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217章 媲美卧龙的天纵奇才!老刘爱才又不是看脸!抢时间,就得出奇兵!

作品:《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黑衣文士?



       水镜弟子?



       速取淮南之策?



       光这几句话,刘备听着便是精神为之一振,不禁面露奇色。



       “水镜先生的弟子?”



       “那就是徐元直的同窗了,不知会是何人,怎会出现在金陵?”



       老刘惊喜之余,又心生几分狐疑。



       当初攻取襄阳后,水镜先生门下的弟子,基本上就被他尽数征辟。



       比如徐庶,崔州平,石广元等人,现下皆在州郡中任职。



       徐庶更是被委以重任,往宛城辅佐魏延,肩负着抵御曹操的重任。



       老刘实在想不出,还有哪一个“漏网之鱼”,不曾被自己招至麾下。

m.quanzhifashi.com

       “主公,若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水镜先生门下,排名第二的那个人来了。”



       “此人的天资底蕴,可与阿亮相媲美,亦是一位王佐之士。”



       萧方微微而笑,却已猜出了来者是谁。



       老刘大为惊喜。



       诸葛亮是什么天资,他再清楚不过了,那可是王佐级别的惊世之才。



       有朝一日韬略大成,甚至有追上萧方脚步的天纵奇才。



       萧方竟称,这个神秘的水镜弟子,天资底蕴可与诸葛亮媲美,这让他焉能不惊喜若狂。



       “快,快请那位奇士前来相见!”



       刘备不假思索的便喝道。



       白毦卫领命退下。



       刘备满心期待,忙又向萧方问道:



       “景略,不知这位水镜高徒尊姓大名,怎在襄阳时,不曾听你提及过?”



       萧方呷一口汤茶,不紧不慢道:



       “此人姓庞名统字士元,乃襄阳庞氏子弟,庞德公之侄。”



       “主公不记得了么,其实先前庞德公也提及过,说这庞统天资不凡,可为主公所用。”



       “只是这个庞统,学有所成之后,便云游江淮,多年未曾归乡。”



       刘备思绪一转,恍然大悟,这才想起先前在襄阳之时,确实有听庞德公提过一嘴。



       只是他未曾想到,庞德公随口提及的这个侄儿,在萧方这里,竟然评价为可与诸葛亮媲美的世之奇士。



       “是备一时疏忽,没有细问一下那庞公,竟是误了这么一位大才。”



       刘备先是一番自责,尔后又苦笑道:



       “景略啊,你对荆襄豪杰奇才如数家珍,既然知道这庞士元乃是王佐之士,这几年为何不早些举荐?”



       “若你早些举荐,我定然请庞公出面,无论如何也要将这庞士元招至麾下重用才是。”



       老刘爱才如命,跟庞统擦肩而过这么多年,自然是心下万般可惜。



       萧方却是一笑,淡淡道:



       “自古奇才多傲物,这庞士元自然也不例外,自然是眼界极高,不会轻易择主。”



       “这等恃才傲物的奇士,只有认定主公伱是真正的当世雄主,值得他为之肝脑涂地之时,他才会甘愿效忠。”



       “当年主公虽异军突起,夺取了襄阳,乃至整个荆州,却不足以打动这庞士元。”



       “当时纵然方向主公举荐了他,主公也请了庞公出面招揽,料想这庞士元也不会前来。”



       萧方道出了其中原由。



       这番对庞统的评价,倒也是客观公正。



       历史上的庞统,确实也是位眼睛长在头顶上的骄傲自负之士,是在老刘拿下荆南四郡,借得南郡之后,才投奔了老刘。



       而且最初还因老刘没有重用,只给了个县令做而闹脾气,上任后躺平摆烂消积怠工,险些被老刘治罪。



       还是诸葛亮从旁极力举荐,最终才让老刘看出,庞统确实有王佐之才,尔后才重用为军师。



       想想也就是老刘性子好,驾御庞统这类恃才傲物的怪才有一套,这要是他碰上了曹操,估摸着早就一刀砍了。



       “原来如此,听景略你这么一说,当年这庞士元不来投奔备,也在情理之中了。”



       刘备恍然省悟,当即起身道:



       “既然军师说了,这庞士元身负大才,自有大才的骄傲自负,那备更不可怠慢,得亲往府门迎一迎他才是。”



       于是老刘当即放下眼前军议,亲自往府门外迎接那庞统。



       黄忠,鲁肃等谋臣武将,也皆是满怀好奇的跟着一并前去,想要看看被萧方评价如此之高的奇士,倒底是何等风采。



       片刻后,刘备已带着众人,站在了府门之外。



       一辆马车徐徐而来,停在了州府门前,一名黑衣文士不慌不忙的下了马车。



       不用问,来的就是那位水镜高徒了。



       只是这人的外貌,却令众人瞪大了眼睛。



       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头大脸长…容貌说不上丑陋吧,但也极为古怪。



       这般形容外貌,与诸葛亮的面如冠玉,清秀儒雅简直是天壤之别。



       光看这第一眼的外表,众人实难想象,这是萧方口中,可与诸葛亮天资媲美世之奇才。



       “景略…”



       刘备也是一脸意外,目光不由看向了萧方。



       萧方干咳了几声,脸色略有些尴尬。



       先前只顾着吹庞统的才华能力了,却忘了告诉老刘,这庞统优点主要在肚子里有货,至于这颜值嘛…不提也罢。



       “烦请通传左将军一声,襄阳庞统前来拜访!”



