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六章 诸侯即大罗

作品:《 封神:从吞噬补天石开始

       战事一起,分配好资源后,说走就走,不用搞什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那一套。



       当然,快是快了,但这并不是说,修士就不需要粮草与后勤了,也是需要的。



       粮草,指的并不是粮食与草料,而是灵液与丹药。修士的法力并不是无限的,且修士也会受伤。



       战争期间,可没有足够的时间供修士慢慢恢复法力与伤势。同时,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洞天福地,空气中蕴含的灵气有限。



       数万、乃至数十万修士聚集在一起,估计只是吸上一口气,就能把附近几十万里内的灵气全部榨干。



       是故,灵液与丹药就成了必需品,为修士大军的粮草。



       而所谓的后勤,就是为出征的大军提供源源不绝的灵液与丹药,乃至法宝。



       战场上,连修士都会死,何况法宝,一场大战下来,不知会有多少法宝被打碎,这些都需要后勤人员进行修复,甚至是提供新的法宝。



       总的来说,修士打仗其实和凡人打仗也没什么大的区别,只是因为实力强大的缘故,使得后勤供给变得简单很多,抛去了很多不必要的负担。



       “有苏国有一城,九大邑,百次邑,千小邑。”



       “我等此次出兵,小邑可以忽视,先攻次邑,意在坏有苏国气运。接着再伐大邑,意在断其羽翼。”

m.quanzhifashi.com

       “最后,没了气运与羽翼的有苏国,就成了失了爪牙的老虎,轻易就能攻破苏城,擒下罪臣苏侯。”



       军营里,黄飞虎向敖丙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先破次邑,再伐大邑,最后再攻打苏城。



       都、城、邑,这是城池的等级,分别对应着天子、诸侯与贵族。



       天子所居之地称都,诸侯所居之地称城,贵族所居之地称邑。



       邑其实就是贵族的封地,有大次小之分,对应着贵族的三个等级,即卿、士大夫、士三级。



       卿的封地为大邑,士大夫的封地为次邑,士的封地为小邑。



       有苏国有一城,九大邑,百次邑,千小邑,就是说,有苏国有一个诸侯,九个卿士,百余个士大夫,千余个士。



       而有苏国,就是由他们,以及他们的族人构成的。除他们外,有苏国当然还有其他人,但都是奴隶,没有任何的权力,皆是压榨的对象。



       其余诸侯国的情况,基本也都是如此。贵族及其亲人才算人,其余的都是奴隶。



       所以,明明九州有无数百姓,但实际人口并不多。当然不多,超过九成九的生灵都不算人,人口能多才怪了。



       “按制,人王位比准圣,三公九卿位比大罗,士大夫位比太乙,士位比天仙。”



       “大国诸侯位比大罗,卿士位比太乙,士大夫位比天仙,士位比炼虚。”



       “次国诸侯位比太乙,卿为天仙,大夫为炼虚,士为先天。”



       “小国诸侯位比天仙,卿为炼虚,大夫为先天,士为后天。”



       “有苏国是实打实的大国,也就是说,一诸侯为一大罗,九卿士为九太乙,百士大夫为百天仙。”



       “这还只是气运加持的结果,没有算上有苏国供养的修士,若是再加上他们,有苏国的实力肯定还要翻上数倍。”



       “大国底蕴,果真深厚,不容易对付啊。”



       心中默默算了算,敖丙忍不住感慨道。



       这里是洪荒,道法显圣的世界,所以,诸侯与贵族的爵位,代表的可不仅是地位与荣誉,更能赋予其主人强大的力量。



       哪怕是凡人,坐在有苏国之主的位置上,也能在气运的加持下,立即拥有堪比顶级大罗金仙的实力。



       “有苏国的实力,应该比我们想的还要强一些,仅次于周国九国这样的顶级大国。因此,此次讨伐有苏国不宜强攻,需智取。”



       “先坏其气运,再断其羽翼,将其从大国削弱成次国,乃至小国。唯有如此,方能以最小的代价攻破有苏国。”



       心知敖丙才是主帅,自己说的不算,他说的才算,是故,黄飞虎再次劝道,希望他能同意自己的计划。



       一大罗,九太乙,百天仙,这只是有苏国最基本的实力,除非有苏国只有这些人,不然,隐藏在暗中的实力肯定会更强。



       要知道,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看得不是官员的数量,而是军队。



       有苏国的军队具体什么情况,黄飞虎不清楚,但他既然敢造反,想来实力不会太弱。



       若是强攻,大商肯定能赢,但势必会损失惨重。



       到时,大商还有余力震慑其余诸侯吗?所以,此次讨伐有苏国,大商不仅要赢,还要想办法将损失降至最低,以免被别的诸侯捡了便宜。



       不能强攻,那就只能智取了,黄飞虎自认,他的计划未必有多高明,但绝对是最好的选择,若他是主帅,必照此法攻打有苏国。



       可奈何,他不是,敖丙才是。



       “黄侯的策略,我大概明白,有苏国是大国,国运昌隆,硬攻只会损失惨重,所以先攻次邑,再攻大邑,由弱而强,一步步削弱其国运。”



       “待到最后,有苏国被削弱成了小国,国运大跌,再想破之,无疑要简单许多。”



       “这策略没问题,堂堂正正,以大势压人,就是所需时间太久。黄侯莫要忘了,此战是立威之战,赢反倒是其次,立威才是重点。”



       “此战不仅要赢,更要以雷霆之势一举荡平有苏国,唯有如此,才能狠狠的震慑其余诸侯,使他们收起不臣之心。”



       “黄侯的策略虽好,但用在这一战,就有些不合适了。”



       敖丙先是肯定了黄飞虎的策略,但最后还是给予了否定。办法虽好,可却不适用现在的情况。



       对付有苏国这样的反贼,还要按部就班的攻打,那落在天下诸侯的眼里,他们难免不会多想,大商是不是不行了?



       一旦诸侯生出这样的想法,距离天下大乱,也就不远了。



       “那依龙伯之见,此战该怎么打?”策略被否,黄飞虎也不生气,反而认真的请教道。



       此时兵道未兴,大家打仗,还是老一套,以攻城掠地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