领中的翘楚。



       当裴炎要走进碎叶城,忽然感觉到自己的肩膀一沉,他转头看去,见到了大将军的一张大脸,还有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盯着,被盯得有些发毛。



       “大将军?”



       程咬金又挂上了和善的笑容,道:“可惜了。”



       裴炎不解道:“可惜?不知大将军可惜什么?”



       程咬金抬首道:“军中的老兄弟们都在想着后辈将领们会如何?你们都是骁勇的少年人,只可惜你是个文臣。”



       裴炎行礼道:“小子虽是文臣,亦可上阵杀敌。”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入文臣一列?”



       “这……”裴炎犹豫再三解释道:“小子如今还在安西军任职参军,待回去之后……”



       注意到大将军的眼睛又瞪大了几分,裴炎道:“小子就入军中。”



       “好!”程咬金点头,摆了摆手,示意他进城休息。



       刚走了两步,裴炎来到城门口,再一次转身向着程咬金大将军行礼。



       葱岭一战,程咬金大将军在后方指挥若定,风轻云淡的。



       娄师德没有收到朝中的回信,他就还是御史,上前询问道:“大将军!”



       程咬金一把将人扒开,对这个人没有兴致。



       程处默策马上前,道:“老货,何苦为难裴炎?”



       “老夫还不是为了朝中那些老兄弟着想。”



       “老将军们?”



       “嗯。”程咬金抚须道:“军中那些老家伙托付老夫寻几个好苗子。”



       大军进入碎叶城内休整,之后又要长途跋涉去伊犁河,将牲口栓好之后,一路从怛逻斯城而来的唐军抓紧休息着。



       如今的碎叶城被改建成了坐北朝南,这座城四四方方,两条大道呈十字,从南北东西交叉在城中。



       甚至这里的屋子都用上了唐人的屋子的样式。



       碎叶城还有很多地方在修建,甚至还有从安西都护府派人工匠在主持事宜。



       狄仁杰打量着这座碎叶城,道:“纪王,这城建设得还真快呀。”



       李慎道:“葱岭不缺石料,但缺少大树,别看样式如长安那样,可都是用石料垒出来的。”



       裴行俭迈着大步走来,说了一句,“为何不让人来葱岭种树?”



       李慎解释道:“葱岭的树木不好长,针叶林倒是不少。”



       唐军到了碎叶城又得到了粮食的补给,带来的许多人口,多数都在城外休息。



       安西都护府送来了不少粮食,粮食堆积如山,够唐军吃几天几夜的。



       王玄策与蒋师仁近来胃口很好,他从天竺回来之后一直吃得很好。



       茹来杰没有吃唐人的粮食,他吃着糌粑道:“明天我就带着吐蕃的孩子们回去了。”



       王玄策迟疑道:“这么着急回去吗?”



       茹来杰道:“嗯。”



       “你不想去长安,也不想去安西都护府?”



       “不去了。”茹来杰咳了两声,他又喝了一口奶茶润口,道:“唐人征服了葱岭,天可汗一定会很高兴的,赞普也会高兴的。”



       两人拿起酒碗,与对方的茶碗一碰,仰头将酒水一饮而尽,蒋师仁道:“待我回了长安安顿好,我们会来吐蕃看你。”



       茹来杰微笑道:“我的朋友,我在吐蕃的雪山上等你们。”



       “我们是一同征战的好兄弟,我的吐蕃兄弟,你一定不要这么早老死。”



       茹来杰大声笑着,张嘴露出了一口老牙。



       第二天临行前,王玄策让娄师德记下来吐蕃兵所有人的名字,这才将人送别。



       碎叶城外的雪山下,王玄策,蒋师仁,契苾何力送别这位吐蕃老人。



       茹来杰看着已走向回家路的吐蕃孩子们,他笑着道:“我回到了吐蕃,王将军也该回到长安了,我会写信给远在长安的王将军。”



       王玄策作揖行礼。



       茹来杰坐在牛背上,笑呵呵道:“别了,唐人兄弟们。”



       言罢,他让孩子牵着牛,一路朝着吐蕃的方向而去。



       看到蒋师仁一副不舍,还双眼通红的模样,王玄策道:“他不会去安西都护府的,也不会去长安的。”



       蒋师仁道:“也不知道我再去吐蕃的时候还能不能再见到他。”



       契苾何力笑呵呵道:“他终究是吐蕃的大臣,不是天可汗的臣子。”



       王玄策点头,“凉公说得在理。”



       契苾何力又道:“朋友就是这样,终有离别的一天。”    蒋师仁询问道:“当年凉公告别天可汗也会难受吗?”



       契苾何力朗盛笑道:“哈哈哈!以前的大唐是光芒万丈,现在的大唐勇敢无畏。”



       凉公见证了葱岭一战的过程,这是他对现在的大唐的评价,以前的唐人将领都是天下的英雄豪杰。



       现在的唐人继承了当年的风光,契苾何力见证了现在的唐人少年是多么地勇敢无畏。



       当年豪杰都老了,大唐的年轻人勇敢地登上了高原,在严寒中杀敌。



       王玄策奔赴数千里,从天竺穿过山脉来到葱岭驰援。



       这等壮举当该彪炳史册。



       自贞观后,勇敢无畏的唐人在葱岭扬威。



       大唐的少年将军们也可横刀立马,亦如当年天下英雄们的豪情,一诺千金,奔赴数千里。



       碎叶城内,人们正在埋锅造饭,吃饱之后再一次踏上归途。



       李慎忙碌地交代着修建碎叶城的事宜,也在这天,碎叶城迎来了一批客人。



       这些客人来自葱岭南面的小勃律国。



       程咬金,娄师德,薛仁贵,裴行俭,王玄策五人一起看着小勃律国而来的使者。



       使者是小勃律国的大臣,他先是行礼,而后指向身后那几个穿着五彩斑斓衣裳的孩子,道:“这是我们国王的孩子,以及我们的孩子,我是国王的使者,前往大唐向天可汗朝贺。”



       王玄策认识这个大臣,他就是小勃律王身边的大臣,当初借兵还是他给国王出的主意。



       程咬金询问道:“带这些孩子去做什么?”



