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脑补的海瑞和众人

作品:《 朕就是万历帝

       王诚拱拱手,很客气答道:“刚峰先生客气了。奉皇上口谕。”



       哗——!



       周围的人都跪下了,包括朱希孝。



       海瑞也坦然一掀前襟,跪倒在牢房里的泥地里。



       “海瑞无君无父,妄议朝政,当严惩不贷。但是朕也知道,海瑞赤子诚心,忧君忧国,与其他心怀叵测之人截然不同...”



       跪在地上的朱希孝听着,不由长舒一口气。



       皇上不会杀海瑞。



       他都在给自己找台阶下了,怎么还会去杀海瑞呢?



       看来皇上年纪大了,心也软了。



       要是换做二十年前,你看海瑞有几个脑袋砍的。



       又或者身边多了位世子,他把皇上给劝住了。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朱希孝在心里暗暗评估着。



       “既然如此,海瑞就在北镇抚司大狱里好好待着,深刻反思。什么时候知道错了,就什么再出来。告诉朱希孝他们...”



       王诚故意顿了一下,朱希孝连忙出声:“臣朱希孝在!”



       “好生照顾海瑞,不要饿着,冻着,有病就找大夫看,抓药治病,不能耽误了。也叫北镇抚司大狱里的管事和牢子们听好了...”



       跪成一片的掌刑百户、小旗、牢子们齐声应道:“臣等在!”



       “好生照顾海瑞,要是他出一点差池,朕饶得了你们,天下舆情,天理王法饶不了你们!”



       “是!臣等遵旨!”



       王诚笑眯眯地拱手转了一圈,“刚峰先生,朱都督,诸位,皇上的口谕,咱家也念完了,都起来吧。”



       众人起身,面面相觑,眼神里都透着喜悦。



       海瑞海青天不用死,好事!



       这世上终究还是有天理公道!



       海瑞站起身来,一脸的无所谓。



       王诚继续说道:“刚峰先生,小的奉谕出西苑时,世子殿下拦住了我,特意交代了一番,叫奴婢带话和东西给刚峰先生。”



       世子?



       海瑞终于动容了。



       海瑞不傻!



       吴昌那天来家里,一番话后海瑞激愤不已,但是夜静人深,细细一想,里面有蹊跷。



       再顺着线往上一捋,很快就明白是世子出手了。



       怎么办?



       海瑞迟疑了一夜。



       他清廉正直,但跟其他只会以直邀名的谏官不同,他还是位实干家,凡是与民有利的他都会去做。



       历史上,隆庆年间海瑞出任应天巡抚,大力清丈田亩、打击豪强、推行一条鞭法...



       后来张居正的新政改革,还吸收了海瑞的许多做法和经验。



       海瑞改任户部主事,经常去西苑西安门统筹处串门,听朱翊钧聊经济,从赵贞吉和徐渭嘴里知道统筹处许多事情。



       海瑞承认,统筹处确实办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实事。比如没有惊扰到地方百姓,就筹集了足够的粮饷,确保东南剿倭顺利进行。



       它从另一方面引导东南商贾,从海商开始,合法经营,按律纳税,使得国库课税骤增。



       海瑞也从朱翊钧的嘴里知道国家财税体系;知道制海权和海外贸易;知道农为国本,工可强国,商可富国;知道禁海令的内幕以及真正的与民争利。



       但是在海瑞心里,统筹处最大的原罪就是脱离了朝廷经制的掌控。



       这么大一只庞然大物,没有被套上项圈,很容易变成一只无法掌控,吃人的怪兽。



       所以海瑞决定要弹劾统筹处,不是取缔它,而是把它从大明少府变成大明户部的一部分。



       吴昌的话,代表着世子的意见,这让海瑞犹豫了。



       但是迟疑到下半夜,海瑞突然“明悟”,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皇上身上。



       要不是皇上好道误国、贪财喜奢,国家财政也不会糜烂成这个样子。



       世子建立统筹处,除了要统筹东南剿倭粮饷,还要满足皇上的用度。



       没有后者,皇上怎么会支持世子建立统筹处!



       想到这里,海瑞突然发现自己确实如世子所言,只看到鼻子底下的问题,没有跳出桎梏看到问题的本质。



       于是海瑞动手写了天下闻名的《治安疏》,矛头直指嘉靖帝,统筹处反倒成了可有可无,疏中略提一句的搭头。



       听到王诚刚才的话,海瑞心里知道,自己的性命是世子殿下保下的。



       世子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海瑞沉声问道:“殿下带了什么话给罪民?”



       “世子殿下说,刚峰先生在狱里,不如多读读书。所以叫奴婢带来了一些文卷。”



       王诚挥挥手,有两位番子双手奉上两叠厚厚的文卷。



       “刚峰先生,这一叠文卷,是统筹局商业调查科请有关联的商号,在东南、湖广、江西、中原、西蜀、西北等地行走经商时,记录的当地讯情。



       有当地米盐布帛的市价,有地方民情,还有些当地百姓关注的案情...由调查科整理编辑成册,世子殿下叫抄了一份。”



       王诚指了指另一位番子手上的文卷,继续说道:“这些是户部、刑部关于这些地方的赋税记录、案情呈报,世子殿下叫刚峰先生,可以对比着看。有对比,才能看清全面,不至于被蒙蔽。”



       海瑞喟然感叹:“还是世子知我。请替我谢谢世子殿下!”



       “刚峰先生的话,小的一定带到!”



       朱希孝也听明白了意思。



       看来海瑞的性命,是世子殿下保下的。



       周围的人互相交换着眼神,他们都跟朱希孝一样,悟到了这一点。



       出北镇抚司大狱,王诚说道:“朱都督,正事办完了,小的还有一件事,需要通知都督。”



       “王监丞,敢问何事?”



       “出西苑时,黄公叫小的跟朱都督说一声,说皇爷有件事要找都督。叫小的办完事跟都督说一声,有空去西苑西安门递个牌子。”



       “好,”朱希孝想了想,“本督暂时也无事,就跟王监丞同路去西苑。”



       到了西苑西安门,朱希孝递了牌子,很快被召见进万寿宫。



       对,嘉靖帝心心念的万寿宫终于修好了,他也挪到这里玄修,兼居住和办公。



       万寿宫偏殿,嘉靖帝坐在上首,朱翊钧坐在旁边。



       朱希孝上前先磕头行礼。



       “臣朱希孝叩见皇上。”



       “起来。”



       嘉靖帝直奔主题。



       “朕跟世子复盘癸亥之变一事,发现边事糜烂是一方面,军情不明也是一方面。关外北虏动向,不明。北虏破边犯境,敌在何处,有多少人,采取了什么行动,不知。



       杨选、徐绅躲在密云,两眼一抹黑。京师的朕和百官,一日数惊,到底什么情况,还是不知。勤王的各兵马,听从兵部调遣,跟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



       一不小心就被北虏包围,比如夏家店,蓟州镇精兵损失殆尽!军情不明,大明上上下下,就像一群蒙着眼的雀儿,扑腾乱跳,看着热闹,却于事无济。”



       朱希孝冷汗冒出来,军情侦查不利,那就是锦衣卫的责任,也是自己的责任。



       噗通一声,朱希孝跪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