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72章 以势压人,以利动人

作品:《 我在大夏窃神权

       花园内,阳光明媚,鸟鸣声起伏,清风从洛河吹来,让整个环境显得格外清幽。



       钱光运认真地看了一遍这一版的报纸。



       虽然他知道周铁衣的奏折,要扩展邸报之法,广开言路。



       但从来没想过他们商家有上邸报的一天!



       就这一点,修行商道之人就要记下周铁衣的恩情!



       这份邸报的价值,已经不止是单纯用钱财可以衡量的了,可以说,只要周铁衣能够顶住政治压力,将这份邸报推广出去。



       单单是钱财的损失,他们在座的商会愿意包圆,甚至给周家的好处,绝对不会少!



       一直以来,兵家缺少发言的渠道,商家就不缺了吗?



       他们更缺,只不过商道连二品都没有,他们根本不敢往这方面想。



       哪个商道修行者,就算是三品‘兼济’,敢伸手儒法两家的言道权柄?



       只要敢伸手,绝对会被立马按死,不会给你任何一点妄想的机会。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而现在,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摆在面前,就算知道这个机会蕴含着危险,但钱光运也挪不开眼睛,想要努力抓住这一线机遇。



       看完了这份版面讲什么,钱光运神色微变,沉吟了几息,平复心态,才开口问道,“周总旗,可否传阅?”



       他旁边的商会头头们,视线都瞟了过来,想要看看能够让钱光运都沉不住气的‘文章’写的是什么。



       周铁衣摆了摆手,“事无不可言,这份报纸要发行天下,自然需要诸位先阅览,提提意见。”



       听到发行天下四个字。



       钱光运手更是激动地一抖。



       一方面是因为喜悦,另一方面也隐约明白周铁衣要干什么了。



       他将报纸递给旁边人,虽然在场有十多位商会会首,但大家都是修行者,一目十行,不过半炷香的时间,大家都传阅完毕。



       甚至有位样貌粗犷,身材更像是行伍之人的会首插话道,“敢问周总旗,这版报纸当真是为我商家而办的?不会再更改了?”



       他看完之后,最大的疑惑,就是一整篇都是和商道有关,没有其他的内容。



       其余人在高兴之余,听到这个问题,也忍不住看向周铁衣。



       如果这‘邸报’底稿只是写出来给他们十几个人看的,真正印刷出来大不一样,那么他们高兴个什么劲。



       周铁衣笑了笑,“诸位放心,写出来和印出来自然一样,只不过《天京报》分为八版,一份八张,这只是其中一张,另外还有‘圣谕’,如今是天后娘娘代笔,‘军事’是右将军主笔……”



       他声音顿了顿,没有解释剩下几张写什么,因为在场的人绝对会有将消息放给儒家的。



       不过仅仅只是天后,右将军也足以震慑所有的商人了。



       天京之内,最有权力的一共就五人。



       圣上,天后,三司。



       连太子都需要排在这五人之下。



       周铁衣原本是‘孤臣’,因为圣上的宠幸,所以敢接连得罪天后,太子,三司。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所以即使知道周铁衣如今是‘幸臣’,但大家还悠着点,和周铁衣保持适当的距离,既不得罪,也不敢轻易靠上来。



       而现在,凭借一版报纸,周铁衣拉拢了天后和三司之一的右将军尉迟破军,暂时瓦解了三司的联盟。



       并且因为这件事是给圣上办的,也是明面上递了奏折,三司批注,请示了圣意,不是他私下结党营私。



       反而显得他周铁衣大公无私,为了圣上的事情,可以与政敌联合,在圣上心中也不会因此失分。



       相比这上面的关系厉害。



       用报纸拉拢他们商家的支持,都算是旁枝末节了。



       这手段真是高啊。



       看懂了这《天京报》的一部分内涵,钱光运越发不敢小瞧周铁衣,在心中对这位将军次子的评价再拉升一个层次。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稍微施展手段,就可以搅动天下局势的绝代弄臣。



       有圣上,天后,三司之一右将军的加持。



       就算三司另外两位大佬,法家的司律青空规和儒家的司民董行书联合起来,也绝对压不住这份报纸的发行!



