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94章 收获极丰(求月票)

作品:《 志怪书

       “小道长……”



       老者只是疑惑的看着他,把戏人不得罪观众的理念早已伴随一生,深入骨子里了。



       “老丈贵人多忘事。”林觉仍然十分有礼,解释着道,“去年二月二,徽州罗仙庙会,我曾在庙会上看过老丈与诸位表演戏术,印象极深。”



       “这……”



       老者伸手指着他。



       “当时诸位分饰两方,吐火之时,还曾燎到我的头发。”林觉继续说道,“下午散会之时,曾见到几位在巷中休息吃饭,我和堂兄路过,还与老丈和几位说了几句话,那几句话,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小师妹听到前面半句,还以为是这人烧过师兄,师兄刚才在那站着不动看那么久,是在记仇和犹豫,如今是来报仇来的。



       心里想着,师兄什么时候这么小气记仇了,却也紧绷了起来。



       甚至悄悄的深吸了口气。



       听到后半句,才把心思推翻。



       老者则是渐渐想了起来,指着林觉,眼睛睁圆,又上上下下的打量着他。

m.quanzhifashi.com

       “是你啊……



       “可我记得当时的看官文质彬彬,像是个书生啊,如今怎么穿上阴阳衣了?”



       老者回头与其余人对视。



       其余人也像是渐渐想起。



       “转入道门了,如今拜在黟山浮丘观门下修行。”林觉说道。



       “那小老儿该叫……”



       “随便怎么叫,道家人生性自在,不拘于此。”



       “嘶……”



       老者听见林觉说话,渐渐将他的身影与一年半以前那个乡间少年郎的身影重叠起来,却发现差别甚大,已经无法重合了,只得说道:



       “那道长这次来是……”



       “叙一叙旧。”林觉说道,“同时来为老丈补足养气法与厌火术。”



       一群把戏人听到前面还不觉得有什么,听到后一句,则是瞬间睁大了眼睛,几乎噌的一下站了起来。



       表情有些不敢相信。



       片刻之后——



       道人坐在江湖把戏人的箱子上,旁边路上尽是下山的人,道人从容自若的对他们讲说:



       “养气法分吐纳与导引,江湖中的奇人异士大多只得一半,得吐纳的便会一些外放术法,得导引的便会一些内敛的本领。老丈应是只会吐纳。不过二者本有共通之处,老丈修习吐纳法数十年,点通导引诀窍并不难。



       “厌火术也分三等。



       “除了火丸火药、吸气吐火,还有一等,无需吸聚火气,而是自生火气,这一等需将灵气导入五脏,在心中成火,因而需有导引法才行。



       “老丈修习厌火术半生,若有导引法,学这上等的厌火术,应该也是一点就通。”



       一群人都聚精会神,不敢错过一个字。



       天色越来越暗了。



       山路上又点起了火把,火把下行,汇成一条溪流。天光退去,月亮升起,三师兄又在身后出现,伫立许久才离开,唯有少年道人不断讲述着。



       时正中秋,月如玉盘。



       起先山上还有些喧嚣,随即是若有若无的道经道乐声,再到后来,只有夜风下竹林的沙沙声与偶尔几声夜鸟鸣啼。起先少女也认真的听,随后带着狐狸在他们身边绕着圈的走动,拍打咕咕叫的肚皮,再到后来,便坐在一旁打盹,狐狸也趴在她脚边安眠。



       山上早已变得冷静,月光如雪,圆月挂在竹梢林影间。



       所有把戏人都认真听,忘了时间。



       “这些便是我所知的全部了。”道人终于说完了,起身说道,“若有说得不清楚的地方,不是别的原因,实是我的认知有限,不指望诸位听了就立马能懂法术中的精髓,只希望不会有误导到大家的地方。”



       “怎敢怎敢……



       “多谢道长……”



       老者惶恐的站起身来,对他深深行礼。



       众多把戏人随之行礼道谢。



       躬下的身子还没有直起来,却发现道人早已回礼,比他们躬得更低一些。



       “道长这……”



       “夜已深了,好在月光皎洁,趁夜色能走一程。”林觉直起身来说道,“山高水长,我们就此别过。”



       “道长传法之恩,我们如何报答呢?”



       月光下很多双眼睛盯着林觉,都闪烁不定,忐忑不安。



       “老丈早已把报酬给我了啊。”



       林觉潇洒说道,一挥衣袖,起身就走。



       狐狸连忙跟上他,跑出两步,又回过头,咬着袖子叫醒打盹的少女。



       月光明亮,山林成影,连上方宫阙楼阁的斗檐瓦角也看得清楚,两人一狐穿过竹林间的小路,很快便走远了。



       ……



       回到竹屋,各自睡去。



       林觉本来已在床上躺下,身旁的三师兄睡得安静,没有任何响声,不过却睁着眼睛,怎么也睡不着。



       心里有些思绪。



       干脆起身盘坐,闭目凝思。



       不知不觉,天便亮了。



       从上方烟霞观中传来钟声,随即是若有若无的念经声、道乐声。



       三个道人都起床了。



       烟霞观的道人也给他们送来了早饭。



       “这道观大一点是不一样啊,每天这么多人念经,还有人奏曲唱乐。”三师兄摇头晃脑,“不过要在我们道观,肯定没人起得来。”



