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汽车技术服务部

作品:《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细雨中,骑在马上的福煦一边控制着马匹踱着碎步一边举着望远镜观察前线,他在心里思考一个问题:



       这场仗,如果援军赶到并让他指挥,他会怎么做?会是什么结果?



       答案很明显:



       他会指挥部队发起反攻,因为他认为最好的防守是进攻。



       结果毫无疑问是长期的拉锯战,敌我双方不断往这片烂泥里堆部队,最终就是数万甚至数十万的伤亡!



       跟眼前这一仗的差距……



       福煦忽然觉得自己就像是个不会打仗的孩子。



       多年来,原本已在他脑海里已坚如磐石、不可撼动的军事理论,此刻却摇摇欲坠危如垒卵,只需轻轻一推便会轰然崩塌。



       守在前线的比利时官兵直到此时才反应过来,他们没有欢呼,每个人都有一种死而复生的侥幸。



       他们所有人都以为这场仗无法幸免,甚至已有人做好了投降或逃跑的准备。



       但突然间,要俘虏并杀死他们的德国人并没有上来,他们被击退了,留下一大片尸体!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比利时官兵们依旧不敢放松,他们以为这可能是德国人的诡计,不久德国人就会返回并发起另一波更猛烈的攻势。



       直到指挥部传来消息:德国人被击败了,他们已无力也无法再发起进攻!



       然后比利时官兵才逐渐反应过来。



       这一切是真的,胜利来得如此突然,以至于他们措手不及不敢相信。



       有人开心的笑了起来,也有人小声啜泣,一声又一声的说:“我还活着,我们真的还活着?”



       这是一种凄凉,“活着”对士兵们是最美好的愿望,但在战争中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它甚至小到可以被忽略。



       “是的!”军官轻声回应:“夏尔又一次救了我们,他用炮弹在我们前方组成了一面坚不可摧的盾牌!”



       直到这时,士兵们才真正明白发生了什么。



       ……



       巴黎城防司令部。



       加利埃尼在欢呼声中朝夏尔点了点头:“所以,这就是‘非对称作战’?”



       “是的!”夏尔回答:“但不一定非得是这样的模式,它其实……是放大自己的优点找到突破口,然后再利用这个突破口打击敌人!”



       加利埃尼对此表示认同:



       “这场仗,我们的优点就是带上飞机。”



       “你放大了这个优势,给敌人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短板!”



       “结果使敌人原本处于优势的步兵无法发挥战斗力,最终输掉了这场仗!”



       加利埃尼总结得很到位,所以夏尔没什么可以补充的。



       加利埃尼合上作战记录,在封面上飞快的写上一行字:非对称作战,送交军事学院编为教材!



       这已经不是加利埃尼第一次这么干了,之前夏尔说“骚扰战术”和“特种作战”也是如此。



       对加利埃尼而言,夏尔的每一场战斗甚至每一个想法都值得法兰西军官认真揣摩。



       不过夏尔似乎并不知道这个,他还觉得理所当然,就像它们已经发生早就存在似的!



       “我一直有个疑问,中尉!”加利埃尼把作战记录递给参谋,随口问着夏尔:“你知道法兰西的军事理论大体分为两派,军官们绝大多数支持进攻,一小部份支持防御,你认为哪一派是对的?”“为什么要选一派?”夏尔反问。



       “伱的意思是……”加利埃尼颇觉得意外,难道还可以两派都选?



       没想到夏尔的确这么认为:



       “有可能两个都是对的,也有可能两个都是错的。”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场是瞬息万变的地方,这决定了永远只有最适合的战术,没有最好、更没有能打赢所有仗的战术!”



       “我认为我们应该根据战场具体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战术,而不是寄希望于单纯用进攻或防御解决所有问题!”



       法兰西的错误其实并非战术落后。



       战术落后只是表像,造成其战术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希望用一种单一的军事理论解决复杂的、千变万化的军事问题。



       于是才会有一战时片面强调进攻而二战时却片面强调防御。



       加利埃尼微微点头,这是一种很新奇的想法,而且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有些仗需要进攻才能打赢,而有些仗需要防御。



       就像刚刚告一段落的伊普尔战役,夏尔就在防御中大量杀伤敌人有生力量最终取得了胜利。



       加利埃尼考虑了一会儿,又在文件上写下了“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战术”!



       夏尔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心下觉得有些好笑,这其实不需要记,只要买一本《孙子兵法》或《三十六计》看看就行了,里面什么都有。



       古人早就把这些问题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而此时的欧洲列强虽然实现工业化军事装备十分强大,但在战略、战术上在华夏面前却依旧是小弟弟。



       加利埃尼放下笔,转到了另一个话题:“我听说你在研发新型坦克?”



       “是的!”夏尔没有否认,跟军方隐瞒这个没有太大的必要,尤其这个人还是与夏尔达成某种协议的加利埃尼。



       “那么你就要小心了!”加利埃尼说:“至少有两家与你们竞争!”



       “两家?”夏尔以为只有弗兰西斯一家。



       那么另一家是……



       加利埃尼似乎看穿了夏尔的想法,他说:“听过tas吗?”



       夏尔茫然的摇了摇头。



       “政府的一个部门!”加利埃尼解释道:“全称是‘汽车技术服务部’,原则上所有进入军方的车辆都归这个部门管,tas发现有人绕过他们自行研发坦克,就是弗兰西斯的坦克。于是,他们联合施耐德准备研发一种更大、更强的坦克!”



       夏尔听到“施耐德”三个字就明白了,它或许才是重点!



       接着加利埃尼说:“这个项目,是霞飞将军支持的!”



       夏尔恍然,因此他就不在加利埃尼的控制之下。



       不过加利埃尼又补了一句:“我会尽力把它们全列入战时采购条例,你知道的,哪个最好就买哪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