       这就是合纵连横之术。



       “这是应该的。”



       钱光运打断周铁衣的话,他不想要听周铁衣具体怎么安排。



       因为听得机密越多,自己越有可能出事。



       别看他掌握东南商会,本身还是四品修行者,但是上面那些人物真的斗起来,就算他身后利益攀枝错节,甚至家族内有三品修行者支撑,但终究是一枚可以舍弃的棋子,甚至他被抹杀了也掀不起多少风浪来。



       他现在只想要肯定八版中有一版按照这上面写的做。



       剩下的,就是他们商家要付出多少代价,让周铁衣不变卦了。



       周铁衣笑了笑,也没有继续说剩下的排版,“我今日来,有两件事,需要大家帮忙。”



       这次不仅是钱光运,而是在场所有会首,松了一口气,恭敬地说道,“周总旗请吩咐。”



       “一件自然是这版面的内容,你们按照我的想法,每三天整理几份底稿,送到我府上《天京报》主编胡文郎那里,他再挑选整理,递给内务府印刷……”



       说到这里,周铁衣看向冯子宽,冯子宽明白这是周铁衣再一次给自己面子,自然不会拒绝,笑道,“周总旗是主办,咱家只是督办,就按周总旗说的做。”



       花花轿子人人抬嘛,现在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阶段。



       在看到具体的利益,但却没有分配到具体好处之前,大家都很和睦,因为有奔头,所以喝口水都是甜的。



       只不过等好处到手,看到别人拿的更多,才会有人心里不服气,开始挑事,因为人心沟壑难填,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也是很多人可以‘同吃苦,不能共享福’的原因。



       周铁衣继续说道,“但这《天京报》毕竟不能够只发行天京一地,我准备着刊印天下,所以需要借助商会的渠道,至少能够像家的《天下事》一样,发行到四十九州的主府。”



       “我想的是,头一个月先试试水,每三天,天京发行三万份,整个天下发行十万份,诸位觉得如何?”



       周铁衣没有夸下海口。



       先一步步来。



       到时候就算天京三万份没有完全发行成功,也可以交给商人们,分摊到整个天下的十万份之中,绝对可以消耗得了。



       虽然这近乎掩耳盗铃。



       但却有一个明面上的巨大好处。



       那就是自己可以做一本好账给圣上看!



       这《天京报》是给圣上发行的,圣上才不在乎亏了多少钱,他在乎的是能不能够广开言路,扼制儒家,法家在天下人中的话语权。



       所以他才赐下那件白虎斗麒麟的锦衣,让自己去扼制儒家。



       而三万份报纸明面上成功发行,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到时候自己再让在场的商人们消化十万份报纸,发行天下,别管普通百姓买没买,反正这十三万份报纸是印刷出来了,也卖出去了。



       这对于圣上,就是喜事,自己也足以邀功,圣上就算再厉害,难道他真的去追查每份报纸到底卖没有卖到普通人手里?自己不说,商人们不说,都歌功颂德,扩张到整个天下,圣上也只会听好话,只听得到好话。



       甚至就算他知道报纸的数量差一些,但只要不是大失败,他就会当做大成功来奖赏自己。



       为什么前世各大公司喜欢做明面上的账目?



       因为有些账明面上大家都好看,里子是怎么样大家都清楚,但只要不出大问题,从上到下都不会愿意去追究,因为谁追究,谁解决,即使对于圣上也一样。



       所以小问题才会越滚越大,直到无法解决。



       这套路,自己熟得很。



       十三万份!



       还只是初步计划!



       在场的商人们脸上的喜意都快要遏制不住了。



       即使只有八分之一的版面,但这对于商道的好处也无法言说!



       “现在第一步的问题是价格。”



       周铁衣说出了今天来的第二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借助商人们的渠道,给报纸增加发行渠道。



       商人们本来就擅长卖东西,在这一点上,就算是掌管《天下事》的家也远远比不上。



       第二个目的自然是让商人们承担发行成本。



       内务府支持报纸初期的每天一万份,每三天三万份的亏损已经让冯子宽皱眉了,当然不可能再填上这十万份的窟窿。



       “总旗的意思是?”



