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340章 千字文

作品:《 单机南北朝

       作为萧衍最信任的僧人,辩机向萧衍求取《千字文》,自然没有任何的阻碍,萧衍非常大方的将皇室府库中的周兴嗣所写的原本交给了辩机,允许他回家抄写。



       辩机将《千字文》抄写完毕后,将它发给了苏泽,苏泽就将它发给了雕版的苏刻(【触类旁通的碑刻师】),交给他来制作雕版。



       当苏绰见到了带着油墨香气的《千字文》,内心的震惊无以复加,当听说他准备用《千字文》教授伤残退役的老兵识字,将军幕府内的士人想要反对,却又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按照苏泽的安排,那些在战场上伤残退役的老兵,品行端正的可以被任命为三长。



       而作为最基层的三长,是整个朝堂最基层的触手,读书识字是最基本的要求。



       所以很多地方的三长,往往都是士族子弟担任。



       但是三长这种位置,又要深入到乡野之中,普通的士族子弟又不愿意去做。



       而比较优秀的士族子弟,以前都会去洛阳出仕,再不济也要投个重臣大将之类的。



       所以苏泽只是拿走了三长这种士人并不愿意做的浊职,士族们并没有太过于激烈的反对。



       但是对于苏泽来说,让伤残退役的士兵去读书识字,这当然只是第一步。



       这些在战场上伤残的士兵,因为功劳都能得到足够数量的授田,他们在乡间如果担任三长,基本上也会成为当地的富农。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在战场上受过伤,也吃过打仗的苦,肯定更愿意让子弟读书。



       这时候给他们的《千字文》,就可以成为他们教育子女的开蒙教材。



       等到这一代成长起来,苏泽可以在州县开设学校,吸收这些已经开蒙过的农家子弟读书,选拔出来的优秀子弟再送入崇文阁,就可以有效的培育读书人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苏泽不需要百年的树人,他只需要十年的树木,培育出一批忠于自己的读书人,就可以制衡那些士族了。



       乱世将至,武人集团,均田制下的新兴地主,是苏泽抑制豪强士族的两张牌。



       而这两个集团的崛起,必然能够打破士族垄断知识的格局。



       再看看自己手下,苏氏兄弟,韦孝宽和王思政都是士族子弟出身,他们不也在为自己效力吗?



       所谓的利益集团,只是一个概括性的概念,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联系紧密的团体,如今这个时期的士人,经历了五胡乱华的屠戮,正是历史上的低谷期。



       一些士人是可以拉拢的,一些士人是可以利诱的,总之分化士族集团,将其中的精英搜罗到自己麾下效力,这就是苏泽一直在做的事情。



       苏泽又想起一件事,对着苏绰说道:



       “陇西李那边怎么说?可有适合的女子?”



       昨天陈留公主再次说起了她给侯景做媒的事情,妻子准备介绍一位陇西李氏的嫡女给侯景,据说那名李氏女和苏绰的妻子沾亲带故,所以陈留公主让苏泽委托苏绰,打听陇西李氏的态度。



       苏绰有些头疼的说道:



       “其实这位李氏女如今就在永乐城,她父亲曾经协助属下营造永乐城,如今是公工部曹的一名郎中。”



       “哦,陇西李氏的嫡脉子弟,竟然愿意做工部的浊职?”



       在士族看来,接近权利中心的文职是清贵美职,但是工部这种整天和工地打交道的土木老哥工种,就是人人避之不及的浊职了。



       苏绰说道:



       “这位李构李郎中倒是对营造之法颇有兴趣,听说李氏在陇西的很多坞堡都是他主持修建的。”



       苏泽暗暗记下名字,陇西李氏的甲姓高门,却愿意和土木打交道,这种就是人才啊!



       “这李氏女就在永乐城中,和吾妻经常来往,但是,此女心高气傲,从小就立志非英雄豪杰不嫁。”



       苏泽玩味的说道:



       “也就是说这李氏女,觉得侯景不是英雄豪杰了?”



       苏绰无奈的点点头。



       其实还是侯景的出身太低了,李氏嫡女是甲姓高门,是可以和皇族通婚的,嫁给一个六镇来的野人猴子,怕是要被其他士族耻笑的。



       李构是苏绰的旧部,李氏女又和他妻子交往,他也不忍心让李家为难。



       苏泽倒是没有变脸,他反问道:



       “李构就这么一个女儿吗?”



       苏绰说道:



       “只有这个女儿是嫡女,另外还有两个庶出的女儿。”



       “那就好办,和李构说,从他两个庶女中挑一个嫁给侯景。”



       苏绰想了想,如果只是嫁一个庶女,陇西李氏应该不会反对,如果再反对就是给脸不要脸了。



       苏绰点点头说道:



       “属下这就让贱内回去说。”



       苏泽又说道:



       “那李构擅长营造?”



