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400章 有功又如何,逆我者亡!臣萧方,叩请大王登基称帝,继承大统!

作品:《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荀彧望着那空荡荡的食盒,眼神茫然不解。



       失神良久后,他眼眸蓦然一聚,身形剧烈的打了个冷战。



       绝望,惊骇,悲凉…



       无数负面的情绪,霎时间从心底涌起,顷刻笼罩了全身。



       最后,化做了一抹无奈的苦笑。



       “孟德,你我并肩而战十余载,我终究还是变成了你的敌人么…”



       荀彧喃喃自语着,颤巍巍的抬起头来,绝望苦涩的目光,望向了长安方向。



       “唉——”



       空空荡荡的大堂中,响起一声意味复杂的幽叹。



       失望,后悔,幽怨,悲凉…



       另一间府堂内。

m.quanzhifashi.com

       夏侯尚与董昭正相对跪坐,彼此把酒相敬。



       夏侯尚身为宗室子弟,此番曹操称帝,夏侯尚官爵自然水涨船高。



       除天水太守之外,曹操还封他为安西将军,都督凉州兵马,爵封略阳县侯。



       而董昭除了进爵乡侯之外,还升任了太常之职。



       二人就此成了国之重臣,秦朝的开国元功之臣,自然是春风得意。



       “董太常,吾有一事不明,天子为何要赐那荀文若一个空食盒,还请太常赐教?”



       几杯酒下肚后,夏侯尚不解的目光,抬头望向了董昭。



       先前曹操是给过他密旨的,倘若荀彧不肯接受太傅封赐,仍旧称呼其为“秦王”,而不肯改口尊称“陛下”,那么夏侯尚便将那只空食盒赐给荀彧。



       夏侯尚是遵旨行事了,但以他的智计,却又想不通曹操此举的用意。



       “食者,禄也。”



       “为臣者,食的是谁禄?自然是食君之禄。”



       “荀文若自诩汉臣,原本食的乃是汉禄,可现下汉朝已亡,何来汉禄?”



       “既无汉禄,那他就只有食我秦禄。”



       “可天子却赐给他一只空食盒,这其中寓意,夏侯将军难道还体察不出吗?”



       董昭手中把玩着酒杯,眼神别有意味的解释了一番。



       夏侯尚猛然省悟,惊呼道:



       “空食盒,寓意着无禄!”



       “荀彧既无汉禄可食,天子又不给他食我秦禄,莫非天子这是要逼他——”



       夏侯尚话未言尽,目光急是看向董昭。



       董昭急是微微点头,默认了他的猜测。



       无禄便是无食,无食就要饿死,曹操这是要逼荀彧自裁呀!



       “荀文若乃我大秦功臣,当年吕布窃兖州,若非荀文若……”



       夏侯尚话说一半,蓦然间想起什么,又咽了回去。



       再说下去,曹操岂不成了逼死功臣,薄情寡义的小人?



       “功是功,过是过。”



       “功过有时候是能相抵,有时候又不能相抵。”



       “荀文若不能顺应天命,执意要逆天而行,走到今天这一步,只能说是咎由自取。”



       “路是他自己选,怪不得任何人。”



       董昭却是通透的很,三句不离天命。



       就如他当年早早放弃汉朝,投奔曹操,献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就王霸之业一样。



       如今曹操称帝,他亦是开开心心,毫无心理负担的接受封赏,做起了开国功臣。



       在他眼中,自己所做所为,皆不过是顺应天命罢了。



       “嗯,董太常言之有理,我大秦代汉,确实是天命所在。”



       “荀文若逆天而行,落到这步田地,皆是他咎由自取罢了,怪不得谁。”



       夏侯尚念头随之通达,重重点头称是。



       就在这时,亲卫匆匆忙忙赶到,闯进了府堂中。



       “启禀将军,启禀太常,出事了!”



       “荀令君他…他…他服毒自尽了!”



       夏侯尚身形一震,脸色骤变,目光急是看向了董昭。



       那眼神中,既有震惊,又有佩服。



       果然被董昭言中!



       荀彧看到了那只食盒,果真领会了曹操的暗示,终究还是选择了自裁。



       “荀文若,你空有王佐之才,可惜却不识天命。”



       “可惜,可惜啊。”



       “昭敬你一杯,你一路走好吧。”



       董昭站起身来,走到了堂外,向着荀彧方向举杯,尔后将杯中酒尽皆倾洒在了地上。



       …



       时年春,曹操废汉称帝,建国大秦。



       …



       邺城,楚宫。



       金殿之内,一幅巨大的沙盘,已陈列在了殿中。



       刘备正与萧方,诸葛亮,田丰,陈登等众谋臣,围观着沙盘,共商着将来伐秦之战的用兵方略。



       急匆匆的脚步声响起,陈到高举着一道帛书冲入了大殿之中。



       “启禀大王,关中细作密报!”



       “念!”



       刘备目光不离沙盘,只是微微拂了拂手。



       陈到展开帛书,深吸一口气,高声宣读道:



       “曹贼于本月初五,逼迫天子禅让皇位,已谋朝篡位,宣布登基称帝!”



       本是专注于沙盘的刘备,身形蓦然一震,猛的抬起头来,震惊的看向了陈到手中那道帛书。



       诸葛亮,田丰,陈登等众谋臣,无不是神色大震。



       曹操篡位称帝的消息,霎时间令殿中一片大震。



       唯有萧方,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对此早有预料,没有半分震惊意外。



       “刷!”



