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95章 十字军东征?

作品:《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斯坦利和帕麦斯顿一前一后下了车,在经过王宫的侍从通报之后,两人进入了白金汉宫。



       很快便被带到了一间书房中,由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亲自出面接见了他们。



       “首相先生,帕麦斯顿子爵,今天你们怎么会一起来到王宫?”



       阿尔伯特亲王态度十分亲和的开口询问道。



       身为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经常会协助女王处理一些政务。



       所以,斯坦利和帕麦斯顿才会被先带来见他。



       阿尔伯特亲王在现如今的英国政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说别的,光是他对女王的影响力,就足影响到英国政坛大部分的政策制定!



       斯坦利还没来得及说话,帕麦斯顿便忙不迭的抢着开口说道。



       “尊敬的亲王阁下。”



       “我们刚刚接到了从远东传回来的最新消息,香港出事了。”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清国的一支叛军在攻占广州之后,派兵进攻香港,并残忍的杀害了我大英帝国派驻清国的公使兼香港总督文翰爵士。”



       “亲王阁下,叛军的所作所为非但是对我大英帝国的威严的极大挑衅,还是对我大英领土的侵略。”



       “我认为,大英帝国绝不能坐视这样的惨剧发生而不做回应。”



       “帝国有必要对远东再发起一场远征,以维护大英帝国的威严!”



       一旁的斯坦利只是点头然后说道。



       “亲王阁下,我附议。”



       阿尔伯特亲王闻言忍不住面露震惊之色,开口询问道。



       “杀害大英的公使?”



       “上帝啊,叛军是怎么敢做出如此疯狂的事情的!”



       “这实在是太疯狂了!”



       “叛军把大英当什么?人人都可以拿捏的软柿子吗?”



       “首相阁下,我想知道内阁和议院都是什么态度。”



       斯坦利闻言,开口说道。



       “亲王阁下,公使被杀,大英发动战争进行报复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我想内阁和议院都不会有反对意见。”



       阿尔伯特思索一阵,然后继续询问道。



       “具体方案呢?”



       帕麦斯顿插嘴道。



       “亲王阁下,我的意见是大英可以组织一支联军,联合法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一起发动远征,对清国的那支叛军进行军事惩戒。”



       阿尔伯特继续询问道。



       “法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他们愿意掺和进来?”



       帕麦斯顿继续说道。



       “亲王阁下,法国现如今正在积极向大英靠拢,拿破仑三世肯定不会拒绝大英的要求。”



       “而据我所知,叛军现在正在他们的控制范围内查禁鸦片,荷兰西班牙也均有损失。”



       “葡萄牙更是被夺走了澳门殖民地,肯定也不会甘心。”



       “只要大英愿意牵这个头,组成联军想必不成问题。”



       阿尔伯特点点头,然后继续询问道。



       “那该用什么理由开战?”



       “有公使被杀的事情在前,大英对叛军开战自是名正言顺。”



       “但若要组织联军远征,用这个理由说服力不够。”



       毕竟被杀的是大英的公使,关法国他们什么事?



       欧洲国家虽然是一群殖民者,但脸面还是要的。



       如果不能找到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他们也不好直接派兵参战。



       帕麦斯顿继续说道。



       “亲王阁下,据我所知叛军现如今正在其控制区内查禁传教士的活动,甚至禁止传教。”



       “我们可以用为上帝而战为理由,组织联军远征,对叛军开战。”



       大唐之所以查禁传教士活动,甚至禁止传教,最主要的原因其实不是李奕看不惯洋人的宗教。



       而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传教士,尼玛的人均间谍细作。



       传教的时候尽是往大唐的军事禁区溜达。



       不查禁他们肯定是不行的!



       阿尔伯特闻言,脑子里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了一个词语。



       十字军东征!



       没想到啊,中世纪时候的老古董,现在竟还能发挥作用。



       思索一阵,阿尔伯特亲王对斯坦利和帕麦斯顿两人说道。



       “两位在这里稍候,我去请示一下女王陛下。”



       阿尔伯特亲王虽然可以帮助女王处理一部分的事情,但像是这样对远东发动远征的大事,还是得女王来亲自拍板决定的。



       斯坦利和帕麦斯顿在书房内继续等着,没多长时间,阿尔伯特亲王便去将女王给请了过来。



       维多利亚在阿尔伯特亲王的搀扶下,从书房外走了进来。



       斯坦利和帕麦斯顿连忙站起来行礼。



       维多利亚女王只是点点头,然后说道。



       “都坐吧!”



       随后,她也坐下,然后询问道。



       “事情阿尔伯特已经向本王简单陈述过一遍,现在本王只有一个疑问,克里米亚局势怎么办?”