       苏绰点点头。



       苏泽又说道:



       “各地粮食都运到永乐城耗损太大,我准备在河州金城(兰州),梁州汉中城,建造粮仓,以后附近州郡的粮草就运到这些官仓去。”



       “同时在将军幕府再设一曹,专门负责营建粮仓,并且负责漕粮运输和粮仓看管工作。”



       苏绰眼睛一亮,当年他可是见过六镇火龙烧仓的。



       这些州郡存放粮食的粮仓,不知道养了多少的硕鼠蛀虫,也不知道存粮有多少的水分。



       设置将军幕府直属管辖的粮仓,确实更能保证粮食的安全。



       这项工作是个苦差事,但是以苏将军的性格,只要办好差事就有赏赐和前途,这算是苏将军给陇西李氏的逼婚后赏赐的甜枣?



       这么一来,李构就没办法再拒绝侯景的婚事了。



       苏绰心中更是感慨,苏将军的手腕越来越成熟了。



       如今苏泽举手投足之间都充满了上位者的深不可测,就连苏绰这样亲近的师弟,在面对苏泽的时候也不免紧张,更不要说那些新晋官员了。



       苏绰返回家中,和妻子说完了这件事后,苏绰的妻子连夜赶往李构的府上,最终定下了李氏庶女和侯景的婚事。



       当侯景听到了最后的消息,陇西李氏愿意将女儿嫁给他的时候,侯景已经是狂喜了!



       嫡女庶女什么的,侯景根本不在意。



       关键这是陇西李氏啊!是天下最顶级的甲姓高门啊!



       当年在六镇的时候,侯景虽然也在酒后吹牛,日后发达了要迎娶豪门贵女,可酒后他想的也就是军镇那几位军主家的女儿。



       没想到追随苏泽这么几年,自己竟然就能娶李氏女了!



       侯景亲自登门向苏泽夫妇道谢,陈留公主看到侯景挤眉弄眼的样子,对丈夫这个猴子模样的武将颇为喜爱,还专门赐给他绣娘,还赐给他婚礼用的吉服布料。



       侯景跪在地上向陈留公主谢恩的态度十分虔诚,苏泽甚至怀疑他要当场认干娘了。



       就在侯景喜气洋洋的准备婚礼的时候,苏闻(【风闻言事的酷吏】)和苏人杰(【断案如神的司法吏】)这两名检校郎,拿着政务堂的命令,前往凉州调查两个县的田税。



       ——



       孝昌三年,三月,灵丘。



       经过近一个月多扯皮,征讨大都督元深,终于得到了朝堂的命令,允许他出兵攻打葛荣。



       可到了三月的时候,葛荣已经兼并了鲜于修礼的旧部,早已经错失了最佳的进攻时机了。



       但是之前不肯元深发兵的监军,却又日日催着元深发兵,还因为元深不肯发兵,上书弹劾元深不顾朝堂进攻的命令,在灵丘养寇自重。



       还有屯兵五鹿的定州刺史杨昱,他手里的兵实在是太少了,虽然用伏兵击杀了宇文父子后,却迟迟没有等到元深的支援。



       在葛荣消化完后,命令宇文洛生领兵攻打五鹿。



       宇文洛生怀抱着杀父杀兄的仇恨,带领的士兵又要比杨昱精锐,杨昱一触即溃,不得不再次退守,吐掉了上次攻占的地盘。



       杨昱遭遇大败,将怨气发在了元深头上,一边写信催促元深出兵,一边也向朝堂上书,弹劾元深贻误战机的罪责。



       事到如今,元深已经不得不起兵了,唯一的好消息是,兖州刺史元延明也带领了军队,从南线攻打冀州,也算是能够牵制一些叛军的兵力。



       不过葛荣这边的局势同样没那么乐观。



       元深毕竟是有威名的,而且他领着朝廷的精锐,葛荣也没有战胜的把握。



       而元延明从兖州攻来,也要出兵防守。



       葛荣召集军议,商议如何应对官军。



       打元深自然要尽全力的,肯定是葛荣亲自领兵,这次主要讨论的就是出兵防御元延明的人选。



       很显然这是个糟糕的差事。



       元延明也是北魏宗室中有名的战将,曾经在兖州击溃过多次南下的义军。



       这一次他来势汹汹,一日之间就夺下了黄河北岸的渡口,三日内破两城,已经在黄河北岸站稳了脚跟。



       而且元延明可攻可守,他只要渡过黄河,那赶去的义军就要无功而返了。



       还不如跟着葛荣后面打元深,再怎么也能蹭一点军功。



       但是军议一开始,高欢就站出列说道:



       “大王,末将愿意去冀州,阻挡元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