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238章 该让他们独挡一面了!天时地利,随心所欲!看看曹贼派谁送死!

作品:《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老刘和众人听明白了,萧方这是判断,曹操和袁绍会出兵救吕布。



       曹操要救吕布,只能从许都发兵,必走颍水南下,直取阳泉。



       袁绍要救吕布的话,就只能由袁谭从徐州分兵,南下夺取盱眙。



       这两座城池,一东一西,乃是救寿春的必攻之地。



       “袁绍兵多将广,光是袁谭一路兵马,就有近五万余人,分兵来救吕布倒也绰绰有余。”



       “只是曹操兵力捉襟见肘,现下几乎已无兵可调,曹仁在徐州节节后撤,他都无一兵一卒增援,又何来多余兵力救吕布?”



       “逊以为,曹操想救吕布,只怕也有心无力吧。”



       陆逊一语点出了曹操兵少的软肋。



       庞统微微点头,亦道:



       “曹操现下唯一能调运的机动兵力,就是许都的几千镇军。”



       “可这几千兵马,担负着监视天子的重任,曹操他岂敢轻易动用?”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倘若许都兵力空虚,忠于天子的汉臣趁势举事,曹操后院起火,岂不危矣?”



       陆逊和庞统的分析,听似句句合理,倒是无从辩驳。



       老刘的目光,则再次看向了萧方。



       萧方却一笑,意味深长道:



       “士元和伯言所说,自然是不无道理,若依常理来判断,曹操确实已是无兵可调。”



       “但你们不要忘记了,曹操最善用奇兵,其麾下郭嘉之流,也多为奇谋之士。”



       “我们只需防着曹操出奇制胜便是,至于曹操怎么变出来一路奇兵,那我们就不必去费心细究了。”



       一席话,将庞统和陆逊的质疑,立时压了下去。



       老刘则神色警觉起来,重重点头道:



       “军师言之有理,曹操用兵如神,向来喜好出奇制胜,确实不可不防。”



       “那吾现下就调两路重兵,一路增防阳泉城,一路向东先一步夺取盱眙,阻断袁军南下之路,军师以为如何?”



       萧方摇了摇头,却道:



       “曹操和袁绍发兵淮南,其目的并非为与我军死战,旨在牵制我军兵力,缓解吕布所受压力。”



       “倘若主公分重兵往阳泉盱眙,围困寿春的兵力自然要大减,则吕布所受的压力则骤然消减。”



       “如此一来,岂不正中袁绍曹操下怀?”



       刘备恍然省悟,不由眉头凝起。



       照萧方所说,调重兵增防此二城,则会削弱对寿春的压力。



       可若不调重兵的话,则不能确保二城万无一失,倘若为袁曹趁势攻破,后果则不堪设想。



       两难啊…



       “主公别忘了,袁曹虽有郭嘉沮授等绝顶谋士,主公亦有士元和伯言这等奇谋之士。”



       “现下,该是让他们独挡一面的时候了。”



       萧方轻摇着羽扇,笑看向了庞统和陆逊二人。



       刘备微微一怔:“军师此言何意?”



       萧方目光率先看向庞统:



       “士元,倘若主公只给你四千兵马,让你辅佐太史子义去守盱眙,若袁谭大军压境,伱可有信心守住盱眙?”



       庞统先是一怔,旋即领悟了萧方的深意。



       萧方这是要利用他的智谋,来填补兵少的软肋,要让他辅佐太史慈以寡敌众,抵挡住袁谭。



       庞统脸上旋即傲色燃起,自负的冷笑道:



       “军师小看我庞统了,袁谭若全师来犯,我可保盱眙万无一失。”



       “他若只分兵而来,我四千兵马,足以破之!”



       庞统依旧是那个骄傲自负的庞统,显然没有把袁谭放在眼中。



       换作是旁人,萧方定然笑他狂妄自大,但换成庞统他却深信不疑。



       凤雏狂傲,自有其狂傲的底气。



       “小关将军现下率两千兵马镇守阳泉,伯言,倘若主公令你去辅佐小关将军,若曹操以奇兵来犯,你可有信心守住阳泉?”



       萧方的目光,又转向了陆逊。



       陆逊也明白了萧方用意,当即自信的一拱手:



       “曹操若发奇兵袭阳泉,必定不敢明目张胆,逊猜测他必会伪装成商船,沿颍水南下,出其不意攻占我阳泉城北渡头,进而突袭我阳泉城。”



       “介时逊必会向小关将军献计,于渡头对来犯敌军半渡击之,两千兵马足以破敌。”



       陆逊虽不及庞统那般自负,却也对自己的智计有着绝对信心。



       只是话锋一转,陆逊却又顾虑道:



       “只是,如何能探知曹操奇兵来袭,提前做出部署,却是个难题。”



       萧方一笑,似乎早料到陆逊会有此顾虑。



       于是羽扇一摆,不假思索道:



       “这个难题,我早已为伯言你想好,你去了阳泉城后,大可学一学那孙权嘛。”



       学孙权?