       “路易那家伙现在正指挥法国的外交官在克里米亚拱火,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被西伯利亚的寒风冻坏脑子的沙俄帝国就要开启第九次俄土战争。”



       “这时候,大英如果抽调兵力前去远东作战,是否会影响到克里米亚的局势。”



       克里米亚那边快开打了,这点几乎是所有欧洲国家的共识。



       而沙俄之所以敢对着英法两国呜呜渣渣,自然不是因为尼古拉一世傻逼了。



       而是因为神圣同盟的存在,让他相信普鲁士和奥地利会站在自己这一边。



       可结果嘛,就众所周知了!



       奥地利的背刺,普鲁士的作壁上观,彻底葬送了沙俄在克里米亚方面的扩张计划。



       帕麦斯顿闻言,开口说道。



       “尊敬的女王陛下,大英这次是组织联军进行远征,而不是独自远征,大英本土其实不需要调动太多的兵力。”



       “最多一个师的陆军,外加一支远征舰队就足够了!”



       “并不会影响到本土备战的大局!”



       “再者说了,克里米亚现在还没正式开火,只要法国不去继续拱火,那沙俄也不会冒然动手,克里米亚原本紧张的局势很快就可以降温。”



       维多利亚蹙眉道。



       “详细说说!”



       帕麦斯顿继续说道。



       “大英可以从本土调一个师参战,法国那边也差不多,也调一个师参战肯定没问题。”



       “而荷兰,西班牙,葡萄牙三国加起来,调一个师的兵力肯定也是可以做到的。”



       “这加起来就是近两万余人的联军!”



       “而除此之外,荷兰,西班牙他们在巴达维亚和马尼拉就有着相当数量的驻军,以及舰队。”



       “再加上大英能从印度殖民地调集的部队,很容易就能凑几万人的联军出来。”



       “并且,还不会影响到克里米亚的备战。”



       如果是让英国独自派一支数万人的军队进行远征东方,确实是挺困难的。



       但如果是让各国组成联军进行远征,那问题就不大了。



       一支几万人的部队,大英得咬咬牙才能派出去。



       可要是几千人,那就无所谓了。



       堂堂日不落帝国不至于这么点牌面都没有。



       更重要的是,这次大英准备拉上的几个国家,都是传统的海军强国。



       荷兰,西班牙,葡萄牙都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海上霸主。



       而法国海军的实力更是仅在英国之下。



       一但这些国家联合起来进行跨海远征,所能爆发的力量一定是十分惊人的。



       维多利亚闻言,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然后说道。



       “既然是要组织一次远征,那不妨搞大一些,把奥地利,普鲁士,萨丁王国,美利坚等国都给拉上。”



       “整合整个欧洲的力量,再来一次十字军东征。”



       “争取在解决叛军之后,将那个古老的东方帝国彻底打垮,让古老的东方帝国的市场,彻底向欧洲打开。”



       维多利亚之所以这么做,除去想要通过组织联军,显示英国的欧洲乃至世界仲裁者的地位之外。



       更多的还是为了借着这次远征,以及远征后所能获取的东方利益,将普鲁士,奥地利这两个神圣同盟国家给拉到自己的战船上来。



       借此来使得普鲁士和奥地利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站在英国这一边,共同对抗沙俄。



       把这场对东方的远征,当做是克里米亚正式开战的序曲!



       现在普鲁士和奥地利这两个神圣同盟国家可都还没就克里米亚局势表态呢。



       英国也怕他们会选择站到沙俄那边去,以至于克里米亚局势横生枝节。



       萨丁王国也是英国目前主要拉拢的对象之一。



       而美利坚,则是单纯的爹准备带着儿子玩,给儿子整点生活费。



       嗯,这时候的英美关系还没有颠倒过来,美国这个逆子还没篡位,英国依旧是美国的亲爹。



       斯坦利和帕麦斯顿闻言,当即齐齐下拜道。



       “女王陛下英明!”



       随着女王的拍板决定。



       英国公使被杀,香港这个大英在远东的明珠被东方的一支叛军夺走的消息也是开始传开。



       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剑桥,朴茨茅斯……



       各地的报纸上这则消息都开始见报。



       英国开始借着报纸煽动舆论,为大英的远征东方做舆论铺垫。



       群情汹涌之下,甚至有民众自发上街游行,要求议院和内阁对此做出严正应对,组织军队远征东方,对远东的那只叛军进行军事惩戒,扬大英国威。



       随着时间的流逝,议院经过数次讨论之后,组织军队远征东方的事情终于被敲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