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61章:投资咛德时代

作品:《 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隔日,陆良打电话给李冰,告知想跟咛德时代的老曾谈谈。



       虽然天星投资拿不出十亿,但天星资产两只基金加起来近百亿的现金。



       先把咛德的股份挂在基金名下,等过几年他有钱了,再转让到自己名下。



       过程会亏点股权溢价,不过无所谓,咛德没那么快上市,就当是贷款的利息。



       通过李冰的牵线搭桥,陆良很快跟曾敏群通上电话,确定见面的时间与地点。



       两天后,



       曾敏群带领团队来到新国际大厦。



       “曾总,您好,过来的路上还顺利吧。”



       陆良笑容满面,也见到这位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理学博士,享有特殊津贴的专家。



       首次创业带领团队攻克电池鼓包的难题,使atl成为手机电池行业标杆。



       二次创业,创立咛德时代,五年时间,使企业动力电池销量进入全球前三。

m.quanzhifashi.com

       “早知道魔都上下班高峰期道路拥护,我们特意避开了高峰期。”



       曾敏群爽朗一笑,也在打量陆良,陆良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毕竟谁能想到,去年这个时候还在卖房子的人,摇身一变成为金融大亨。



       用行业新星形容陆良已经不合适,毕竟久负盛名的索罗斯都被他斩于马下。



       众所周知,能够打败华尔街机构的人,只有华尔街另外一家机构。



       而陆良的出现就是打破这一定律,华尔街日报称,他的出现是华尔街没落的开端,并非危言耸听。



       “各位,都别站在门口聊,这边请吧。”



       唐彩蝶笑容满面,自从得知这是一笔十亿的投资,她便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哪怕以前在红杉,也很少接触过这么庞大的项目,就算有,也是辅助居多。



       她完全没有想过,自己会有这种殊荣,参加这类项目,并成为主要负责人。



       “曾总,这边请。”



       一行八人来到公司的接待室,陈锦纯斟茶递水,温超协助咛德分发资料。



       陆良也拿到更加详细的资料,去年全年咛德时代在国内共卖出2.4gwh。



       gwh又名吉瓦时,是储能领域一个常用的能量单位,它约等同于一百万度电。



       动力电池制造商也通常以gwh作为出货量的计量单位,每1gwh约相当于2万颗锂电池。



       2.4gwh约等于4.8万颗锂电池。



       这个数量不得不说非常少,但考虑去年全国只卖出25万辆新能源汽车,又感觉已经不少了,毕竟占全国市场19.2%。



       陆良看完资料也明白,五年后,咛德时代的万亿市值到底是怎么来的。



       因为李冰说过,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很贵,往往会占到整车造价的35%以上。



       去年燃油车销量共2450.33万辆,假以时日,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燃油车的10%。



       占全国市场19.2%的咛德时代,市值突破万亿,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令人接受。



       “这茶真不错,陆总对茶道也有研究?”



       曾敏群嘴角带笑,端起茶杯闻了闻,神态自若,仿佛他才是投资人。



       陆良合上资料,笑道:“我不怎么懂,只是有个朋友是潮汕人,他对这方面研究的比较深,茶叶都是他送的。”



       “难怪,在茶叶研究方面,能打败我们胡建的,也只有潮汕了。”



       曾敏群恍然一笑,态度并不迫切,似乎融资对咛德时代来说,只是为了上市。



       事实也确实如此,制造业跟互联网业最大区别就是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以及拥有重资产,只要满足这两点,公司业绩再稍微过得去,跟银行贷款也就变得不难。



       虽然两者都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但制造业的岗位起码都有五险,而外卖骑手、网约司机、平台电商基本都没有。



       工人有五险,旱涝保收,企业需要对他们负责,也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而没有五险的工人,手停,嘴就停,很容易就变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这是两者最本质的区别。



       一家随时能都跟银行贷款的企业,风投机构想拿捏就会变得很难。老曾清楚这点,也想让陆良明白,融资是锦上添,咛德不是真的缺钱。



       他们是诚心诚意寻找上市的合作者,也希望陆良以诚相待,持平等的态度。



       陆良沉吟良久,提出了两个条件,曾敏群微微点头,收敛笑容:“愿闻其详。”



       陆良说:“第一,我们希望在上市轮中领投,第二,享有一个董事局席位。”



       曾敏群眉头紧锁,第一个条件,他可以答应,如果不是因为事前答应过招银国际,他更希望陆良能吃下10%的全部份额。



       咛德时代是一家成熟的企业,他们主创班底总共持股超过50%,哪怕让出去20%股权,也无所谓。



       而且陆良持股越多,就会对咛德时代更重视,上市时也会更尽心尽力。



       但董事局席位,他不确定陆良要的是执行董事,还是非执行董事。



       如果是后者还可以商量,



       但如果是前者,他万万不可能答应。



       不知道有多少企业,就是毁在投资人担任执行董事,外行指导内行。



       陆良淡然一笑:“非执行董事就好,参与旁听,起到监督,但不参与决策。”



       第一个条件纯属是他想多赚点,毕竟未来市值万亿,股份越多,赚的就越多。



       第二个条件是以公谋私,他想造车,动力电池又是一台车的核心,打入咛德内部,也能了解到更多最新消息。



       曾敏群面露思索,点头同意:“陆总,我们也有一个条件。”



       “但说无妨。”陆良笑道。



       “贵司在投资我司之后,上市之前都不允许转让股权。”



       曾敏群是想借用陆良的名气,强强联合在a股上市。



       所以他不希望陆良中途跳车,起码在上市前不行。



       陆良面带笑意:“曾总,合作愉快。”



       虽然私募是一年制,同意不允许转让,结算可能会有点麻烦,但不是没有办法。



       无非抵押出去,换点钱结算,然后赎回来,中间也就多了一个流程,问题不大。



       “合作愉快。”



       不多时,曾敏群带领团队,离开新国际大厦,咛德时代以3.33%的股权,拿到天星的十亿融资也在圈内传开。



       “陆良不打算投机,该投资了?”



       “早该如此,投机始终不是长远之事,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投机利润虽高,但容易出事,就像小摩黑石量子,一夜爆亏几十亿美元。



       陆良能有危机意识,分流资金,进行价值投资,圈内人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各路资本闻风而动。



       因为从某种意义来说,陆良已然成为金融业的风向标,重仓新能源板块,投资蔚来,又投资咛德时代。



       他看好新能源行业,好像不是嘴上随便说说,而是付出真金白银的投入。



       让风投也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全年只有25万辆的新能源市场。



       资本蠢蠢欲动,纷纷决定下个季度,增加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投资。



       蔚小理三家,以及乐视汽车,突然成为行业的新宠,因为投资新产业,就要投资新企业,那样才能利益最大化。



       比亚迪上汽一汽等,都是老油条,投资他们也赚不到什么大钱。



       “我觉得整个行业都该给我立个丰碑,颂扬我名。”



       李冰喜笑颜开,极其自恋的想到。



       虽然陆良点燃了行业的导火索,但是他把导火索放在陆良面前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