       陆逊一愣,眼神一阵茫然。



       一旁庞统却听出了玄机,便笑着提醒道:



       “伯言,军师是令你学那孙权,于颍水上游修筑烽火台呀。”



       此言一出,陆逊蓦然省悟过来,眼眸中精光涌现。



       当初孙权为防他们奇兵奔袭,便于沘水下游修筑了烽火台,以提前百里可探知敌情。



       萧方这是要他依葫芦画瓢,用孙权之策,来防范曹操!



       陆逊先是一喜,但即刻又想到什么,忙道:



       “这烽火台之策虽妙,只是先前军师已用白衣渡江之计,破了这烽火台。”



       “此事,曹操定然已有所耳闻。”



       “咱们仿效孙权用烽火台之策,倘若曹操也学我们,用白衣渡江之计破解,又当如何?”



       萧方眼中透出一丝诡秘,却道:



       “颍水的地形与沘水不同,你们修筑烽火台的方式,自然也与孙权不同,管叫曹操无从察觉。”



       “这具体有何不同,我就先不说了,以伯言你的智计,去了阳泉一看便知。”



       地形不成?



       陆逊思绪飞转,眼神茫然依旧,猜不出萧方的言外玄机。



       萧方却不再过多解释,向着老刘一拱手:



       “主公,你看方的这般安排,可行否?”



       刘备对萧方自然是深信不疑,眼见萧方如此从容自信,料想必定万无一失。



       当下毫无犹豫,欣然道:



       “景略你算无遗策,这般安排自然是万无一失。”



       “好,备就依你之计行事!”



       刘备遂用萧方之策,令太史慈庞统率四千精兵,星夜兼程沿淮水东进,前去夺取盱眙城。



       陆逊则领了密令,向西往阳泉城与关平会合。



       为了确保这两位谋士的安全,在萧方的提议下,刘备特令陈到率一队白毦兵保护庞统周全,萧方又令许褚率一队虎卫,保护陆逊前往阳泉。



       两路兵马安排妥当。



       刘备则继续亲率主力,对寿春城进行围困。



       …



       十日后,阳泉城。



       北门城楼上,关平与陆逊正巡视城防。



       “伯言,这都十日已过,仍不见曹军来犯的迹象,会不会是曹贼确已无兵可调?”



       “若是这样的话,似乎没必要让我再留守阳泉,我就写信给父亲,请他向主公进言,把我调到寿春去算了。”



       关平忍不住跟陆逊掏起了心窝子。



       在这位小关将军眼中,围攻寿春才是建功立业的机会,若能杀入寿春,斩杀了吕布,更是不世之功。



       至于镇守阳泉这种“闲差”,在他眼里,却是有些对他大材小用了。



       如今眼见阳泉风平浪尽,关平心下是按捺不住,自然动起了调往寿春的心思。



       “小关将军认识萧军师比我要久得多,应该更清楚,萧军师向来是算无遗策。”



       “既然萧军师断定,曹操必会发兵来救,想来定然不会有误。”



       “小关将军还是多些耐心才是,若真能等到曹军来袭,小关将军一举破敌,守住了阳泉,亦不失为大功一件呀。”



       陆逊听出了关平的焦躁,便是耐着性子一番开解,语气中毫不掩饰对萧方的信服。



       关平心头一震,若有所悟。



       “伯言你说的没错,军师乃神机妙算的谋圣,我确实不该怀疑军师的推算,只是我想不通,曹贼哪里还有多余兵马,来袭我阳泉……”



       关平自嘲的言语中,又透着深深困惑不解。



       “烽火!西岸山顶的烽火亮了!”



       许褚突然指着西北方向大叫。



       关平和陆逊身形一震,目光急是向颍水西岸方向射去。



       果然。



       西岸山岗之上,一柱狼烟烽火,已是冲上了九天。



       “伯言,烽火起了,曹军来袭了!”



       “军师果真神机妙算,曹贼当真是派兵来偷袭我阳泉!”



       关平兴奋激动的冲着陆逊大叫。



       陆逊兴奋之余,脸上却涌起深深敬意,叹服道:



       “军师对天时地利的运用,当真是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吾不及万一也…”



       寿春临行前,萧方曾对他说,颍水地形与沘水不同,修筑烽火台的方式自然不同。



       陆逊抵达阳泉后,便乘船溯江北上,亲自探查颍水两岸地形,方才明白了萧方深意。



       沘水两岸地形平坦,皆为平原,所以只能用土石堆筑烽火台。



       如此明显的工程,自然瞒不过细作耳目。



       颍水则不同,其东岸虽然平坦,西岸却多山,多的是山岗高地,可俯瞰颍水两岸。



       这些山岗,便是天然的烽火台!



       陆逊无需大动干戈的修筑,只需派出百余士卒,每隔十里驻扎于一座山岗上,时刻监视颍水两岸动向便是。



       一旦发现有大队敌军,或是大队商船经过,即刻于山岗上点燃狼烟烽火,便能将消息迅速传递回阳泉城。



       如此一来,来袭的曹军便不会察觉,有烽火台探知了他们的动向,更不会想到,阳泉城提前百里就已知晓了他们的来袭,做好了迎战准备。



       这才是萧方所说的烽火台之策!



       感慨过后,陆逊眼中一道杀意燃起,抬手一指城北渡头:



       “小关将军,令你的人马做好准备,给来犯之敌一个半渡击之吧!”



       “咱们就看看,曹贼是派了谁前来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