       “好想吃铺盖面啊……”



       “师妹跟我出去一趟。”



       林觉像是做了决定,说完,把碗一放,便拿着长剑往外走去。



       “哦……”



       小师妹不知为什么,也只连忙跟上。



       一路出去,四下行走。



       沿着小路走,爬到高处看,去亭舍间空地上找,直到中午,才终于找到那名苦修“山神护体法”的麻衣壮汉。



       “邵公,又见面了。”



       “两位道长,找我何事?”



       麻衣壮汉正在竹林间随便找了一个地方准备午休,见状不由疑惑的看着他们。



       “不为别的。”



       林觉也不废话,直接说道:



       “邵公在‘山神护体法’上造诣极高,然而吃亏在道行不足——邵公虽修养气法,却只有导引而无吐纳,只可自己体内养气,不可天地采气,因此在下愿为邵公补全养气法,再加一门可吐火的厌火术,换取邵公将‘山神护体法’传授我等二人。”



       这次不靠古书,是用诚意来换。



       就如昨日山间与那些把戏人。



       当年把戏人无意之间激活古书上的一页,林觉因此得了厌火术,虽说是古书自带的奇异,却也与他们有些渊源,再次遇到,自然还这一个情。



       没有别的,便是真诚二字。



       麻衣壮汉与他对视,眼光闪烁。



       “补全养气法又能如何?”



       “吐纳导引,方为养气,此古之修士修行之道也。邵公有了养气法,便可真正入修行门,此后道行精进,也配得上邵公这身好法术了。”



       “厌火术又能如何?”



       “口吐烈焰,修至高深,手掌推火。”



       “这……”



       麻衣壮汉思索着,又问:“大醮虽说还没开始,不过持续也就九天,你说的这些,邵某怎能学得会?”



       林觉一听就知道了,他已心动,不过也如实对答:



       “养气法不难,邵公已修了一半,就更简单了。厌火术也不难,我会尽力与邵公讲解,其中难点,必然用纸写下交给邵公。”



       “就算这样,可邵某的‘山神护体法’也不简单,又怎是十余天就能讲完的?”



       “邵公尽管讲就是了。”



       “大醮鱼龙混杂,邵某如何信你?”



       “便看邵公了!”



       “你们信得过我?”



       “我自愿信。”



       麻衣壮汉看着林觉,林觉也看着他。



       “好!”



       壮汉终于点头。



       于是从这日起,林觉和小师妹每天都在山间与他碰面,互相讲述法术之理,这场大醮便也算是又多了一件收获,这样的日子也过得充实。



       倒是这山上的饭菜,不见荤腥,油水太少,连吃几日过后,嘴里实在淡得很。



       两日之后,斋醮开始。



       焚香、开坛、请水、扬幡;



       每日山上都是青烟,路上全是上下的香客信众,来凑热闹的灵法派道人与江湖人反倒成了少数。



       不过这些都不影响到林觉三人。



       林觉挑了个空,这才心念一动,取来古书,翻开查看。



       “哗……”



       丝毫不出所料,又有新页:



       控水术,控水之法。



       五行法术,常为水中精怪天生本领,能控天地自然之水,根据造诣高低、道行深浅,可起水花,可聚水柱,可掀浪涛,大能者断江改道。



       人行陆地,修行此法者少之又少。



       “应当是那水妖用的法术了。”



       这也是林觉此次下山之后,第一次撞上的法术。如此看来,那水妖在这门法术上的造诣也很浅。



       “哗……”



       幻银术,戏术幻术也。



       将天地万物化成白银,造诣深者,以假乱真,数年不变。



       然而施术者须得谨记,幻银终究是假,不可当真。



       “不可当真的意思是不能把它当做真的银子拿出去花、欺骗人吗?还是说不能像真的丹砂金银那样用来炼丹?”



       林觉如是想着,却也没空细听。



       “哗……”



       化石术,化石之法。



       五行法术,常为山怪天生本领,能将己身化为坚石,横卧山中。



       初学者可将身体部分化为石质,再练可将全身化为山石,好比石雕。练至精通,可将自己化作山中顽石,不受自身形状所限,以假乱真。



       于此法上造诣越深,化身山石后越坚不可摧,大能者身化大山。



       “原来叫化石法……”



       林觉用只有自己听得见的声音念着。



       “身化大山……”



       神话传说里倒是有许多神灵化身为山的传说,不知有几分真假,真的里面,又有多少是用的这门法术?



       林觉没有细看,只将古书合上。



       心中是有几分满意的——



       出来赶一次道会,这才到一半,就已经得了这么多的法术了。



       看来真得下山才行。



       等这道会完了,回到黟山,有得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