       钱光运知道这是他们商家该付出代价的时候,不过正是需要自己等人付出代价,这件事才显得正常。



       不然周铁衣光给他们好处,他们还不敢接呢!



       “我的想法是每份报纸的成本在三十文,卖给普通人五文。”



       在场的商会会首们神色微变。



       这亏损可不小。



       不过他们不像是小商人一样只看眼前的利润。



       相比于话语权带给商道的变化,这种程度的亏损他们甚至敢直接认下,只要周铁衣不变卦,不会删减内容,也不会加数量。



       现在最怕的是周铁衣以后想要增加数量,那样亏损就会大到商会也不敢认的地步。



       周铁衣没有解释后面的计划,而是笑着说道,“当然这是第一步,等稳定了这十三万份的销量,之后我们再慢慢谈其他的事情。”



       钱光运和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出了画外音。



       不过光是这第一步带来的成功,就足够让商人们付出上百万两来尝试了,每年盐商给各部的孝敬,都不止这个数,在场的众人摊平一下,再加上内务府摊了每三天三万份的亏损,甚至大家感觉还很赚!



       钱光运看了看左右,大家都微微点头。



       然后钱光运起身,对着周铁衣认真一礼,“我等领命,自然不敢让内务府亏着,这十万份报纸,我们商会愿意以每份三十二文购买,再以每份五文卖给百姓,算是为国分忧,为民谋利。”



       周铁衣也没有拿大,起身扶起钱光运,“您老是商道魁首之一,我刚好有件私事想要请教您。”



       重头戏来了。



       周围的商会会首们露出秒懂的神色。



       先都是正事,他周铁衣可是一份好处都没有拿。



       为圣上办的事情,周铁衣可以吃亏,但是为自己办的事情,他绝对不会吃亏,还需要在场的人吃亏。



       周铁衣看了一眼郝仁,郝仁立马拿出准备好火车商会入股草案,一共十二份,递给在场的十二人。



       这份草案,不仅确定了股权的定义,确立了董事会和董事的名称,明确了责任和义务,规定了股权持有者的分红权,建议权,赋予了周铁衣绝对的决策权,自查监督权,同时还附带了其余股权的持有者名单。



       右将军府尉迟敬,司律府青空命,二等飞熊将军府申屠元……



       几乎白虎城大大小小叫得出名号的武勋家族,都参了一股。



       不仅如此,更让大家在意的是领头参股的两人,尉迟敬,青空命!



       刚刚那份《天京报》,已经说明了周铁衣有能力瓦解三司,将已经得罪了的右将军再次拉到自己阵营之中。



       而这份《火车商会股权书》更甚!



       虽然没有圣上和天后落笔,但周铁衣能够拉拢来司律府!



       商人们可不会管周铁衣如何做到的,他们只看到了一个事实。



       今天周铁衣拿来了两份纸。



       一份得到了天下最有权势的五个人中三个支持,另外一份得到了五个人中的两个支持。



       而且顺序是《天京报》在前,《火车商会股权书》在后。



       是不是可以默认为,《天京报》在给《火车商会股权书》背书?



       他周铁衣,今天就是要以势压人!



       在场商会会首们当然看出了这是两件事,但就算是两件事,也不能够单纯当两件事来看。



       不然周铁衣凭什么敢当着冯子宽的面,将两件事拉到一起说。



       要知道冯子宽代表着圣上,今天的事情也会传到圣上耳中。



       钱光运忍不住多看了冯子宽一眼,想要从这位内务府总管脸上得到一些暗示。



       冯子宽虽然对周铁衣突然拿出一份叫做什么《火车商会股权书》的东西惊讶,不过这个时候他可不会拆周铁衣的台。



       首先,大家是政治盟友,之前的相处还算是愉快,周铁衣也不是蠢货。



       自己这个时候拆台,没有好处,只会得罪人。



       第二,这件事本来就不关自己的事,自己不用回答。



       下面的人怎么猜,是对是错,都不是我冯子宽的错。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冯子宽凭什么为了伱们在这件事上出力?



       于是他端起茶水就喝,茶碗遮挡住表情,一句话都不说。



       “我这火车商会虽然看起来小,但也是为了国朝之事,利国利民,若真的办起来了,我也要上书圣上,让圣上广而推之!”