       震惊中的刘备,一把接过了陈到手中帛书,难以置信的目光急扫。



       曹丕带兵入宫,逼迫天子写下禅位诏书,秦国众臣上表,恭请曹操进位…



       曹操三辞三请后,无可奈何的答应,遂于长安城南筑坛祭天,废汉称帝,降天子为永昌公…



       整个曹操篡位称帝的全过程,帛书之上,都写得清清楚楚。



       “曹贼,你竟然敢篡位谋逆,学袁术那逆贼僭越称帝!”



       “你这篡汉逆贼,孤必当诛之!”



       刘备将那道帛书情报,狠狠的掷于地上,喝道:



       “传孤诏命,即刻召集文武百官,入宫共商讨逆大事!”



       半个时辰后。



       身在邺城的文臣武将,尽皆齐聚金殿。



       “诸位,今关中已传回消息,曹贼已篡汉自立,僭越称帝!”



       “孤身为刘氏子孙,大汉楚王,岂能视而不见!”



       “孤欲尽起倾国之兵,讨灭伪秦,诛杀篡国逆贼曹操,再造我大汉社稷!”



       “今日召卿等前来,正是为共商伐秦大计!”



       高坐上位的刘备,以愤慨的口气,向众臣宣布了伐秦灭曹的决断。



       大殿之内,立时轰然炸裂。



       满朝的文臣武将,无不为曹操废汉称帝而愤慨,骂声是此起彼伏。



       “臣愿为先锋,率军杀入长安,生擒逆贼曹操!”



       “臣愿拼上一条性命,为大王踏平伪秦,讨灭曹贼!”



       “大王,臣愿…”



       众将是群起请战,大殿内叫战声此起彼伏,仿佛要将整个大殿掀翻一般。



       刘备满意的点点头,目光转向萧方:



       “景略,你以为如何?”



       他显然还没被曹操篡汉冲昏了头脑,伐秦这种事关国运的大事,自然要征询萧方意见。



       “曹贼废汉篡位,僭越称帝,自然是十恶不赦,人人得而诛之!”



       “大王身为刘氏宗王,讨灭曹贼,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不过…”



       萧方愤慨过后,却话锋一转,拱手道:



       “臣以为,大王在挥师伐秦灭曹之前,还需先做一件头等大事!”



       刘备一怔。



       众臣也是一愣,茫然目光齐聚向萧方。



       还有什么事,比讨灭曹操更重要,更急迫的吗?



       萧方缓缓走上殿前,理了理衣冠,深吸一口气,向着刘备躬身一拜:



       “臣萧方,恭请大王在出兵讨贼之前,先登基称帝,继承大统,恢复我大汉宗庙社稷!”



       大殿之内,霎时间一片静寂。



       本是满腔愤慨的刘备,则是愣怔在了王座上,一时竟是失神。



       众臣亦无不震惊,瞪大的眼眸中,渐渐开始涌现兴奋。



       “国不可一日无主,民不可一日无君!”



       “今曹操逼迫天子禅让皇位,我汉室社稷已崩,宗庙已毁,国祚已绝!”



       “现下首要之事,乃是拥立新帝,重建我汉室宗庙,延续大统,再造社稷!”



       “大王身为皇室宗亲,大汉楚王,手握九州之地,功在社稷,万民景仰!”



       “放眼天下刘氏子孙,还有谁比大王更有资格,继承我大汉皇位,续承正统?”



       “故臣萧方,叩请大王以大汉社稷为念,顺应天命民心,登基称帝,继承大统!”



       萧方一字一句,决厉如雷,回荡在大殿之内。



       诸葛亮,田丰,黄忠,太史慈等文臣武将,霎时间惊醒,尽皆陷入狂喜兴奋之中。



       萧方这是在劝进!



       他这是要将刘备,一手扶上帝位!



       自古皇位,父死子继,乃是常例。



       但凡事总有例外,若皇帝驾崩,膝下无嗣,便要从藩王中选立。



       两汉以来,这种例子不在少数。



       如汉文帝,汉宣帝,以及汉桓帝,皆是以外藩继位。



       眼下刘协没能守住皇位,被曹操逼迫禅让,更做了伪秦的永昌公,其这一脉已丧失了被拥立为帝的资格。



       那么自然就只能在刘氏宗亲中,择贤能者,继承大统。



       放眼天下,还有谁比刘备更贤能者?



       刘备登基称帝,继承大统,再造汉室社稷,乃是名正言顺!



       “大王!”



       反应过来的黄忠,紧随出班,慨然一拜:



       “天下十三州,大王已得九州!”



       “大王之神武雄略,大王之功业,可比光武再生!”



       “这大汉皇帝之位,大王不坐,还有谁有资格坐?”



       “老臣亦恳请大王,上应天命,下顺民心,进位为帝,继承我汉室大统!”



       关羽张飞不在朝,黄忠便为武将之首。



       萧方和黄忠这文臣武将之首,尽皆站出来劝进,众臣的热血霎时间被点爆。



       “臣等叩请大王,顺应天命民心,进位为帝,继承大统!”



       “臣等叩请大王,顺应天命民心,进位为帝,继承大统!”



       众臣轰然而动,山呼海啸般的劝进声,回荡在了大殿之中。



       望着群起劝进的众臣,刘备此时的心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