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陈家兄弟归来

作品:《 民国:关东参王

       陈秀芸在西屋绣嫁妆呢。



       当时她开枪打伤了人,急忙出城,只顾得上带了些金银细软,亲手绣的那些嫁妆物品,一样也没带出来。



       后头陈郎中他们从牢里出来,都慌了神儿,哪里还顾得上那些?



       刘东山打晕了看守救他们走的时候,也只是带了些银钱和祖传的秘方,其他的东西一概都没能带走。



       如今,那些东西都在宽甸城的宅子里,根本不可能回去拿,所以陈秀芸就只能重新再绣了。



       衣服什么的都做完了,就剩下成亲时的红盖头,还得忙几天。



       陈秀芸忙活了一天,总算把鸳鸯戏水盖头上的鸳鸯绣完一只。



       正想停下来休息呢,就听见了曲绍扬的动静,于是赶紧收拾起东西,跑到东屋。



       “绍扬哥,你啥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没多会儿,那个,这是我在营口给你买的东西,你看看喜不喜欢。”曲绍扬指了指炕上那个大包袱。



       陈秀芸一听,也没客气,上前来解开了包袱。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里头有曲绍扬特地给陈秀芸挑的梳妆镜,一对西洋的玻璃镜,镶嵌在紫檀木的镜框里,那紫檀木雕刻着十分精美的花纹。



       还有一对儿紫檀木嵌螺钿的梳子,这一次的图案不是柿柿如意,而是百年好合。



       另外,还有发簪、发钗、步摇等首饰,梳头油、胭脂、鹅蛋粉、口脂、眉黛等梳妆用的东西。



       一摞颜色鲜亮、工艺精美的绸缎料子。



       光是这包袱里的东西,就值不少钱了。



       “绍扬啊,你看你,又给她买这些做什么?你啊,就可劲儿惯着她吧。”



       正好这时候李氏进屋了,见到那些东西,少不得要说曲绍扬几句。



       “婶子,你们从宽甸出来的匆忙,秀芸的东西都没带出来。



       猫耳山这边买不到这么好的东西,我就顺手给秀芸买点儿,留着她日常用。”



       曲绍扬不以为意,自己的媳妇自己不疼,还指望别人疼咋地?



       曲绍扬这么一说,陈郎中和李氏都忍不住叹气。



       是啊,他们这一出事,原本给闺女预备的嫁妆,都没带出来。



       虽说在营口的时候采买了一些,可哪能比得上李氏精挑细选预备了好几年?



       “绍扬,你有心了。



       丫头,听见了没有?成亲以后,可要好好对绍扬,别辜负了人家对你的心。”



       李氏抬手,戳了闺女一指头。



       “那啥,晚上在家吃吧,正好我炖条鱼,你们爷俩喝点儿。”李氏笑呵呵的对曲绍扬说。



       “行,那就劳烦婶子了。”曲绍扬也没客气,直接点头答应了。



       于是,陈秀芸跟着母亲一起去做饭,曲绍扬陪着陈郎中唠嗑。



       晚饭曲绍扬在陈家吃的,李氏炖了条鱼,还炒了肉片儿、木耳白菜、鸡蛋,曲绍扬陪着陈郎中喝了两杯酒。



       吃过饭后,李氏说让曲绍扬去看看陈秀芸绣的嫁妆,要是缺啥少啥,赶紧添置。



       这话,实际上就是给俩人各单独相处的机会,反正俩人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成亲了,也不用管的那么严。



       曲绍扬借机会跟陈秀芸腻歪了一会儿,时候不早,便告辞回了自家。



       今年落雪早,曲绍扬回来之前就下了第一场雪,不过这场雪没站住,天一晴又化了。



       今年新买的那片荒地,在江春福的带领下,伙计们起早贪黑,半个来月就全都弄完了。



       这几天,江春福正带着人,收拾那些收回来的粮食呢。



       高粱、谷子、小麦、糜子,这些都得先脱了粒,装到粮仓去,啥时候吃再推磨。



       苞米得扒了外头的皮,或是拴吊子,挂在外头通风晾干,或者直接装到苞米楼子里,慢慢干透了再扒苞米粒儿。



       地面还没冻透,须得过些时候,再冷一冷。



       把院子外面那块平地收拾出来,提前泼了水冻成冰面,才能打豆子。



       这些活不着急,啥时候干都行。



       反正曲绍扬跟刘东山都商议好了,这些粮食一点儿也不卖,全留着。



       粮食卖不上多少钱,不如留着,家里养了这么多伙计,一年光是吃粮也得不少呢。



       如今世道不太好,不定哪年赶上瞎年头粮食不收成,手里留着粮,过日子才安心。



       曲绍扬跟刘东山商议着,去年的那片山场子不能丢,还是要占住。



       不过,山上那窝棚一年没住,已经不行了。



       所以曲绍扬带着人进山,重新选了个有利的位置,盖起来两大间木刻楞的房子。



       之后曲绍扬又领着人,进山打了两回猎,弄了好几头野猪、狍子回来。



       这么一忙活,十月眼瞅着就过去,离着曲绍扬和陈秀芸成亲,没几天了。



       刘东山不许曲绍扬再去山上,让他好好在家带着,准备娶媳妇。



       冬月初二下午,陈郎中让李氏预备了一些饭菜,把刘东山夫妻,还有曲绍扬都请过来。



       双方坐一起,把俩孩子成亲具体细节,重新捋一遍。



       主要是问一问,双方都有什么习俗和忌讳,免得迎亲当天出了错儿。



       正商议着呢,忽然就听见外头有马儿的嘶鸣,接着是砰砰的敲门声。



       屋里众人都是一愣,不知道这是谁来了。



       “叔,婶子,你们在屋里别动,我出去看看。



       要是有啥异常情况,师父,你领着他们从后院跑。”



       曲绍扬生怕是官府来人,忙嘱咐了两句,戴上帽子就往外走。



       来到院子里,曲绍扬便大声的问,“谁啊?”



       “妹夫,是我们,我俩回来送秀芸出门子了。”门外传来陈允哲的声音。



       “大哥,二哥?哎呀我的天,你俩可算是回来了,叔和婶子成天在家念叨。”



       曲绍扬闻言大喜,连忙跑过去,敞开大门。



       就见到门外站着一高一矮俩人,头上戴着水獭皮的帽子,身上穿着狼皮大氅,脚下鹿皮的靴子。



       二人腰里扎着巴掌宽的腰带,腰里别着左轮手枪,身后牵着两匹高头大马。



       曲绍扬一看这二人的穿着打扮,心里一咯噔,这咋瞅着不太对呢?



       “大哥,二哥,快进来,你俩这是去哪儿了,到现在才回来。”曲绍扬试探的问道。



       “哦,出去做买卖了。



       你说我爹现在不能开医馆了,我俩总得挣钱养家吧?



       还行,我俩运气不错,挣了点儿钱。



       这不是惦记着你和秀芸要成亲么?就赶紧回来了。”陈允瀚笑呵呵的说道。