       别管在场人信不信,反正我周铁衣话说在这里,这东西也是要圣上背书的!



       若是其他人说这话,商会会首们会嗤之以鼻,你以为你是谁,随便弄个商会,就能够让圣上背书,这怎么可能?



       但周铁衣不一样,他已经拿出了成功的案例,也拿出了实际的行动方案,甚至可能连时间都已经确定好了。



       以势压人,算无遗策啊。



       现在整个天京,最有权势的五个人,只有儒家的董行书反对。



       但就算儒家的董行书再厉害,也独木难支,能够挡得住这汹汹大势?



       钱光运在心中无声的叹息一声。



       再次将周铁衣拔高一个档次。



       如果说之前,他只是认为周铁衣有能力借助圣上的荣宠和儒家掰手腕。



       现在,他不得不说,周铁衣已经占据上风了,若儒家还不拿出切实的手段,这天,恐怕要风云色变了!



       甚至他心中产生了一个和竹青衣一样的怀疑,是不是道家的气运已经开始转移了?



       想到这里,他心中又是凛然,对啊,到现在为止,周铁衣还根本没有动用他们家在道家的话语权呢!



       钱光运放下手中的文件,肯定地说道,“我东南商会愿意认购十万两白银的股份……”



       他没有提股份多少,反正这都是周铁衣一句话的事情,只要‘利国利民’,这钱他们得出,就算是为了上面落笔的人名,这商会只是一个空壳子,他们也得认!



       十万两,买个太平,太划得来了。



       周铁衣端起茶水,笑着喝茶,没有回答。



       我弄这一圈,武勋加在一起,都认购了十万两,你东南商会就只认购十万两,是什么让你们觉得自己可以和白虎城的武勋平起平坐的?



       是不是觉得我周铁衣年轻,好糊弄啊。



       见周铁衣没有说话,也没有放下茶碗。



       钱光运心里咯噔一下。



       周铁衣这胃口和他的能力真是一样大啊!



       于是再试探地说道,“我刚刚又想了想,既然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我东南商会自然不能够落后,等会儿我去商会中问问其他的同行,他们肯定踊跃参与,估计还能够认购十万两的股份。”



       一下就拿出二十万两买一张纸,这已经不少了。



       而且薅羊毛要慢慢来嘛,不能着急,把羊都吓跑了,自己到哪里去薅羊毛啊。



       周铁衣笑着放下茶碗,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响声落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既然东南商会拿出了一个现成的例子,大家也‘踊跃’认购股份,不一会儿,就筹集了两百万两。



       即使是见过真正大世面的内务府总管冯子宽都多看了周铁衣一眼。



       现在宫里的人早就知道周铁衣弄臣的本事,随便就能够将圣上哄得开怀大笑,听说苏洗笔那家伙也时常对底下的干儿子们自叹不如。



       而现在这手捞钱的本事,也让自己这个内务府总管目瞪口呆。



       这两百万两我周铁衣不仅要拿,而且当着圣意的面拿,拿的光明正大,为国为民!



       等大家认购完了之后,周铁衣笑道,“诸位既然都已经是火车商会的股东了,那么就各派一个财务来商会监督账目……”



       周铁衣虽然这么说,但钱光运哪敢这么做,怕这是周铁衣试探之举,连忙想要起身拒绝。



       不过周铁衣抬手阻止,“钱董事容我把话说完。”



       既然是已经认购了股份,那就是自己人,称呼也就要变一变。



       钱光运听到‘董事’这个称呼,先是有些不适应,但联想到这个称呼的含义,心里面有喜有忧。



       喜的是周铁衣算是接纳了自己等商人,如果朝局没有大变化,他是不会再来找商会的麻烦。



       但忧的是,这样一来,会不会给儒家释放不好的信号。



       不过事到如今,他如何能反悔,怎么敢反悔,难道连《天京报》的承诺也一并反了?



       周铁衣继续说道,“青空伯父也说过,这银子他要看账,我拿着这银子,不是给自己花销,是真的要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所以事无不可言,诸位来看账目,是给天下人看的,不是给我周铁衣看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