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22章 林家

作品:《 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

       六百里急递,赐婚的圣旨在三天后的黄昏直闯扬州城,送到巡盐御史衙门时天将黑了。



       林如海、贾敏夫妇站在香案前,两双眼睛看完摆在香案上那道圣旨的内容后仍然盯着那道圣旨,好一片沉寂。



       贾敏说话了:“皇上为何会赐婚?”



       林如海默了一下,从袖中掏出一封信递给贾敏:“都中岳母的信,荣国府的人刚到,赐婚的圣旨便追到了。”



       贾敏似乎明白了什么,接过信展看,果然是商议联姻的家信。



       林如海长叹了一口气:“看来,皇上已经下定了决心......京营节度使很快就要换人了。”



       贾敏这才微微一惊,看了看贾母的信,又看了看香案上的圣旨,也叹了口气。



       林如海望着她:“你也不要太过担心。以贾家目前的状况,如果没有实际的利益冲突和不得已,皇上肯定是不会动贾家的。”



       贾敏点了点头。



       林如海心中一叹,希望贾家不被卷入权力的斗争中吧!



       贾敏突然想起:“这个李虎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圣旨把他夸上了天......”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林如海这才似乎想起了什么,立刻从香案旁弯腰提起了一个包袱,那包袱四角棱棱,显然装着一个盒子。



       林如海将那个包袱放在香案的一角:“司礼监的人说,这是李虎送给玉儿的礼物。”说着解开了包袱。



       一只紫檀木匣子露了出来,林如海又从袖中掏出钥匙开锁。



       贾敏掀开盒盖。



       林如海和贾敏的目光同时望了过去,一轴书画卷轴和几只锦匣礼盒。



       林如海拿起画轴展看,画上竟是李虎读书像,只见穿着游击将军服饰的李虎端坐于锦垫之上,手捧书卷,默默沉思,彷佛在体味书中三味。



       贾敏细瞧了一瞧,笑道:“长相还不错,五官端正,也很精神......手中拿着书,有点儒将的风采。”



       林如海扶须笑道:“他身后的炕屏是‘马上封侯’。”



       贾敏一看,果然是“马上封侯”图,还有那些摆设,一看就是某处宫殿,应该是宫廷画师临时画的,难怪圣旨与贾母的信一前一后送到。



       林如海、贾敏都是聪明人,自然明白皇帝的意思。



       贾敏掀开了一个盒盖,盒子里摆着一枚翡翠玉簪,这是信物,寓意着结发为夫妻。



       林如海满意地点了点头。



       贾敏又掀开了第二个盒盖,这只盒子里摆着同心锁,寓意永结同心,相守一生。



       第三个盒子里是玉镯,接着是玉佩、玉连环、玉如意、梳子、戒指和同心结。



       贾敏蒙住了,哪有这么送的?



       林如海怔了怔,对贾敏说道:“这孩子,憨厚老实。”接着大笑起来。



       贾敏也忍俊不禁,掩嘴笑了起来。



       笑罢,林如海接着说道:“这件事不必瞒着玉儿,你将这些东西给她送过去吧。”



       贾敏点了点头。



       林如海:“对了,司礼监的人还带了一句话,李虎希望咱们送一幅玉儿的画像过去......”



       贾敏有些不高兴了:“他这是担心咱们玉儿长得丑?”



       林如海手一摆:“不要说这样的话。你看,该由谁来画这幅画像?”



       林如海擅长丹青,但没有父亲给女儿画像的道理。她在京城的时候也曾学过,只是好些年不弄了,忘了不少。



       贾敏想了半晌,说道:“贾先生吧。”



       林如海:“我也是这个意思。”



       墙角的自鸣钟响了一下。



       贾敏瞟了一眼,将画像放进匣子里,一边说道:“咳嗽的才好了些,这丫头又不想吃药了。我去看看。”说罢,捧着匣子向后堂走去。



       林如海把目光望向了门外的夜空,皇帝之所以选择李虎,是因为李虎没有家世,没有威胁。



       走进林黛玉的小院,贾敏便看见林黛玉的奶娘王嬷嬷正蹲在一个木炭小火炉前,扇着扇子,在熬着汤药。



       贾敏走了过去,问道:“怎么这时候才熬药?”