       使者恭敬地行礼道:“大将军,这些孩子希望去长安,去长安读书。”



       程咬金再问道:“哪几个是小勃律王的儿子?”



       使者拉出三个孩子,这三个孩子也是十分恭敬地行礼。



       薛仁贵小声嘀咕道:“怎么大宛与安康两国的使者不来?”



       裴行俭冷哼道:“他们是贼子,自然不敢来。”



       程咬金问道:“这位使者,这是你们国王全部的孩子吗?”



       使者回道:“是的。”



       裴行俭给程咬金使了使眼色。



       老将军当即明白了意思,便走到了一旁,低声询问道:“怎了?”



       裴行俭小声道:“大将军,小勃律在葱岭西南又邻近吐蕃。”



       “你是何意思?”



       裴行俭看了看身后的使者,对方依旧是礼貌的笑容,再一次压低声音道:“我们出征葱岭,看过那里的地势,将来的葱岭一定还有战事,小勃律国是连接吐蕃与葱岭的要道,若能够得到小勃律的依附,说不定在将来能够稳住葱岭的局势。”



       程咬金迟疑道:“当真?”



       裴行俭重重点头。



       程咬金将信将疑,而后咳了咳嗓子,对使者道:“好,你随老夫一同去长安。”



       使者再一次笑着行礼。



       此去长安还有八千里,唐军开拔的时候将碎叶城能带走的东西也都带走了,装了满满十车的五色盐,随行所缴获的人口扩大到了七万人,庞大的队伍一路走向伊塞克湖。



       沿途已可以看到从天山方向而来的唐军,每天走一段路都会有唐军的传令兵来往递送消息。



       娄师德送去朝中的调任奏章没有消息,他依旧穿着御史的官服,记录着一路行军发生的事。



       伊塞克湖依旧飘着雪,告诉着唐军现在依旧是寒冬时节。



       唐军在伊塞克湖边休息,补充着饮水,埋锅造饭。



       慕容顺吹着一个埙,为唐人的休息增添了几分滋味。



       从葱岭带来的人口每人每天都有饼与肉干吃,如果过了伊犁河之后,这些人口就要开始劳作,提振西域的生产力。



       回首望去,如今的葱岭是很萧条的,萧条到碎叶城的以西的地界数千里见不到人烟了,一座座城也是空空荡荡,偶尔还有百来个西域守军在那些唐军打下来的城池休息着。



       或许过不了几个月,就会有唐人官吏前往葱岭。



       又走了一个多月,大队人马这才到了伊犁河,押送的车队一眼望不到头。



       张士贵老将军须发花白,在伊犁河边给了程咬金一个大大的拥抱,重重拍了拍对方的后背。



       唐军有了回到家的感觉,众人也都放松了许多。



       其实唐军在西域也是有孩子,他们与胡人女子所生的孩子。



       天竺女王依旧坐在奢华的马车内,她抱着自己的儿子,看着河边的一大群孩子,脸上带着笑容,眼中带着热泪。



       大军沿着坎儿井走在回安西都护府,王玄策讲述着关于长安城的模样,天竺女王安静地听着。



       孩子有些闹了,王玄策便抱过儿子,又道:“我们大唐是很开明包容的,你去了长安就会知道,那是一个十分繁华的地方。”



       当众人到了安西都护府,皇帝的旨意也送到了这里,这道旨意便是修建安西大都护府,扩建崇文馆,建设官邸,建设卫府。



       新任的安西都护是李义琰,随行而来的还有一个鸿胪寺官吏郭待举,一起从朝中而来的还有一位将军,李奉诫。



       程咬金认识李奉诫,是李大亮家中的小子,便问道:“你小子不是崇文馆的学生吗?怎么来安西都护府了?”



       李奉诫穿着甲胄回道:“家父得了孙子,小子继承家父功勋,来安西都护府任职。”



       程咬金冷哼道:“你家老货嫌你不耐烦了,赶你出来了?”



       李奉诫欲言又止,只好道:“程大将军果然……”



       “老夫的招子向来犀利,你家老货放什么屁,老夫都不用去问。”



       李奉诫苦笑道:“其实是小子即是崇文馆的学子,身兼将军与西域崇文馆主事,奉命与李义琰,郭待举兴建西域。”



       程咬金才不管这个李奉诫是什么原因来的西域,一口咬定就是他家老货看自家小子不爽利。



       谁家老货都一样,有了孙子就不要儿子了,李大亮家也一样。



       李奉诫上前道:“裴都护借一步说话。”



       “好。”



       前后两位都护府要交接事宜。



       娄师德要与郭待举交代。



       梁建方要与李义琰交接兵符。



       一批将士回家了,驻防西域多年的将士其实有不少人早已在西域成家,现在大家都可以回长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