       那黑衣文士倒是自信的紧,缓缓上前几步,昂首高喝。



       众人心头一震,叹服的目光齐望向了萧方。



       虽说这来人的外貌气度,与众人所想象的大不相同,但如萧方所料,来人确实乃是襄阳庞统。



       且冲他这般气势,瞎子也能看得出,来的这是位骄傲自负之人。



       “果然如军师所说,这庞士元是位性情自负之人呀…”



       刘备心下一笑,当即理了理衣冠,走下阶来,拱手道:



       “在下便是刘备,久闻襄阳庞士元智计非凡,乃王佐奇士,今日终于能一睹士元你的风采,果然是名不虚传!”



       老刘是爱才又不是看脸,先前只是有些意外而已,却并不会因为庞统相貌古怪便心存轻视。



       当下依旧是礼贤下士,对庞统给予了足够的敬重。



       原本高昂着头的庞统,却是脸色一变,半开半阖的眼眸,陡然间睁了开眼。



       他看向刘备的眼神,分明写着惊讶二字,显然是没有料到,大名鼎鼎的刘皇叔,竟然已提前一步出府,来迎接他这一介布衣。



       “统…统见过左将军。”



       原本从容自信的庞统,此刻却有些受宠若惊,应对反倒不太从容。



       “士元啊,府中已备下接风酒,咱们边喝边纵论天下!”



       刘备是哈哈一笑,拉着庞统便进了府中。



       庞统早知刘备礼贤下士,却没想到这位左将军还会如此平易近人,初次见面便半点也不见外,拉着他就要进去喝酒。



       待到他从措手不及中反应过来时,人已坐在了州府正堂之中,手中酒杯已被刘备亲手斟满。



       “军师言士元你乃王佐之士,有经天纬地之才!”



       “士元你竟能算出,备正有意渡江北上讨伐吕布攻取淮南之意,偏偏在这个时候来教授备速取淮南之策。”



       “看来军师果然没说错,不知士元有何良策,还请赐教?”



       刘备酒杯对着庞统一举,脸上是虚心求教的模样。



       庞统却心头一震,脸上顿生诧异。



       他是自恃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毕竟年纪尚轻资历尚浅,还未得凤雏的外号。



       所谓的绝世之才,也仅限于司马徽,庞德公这些“圈内人”欣赏,却还未得世人认可。



       故今日他前来拜访刘备,调门虽然起的很高,实则是心虚的紧,只怕自己这个声名不显的“小人物”,得不到刘备的重视。



       谁料,刘备却是出人意料的对他礼敬重视,令他大感受宠若惊。



       再听刘备这么一说,那位传说中有谋圣之名的萧军师,竟然也知晓他的存在。



       甚至对他的智计才华都了如指掌,能评价他为王佐之士,有经天纬地之才!



       萧方的这份识人之能,不禁令他暗自惊奇。



       “这个萧景略,果然如传闻中般神通广大,竟知我庞统之名?”



       庞统目光转向众谋士,目光一扫,立时落在了那位手执羽扇,飘逸绝尘的年轻文士身上。



       以他眼光之犀利,一眼认出那必是萧方无疑。



       “统于淮南云游之时,便早听闻过萧军师的种种奇谋神算,心中已神往已久。”



       “不想萧军师竟也知我庞统,统当真是受宠若惊。”



       “萧军师神机妙算,必已有速取淮南之策,统今日前来,恐怕是班门弄釜,贻笑大方了。”



       庞统忙向萧方拱手见礼,自嘲了一番。



       他虽然桀骜驯,自恃智计非凡,但在萧方面前,却不得不收敛自己的自负。



       “士元夸张了,我若真如你说的那般,那岂不成无所不能的神仙了?”



       萧方自嘲一笑,却道:



       “咱们适才正商议着如何速破淮南,士元有何良策,不妨说来听听吧。”



       庞统遂也不再谦虚,起身来到地图前,从容一指:



       “淮南心脏在寿春,欲取淮南必取寿春。”



       “而攻取寿春,则有两条路,一路是由合肥出兵,沿淝水上,破成德城抵寿春。”



       “这另一路则是经沘水北上,先破六安至取阳泉,从淮水上游进抵寿春城下。”



       “淝水这一路路途最短,乃攻取寿春首选路线,故统离开淮南时,吕布已在修筑加固成德城墙,并往该城中提前运送粮草。”



       “很显然,一旦左将军率军由合肥北上,吕布必将亲率大军,南下成德城阻挡。”



       “左将军兵威虽盛,但吕布若拒守不出,左将军未必就能速破成德城,攻取淮南的时间,也必会往后拖延。”



       “而今袁绍南下在即,左将军要争抢时间,在袁曹分出胜负前拿下淮南,自然不可能在成德城与吕布僵持下去。”



       “所以,淝水这一路兵马,只能做为吸引吕布的佯攻之兵!”



       庞统口若悬河的分析了一番,尔后手往地图上六安所在一拍:



       “淝水这一路行不通,那我们就只能走沘水这一路。”



       “那孙权投奔吕布后,吕布不但认其为义子,还拨给他两千兵马,令其驻扎于六安守沘水这一路。”



       “孙权进驻六安后,正大肆招揽淮南籍的孙家旧部,如今已招拢了数千散兵游勇,略成了些气候。”



       “统的计策便是,左将军率主力走淝水一路,吸引吕布主力拒守成德,却另遣一路奇兵走沘水,利用孙权招揽孙氏旧部这一破绽,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