       王嬷嬷站了起来:“夫人。”接着瞟了一眼灯火通明的书房,低下了头。



       贾敏明白了:“再温一温就送进来。”说罢,径直向正房走去。



       林黛玉的小院不大,北面当南三间正房,正中一间客厅,客厅西面一扇门通林黛玉卧房,东面一扇门通的那间房是林黛玉书房。



       书房门虚掩着,透过门缝,只见一个少女坐在躺椅上,凑近身侧的灯火,握着一卷书在那里看着。她就是林如海与贾敏的女儿,林黛玉。



       贾敏站在那里,看了好一阵子,才双手将虚掩的门轻轻推开。



       门推得很轻,门内的人便一时没能察觉。贾敏站在门边,向林黛玉望去。



       十一岁的林黛玉,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身上更是有一股飘飘若仙的韵味,“似一朵轻云刚出岫”。



       看着这个天身上还穿着小夹袄的女儿,贾敏眼中满是心疼爱怜。接着,她站在门口轻咳了一声。



       林黛玉的目光立刻投过来了,眼中满是惊喜,放下了手里的书,起身迎了过去,在贾敏身边轻轻扶住了她的手臂,“母亲怎么亲自过来了?有什么事叫女儿过去就是了。”



       一边扶着贾敏在书案前的椅子上坐下,又对外面喊道:“雪雁。”



       贾敏拉着林黛玉的手,望着她的脸细瞧了一瞧,笑道:“今儿气色好了些。”



       林黛玉扑闪了几下眼睛,说道:“母亲天天看着我,自然觉得变化不大......其实我早就好了,才说看完书再吃碗赤豆小圆子......”



       贾敏笑着看了看她:“所以呢?”



       林黛玉脸一红:“药,太苦了。”



       贾敏笑着点了点她:“大夫说了,再吃一个七剂药。”



       听了这话,林黛玉小脸顿时垮了下来,“哦”了一声。



       林黛玉的贴身丫头雪雁托着茶走了进来。



       林黛玉亲手把茶捧给贾敏。



       贾敏喝了一口,放下,然后招了招手。



       婆子捧着那只紫檀木匣子进来,放在书案上,接着退了出去。



       林黛玉好奇地:“这是什么?”



       贾敏则两眼出神地望着她。



       林黛玉:“母亲......”



       贾敏回过神来:“嗯。”接着,掀开盒盖子,将那卷画轴递给林黛玉,示意她打开看看。



       林黛玉展开画轴,先是一怔,接着一张脸腾地红了。



       贾敏:“他叫李虎,京城人,今年十八岁,男爵,京营五军营左哨军游击将军,皇帝和太子的心腹将领。”



       林黛玉何等聪明,立刻明白了,一阵心慌意乱,“我,我,我......他,他,他......母亲......我......”



       贾敏望着她:“赐婚的圣旨就在前堂香案上。”



       一阵委屈涌上心头,林黛玉望向贾敏:“母亲......”



       贾敏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当年我嫁给你父亲之前也是只看了一眼画像。不过你放心,成婚还早着呢......最起码要等你过了十四岁生日。”



       林黛玉低下了头:“我不想离开父亲母亲。”



       贾敏笑了,带着一丝苦涩,接着把林黛玉搂进怀里,轻声说道:“傻丫头,闺女大了,总要离开父母的。你父亲在巡盐御史任上最多再呆三年,到时候我们就在京城住下,不回苏州了......”



       林黛玉将头紧紧地埋在贾敏怀里,“嗯”了一声。



       贾敏一只手紧紧地抱住林黛玉,另一只手轻轻地拍着她的背,低声说道:“明日请贾先生给你描容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